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专家列表 > 专家详细
王教授
副教授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市
预约对接
研究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 1.风味化学 2.碳水化合物相关机理研究 3.糖化学与糖生物学
科研能力画像:
科研专业方向

研究领域: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研究领域:

1.风味化学 2.碳水化合物相关机理研究 3.糖化学与糖生物学

科研重点分布
近年科研重点
2022
发酵乳杆菌 胞外多糖 结构解析 抗氧化活性
2023
碳达峰 碳中和 绿色人才 低碳转型 人才培养
科研产出增长曲线
历年科研产出
学科论文分布
轻工业手工业:4 有机化工:2 生物学:2 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1 化学:1 材料科学:1 无机化工:1 一般化学工业:1 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1 机械工业:1 贸易经济:1 金融:1 投资:1 畜牧与动物医学:1
总数: 11
展开 >
  • 产学研合作
  • 基金课题
  • 荣誉&成就
  • 科研成果
产学研合作
部分合作信息
合作单位 合作论文数量
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 2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
天津北洋百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1
展开全部
基金课题
部分论文标题 基金名称
中国“双碳”人才发展现状与培养路径研究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不确定条件下低碳能源技术投资评价建模与应用研究
纤维素纳米晶体彩色膜制备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超滤-纳滤联用优化聚苹果酸的分离纯化工艺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8”字绕障无碳小车微调机构的设计 天津市2017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发菜藻粉对小鼠肠道菌群及免疫调节的影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大肠杆菌混菌发酵生产咖啡醇糖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黄秋葵饮料的抗氧化活性及抗疲劳活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模式及风险控制思考——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上层监管与自发协调的协同研究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通用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展开全部
荣誉&成就

暂无荣誉成就信息

部分科研成果
  • 期刊论文

中国“双碳”人才发展现状与培养路径研究

发酵乳杆菌CECT 5716胞外多糖的结构解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发菜藻粉对小鼠肠道菌群及免疫调节的影响

大肠杆菌混菌发酵生产咖啡醇糖苷

黄秋葵饮料的抗氧化活性及抗疲劳活性研究

超滤-纳滤联用优化聚苹果酸的分离纯化工艺

“8”字绕障无碳小车微调机构的设计

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模式及风险控制思考——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

纤维素纳米晶体彩色膜制备进展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食品中的磺胺类药物残留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通用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展开全部
数据信息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 联系客服
展开查看更多
团队名称:
食品添加剂
团队介绍:

团队负责人:张泽生,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化学系博士毕业,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现兼任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副理事长、营养强化剂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饮料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 审专家。长期从事食品营养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天然产物、生物活性物质功能及机理研究。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十多项,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和专著100 余篇,其中18篇被SCI 收录,专利授权6 项。曾获国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等荣誉称号。

团队成员:胡爱军、金艳、刘清岱、刘锐、孟晶、隋文杰、王浩、王帅、王田心、吴涛、赵江、朱巧梅、张颖

本研究团队形成了 “食品添加剂与功能配料生产和应用技术”、“天然活性物质及其营养调控”两大研究特色与优势,从食品添加剂的绿色制造和营养功能两方面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水平。

科研特色:

1、新型食品添加剂与功能配料的基础研究:建立功能评价体系,围绕天然抗氧化剂、天然色素、营养强化剂、生物防腐剂及多糖等, 研究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机理、量效关系和构效关系;制备、稳态化和制剂化过程对其功能的影响;研究探讨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与食品基质间的相互作用对其功能的影响,为提升其在食品中的作用和功效提供科学基础。

2、新型食品添加剂与功能配料开发关键技术:开展农副产品和微生物类新型食品添加剂原料的挖掘、评估和开发工作,研究新型食品添加剂(天然抗氧化剂、天然色素、营养强化剂、生物防腐剂等)功能成分的微生物发酵、高效提取、分离纯化、稳态化、制剂化和复配等绿色共性技术和装备。

3、功能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开发及其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采用细胞模型、动物模型进行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各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抗衰老、调节血脂、调节血糖、减肥、抗辐射等功效评价、量效关系、调控机理研究,为相关产品配方确定和保健食品申报提供参考依据;且建立功能因子的高效制备、定性、定量分析技术,制定质量控制规范;为功能食品的大规模、集约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科研成果:项目组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300多篇;获得国家专利20余项;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各类科技奖励10余项。

团队简介:http://spxy.tust.edu.cn/ch/kxyj/kytd/78518.html


查看团队详情 →
专家简介:

天津科技大学海河学者培育计划、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