茂金属聚乙烯催化剂生产技术

茂金属聚乙烯催化剂生产技术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所属地 :中国

公开号:CN202211151937.X

专利申请日 :2022-09-21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是否有样品或样机:

技术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技术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应用领域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联系服务顾问

联系人:林经理

扫描加微信联系
or

电话联系:18030081822

专利技术详情
简介

技术内容: 茂金属聚乙烯具有分子链规整、共聚单体在分子链中分布均匀的特点,在力学强度、光学性能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代表着聚乙烯新产品的发展方向。

茂金属催化剂的开发应用是继传统的 Ziegler - Natta 催化剂之后,烯烃聚合催化剂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特别是高效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使得茂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茂金属催化剂要达到高活性,所需的 MAO用量大,生产成本高,限制了茂金属催化剂在烯烃聚合领域的广泛应用。

以氟化物和烷基铝为改性剂,经过简单的加热处理获得了高活性载体。该负载化茂金属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以及聚合过程中均无需使用MAO,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且所得催化剂颗粒形态良好,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调。具有良好的催化乙烯与高级 α-烯烃的共聚合反应性能,且共聚活性高。聚合所得树脂粉料具有良好的颗粒形态,堆积密度高,适用于淤浆法和气相法聚合工艺。

技术优势
暂无信息
市场优势/合作案例

目前,国内茂金属聚乙烯催化剂主要依赖进口,每年需要花费数亿美元采购。

通过硅胶载体的结构设计和表面修饰及负载工艺技术攻关,以茂金属中高密度、高级-烯烃共聚聚乙烯产品为目标,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茂金属催化剂及其淤浆工艺聚合技术,为我国茂金属聚乙烯生产企业提供催化剂技术支撑,对于实现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产品多元化、差异化和高端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成果荣誉

授权申请专利情况: 已申请发明专利一项,“一种用于乙烯聚合的负载化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202211151937.X

专利基本信息
专利状态 实审 公开号 CN202211151937.X
申请号 CN202211151937.X 专利申请日期 2022-09-21
专利授权日期 0001-01-01 专利权届满日 2042-09-21
专利所属地 中国 专利类型 发明
发明人 李健;邬超凡;姜涛;谷勇耀;邓修远;胡一凡;朱浩然
权利人 天津科技大学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乙烯聚合的负载化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烯烃聚合催化剂技术领域。所述用于乙烯聚合的负载化茂金属催化剂,包括:(1)茂金属化合物;(2)铝和氟改性的硅胶载体。该负载化茂金属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以及聚合过程中均无需使用MAO,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且所得催化剂颗粒形态良好,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调。具有良好的催化乙烯与高级α‑烯烃的共聚合反应性能,且共聚活性高。聚合所得树脂粉料具有良好的颗粒形态,堆积密度高,适用于淤浆法和气相法聚合工艺。
交易流程

01

联系服务顾问

联系服务顾问了解专利
信息,交易价格等信息

02

准备转让材料

服务顾问居间撮合签定两方或三方合同,受让方付款

03

公示及材料准备

专利公示的同时,受让双方准备过户材料

04

变更过户及合同备案

出让方协调办理专利过户手续及合同备案手续

05

交易完成

交易完成

承诺书

我方拟转让所持标的项目,依照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的原则作如下承诺:
1、本次项目交易是我方真实意思表示,项目标的权属清晰,除已披露的事项外,我方对该项目拥有完全的处置权且不存在法律法规禁止或限制交易的情形;
2、本项目标的中所涉及的处置行为已履行了相应程序,经过有效的内部决策,并获得相应批准;交易标的涉及共有或交易标的上设置有他项权利,已获得相关权利人同意的有效文件;
3、我方所提交的信息发布申请及相关材料真实、完整、准确、合法、有效,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我方同意平台按上述材料内容发布披露信息, 并对披露内容和上述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合法性、有效性承担法律责任;
4、我方在交易过程中自愿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平台相关交易规则及规定,恪守信息发布公告约定,按照相关要求履行我方义务;
5、我方已认真考虑本次项目交易行为可能导致的企业经营、行业、市场、政策以及其他不可预计的各项风险因素,愿意自行承担可能存在的一切交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