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专家列表 > 专家详细
王博士
讲师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市
预约对接
企业技术顾问
以长期或者事件性的方式受聘企业,为企业的技术需求提供一系列的顾问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咨询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技术对接服务、项目对接服务、投融资服务、产品推广服务等。
预约对接
技术项目评审
以专业领域的技术代表、权威专家身份,参与技术项目评审,对申请项目的创新性、研究价值、研究目标、研究方案等做出独立的判断和评价。
预约对接
技术诊断
对目标客户的仪器设备、生产工艺、设计方案、操作方法进行检查,根据对情况的了解和检测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出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产生原因、性质和程度等等,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方案。
预约对接
项目联合申报
企业与高校院所的专家团队,围绕企业研发创新过程中的某一技术课题、难点,开展技术合作,联合申报项目课题。
预约对接
共建研发中心
高校、科研院所通过其专业的专家服务能力及团队,与企业/地方政府开展合作,共建企业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技术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等,在区域内提供科研创新服务。
预约对接
技术项目路演
提供优质项目成果BP,通过各种路演活动、创新创业大赛、产学研对接等场景,面向企业、政府、投资机构、园区载体进行路演分享,促成成果项目的转化落地。
预约对接
技术咨询
针对企业需求提出建议方案,包含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效益分析、工程设计、施工、监督、监测及鉴定、设备的订购、竣工验收等内容,供企业决策时参考。
预约对接
科技成果评价
以专业领域的技术代表、权威专家身份,参与科技成果评价,按相关标准、规定、方法,对科技成果中的专业技术内容提供专业的点评及建议。
预约对接
研究领域: 农林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
研究方向: 1.外场辅助加工过程中的参数控制和机理研究 2.农产品加工与储藏过程中的共性关键机制研究 3.天然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功能评价
科研能力画像:
科研专业方向

研究领域:

农林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

研究领域:

1.外场辅助加工过程中的参数控制和机理研究 2.农产品加工与储藏过程中的共性关键机制研究 3.天然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功能评价

科研重点分布
近年科研重点
2018
桦褐孔菌 霍恩氏法 急性毒性 LD50 ZTC-II型天然澄清剂 罗汉果甜苷提取液 澄清工艺
2019
桦褐孔菌 BALB/c小鼠 免疫调节
科研产出增长曲线
历年科研产出
学科论文分布
中药学:4 轻工业手工业:4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1
总数: 9
展开 >
  • 产学研合作
  • 基金课题
  • 荣誉&成就
  • 科研成果
产学研合作
部分合作信息
合作单位 合作论文数量
天津食品安全低碳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3
食品营养与安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省部共建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1
展开全部
基金课题
部分论文标题 基金名称
核桃内种皮提取物对小鼠脑损伤的改善作用 天津科技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核桃内种皮提取物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 天津科技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桦褐孔菌水提物免疫活性的研究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桦褐孔菌水提物对小鼠急性毒性作用研究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ZTC-Ⅱ型天然澄清剂对罗汉果甜苷提取澄清工艺的研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
响应面法优化桦褐孔菌黄酮及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食品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十字花科植物中黑芥子酶的研究进展 天津科技大学青年教师创新基金
微胶囊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 天津科技大学青年教师创新基金
展开全部
荣誉&成就

暂无荣誉成就信息

部分科研成果
  • 期刊论文

桦褐孔菌水提物免疫活性的研究

桦褐孔菌水提物对小鼠急性毒性作用研究

ZTC-Ⅱ型天然澄清剂对罗汉果甜苷提取澄清工艺的研究

核桃内种皮提取物对小鼠脑损伤的改善作用

核桃内种皮提取物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桦褐孔菌黄酮及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十字花科植物中黑芥子酶的研究进展

微胶囊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

黄秋葵中多酚和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展开全部
数据信息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 联系客服
展开查看更多
团队名称:
食品添加剂
团队介绍:

团队负责人:张泽生,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化学系博士毕业,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现兼任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副理事长、营养强化剂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饮料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 审专家。长期从事食品营养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天然产物、生物活性物质功能及机理研究。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十多项,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和专著100 余篇,其中18篇被SCI 收录,专利授权6 项。曾获国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等荣誉称号。

团队成员:胡爱军、金艳、刘清岱、刘锐、孟晶、隋文杰、王浩、王帅、王田心、吴涛、赵江、朱巧梅、张颖

本研究团队形成了 “食品添加剂与功能配料生产和应用技术”、“天然活性物质及其营养调控”两大研究特色与优势,从食品添加剂的绿色制造和营养功能两方面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水平。

科研特色:

1、新型食品添加剂与功能配料的基础研究:建立功能评价体系,围绕天然抗氧化剂、天然色素、营养强化剂、生物防腐剂及多糖等, 研究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机理、量效关系和构效关系;制备、稳态化和制剂化过程对其功能的影响;研究探讨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与食品基质间的相互作用对其功能的影响,为提升其在食品中的作用和功效提供科学基础。

2、新型食品添加剂与功能配料开发关键技术:开展农副产品和微生物类新型食品添加剂原料的挖掘、评估和开发工作,研究新型食品添加剂(天然抗氧化剂、天然色素、营养强化剂、生物防腐剂等)功能成分的微生物发酵、高效提取、分离纯化、稳态化、制剂化和复配等绿色共性技术和装备。

3、功能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开发及其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采用细胞模型、动物模型进行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各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抗衰老、调节血脂、调节血糖、减肥、抗辐射等功效评价、量效关系、调控机理研究,为相关产品配方确定和保健食品申报提供参考依据;且建立功能因子的高效制备、定性、定量分析技术,制定质量控制规范;为功能食品的大规模、集约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科研成果:项目组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300多篇;获得国家专利20余项;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各类科技奖励10余项。

团队简介:http://spxy.tust.edu.cn/ch/kxyj/kytd/78518.html


查看团队详情 →
专家简介:

教育经历:

1.2008.09-2014.06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

2.2004.09-2008.07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

3.2011.09-2012.09UniversityofCalifornia(美国),访问学者

主要工作经历及业绩:

2014.07-今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讲师
教授课程
食品分析、食品品质评价、食品与文化、食品工艺技能实习、食品工程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本科
科研项目

近年来,承担/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项,其他项目7项。

1.桦褐孔菌天然活性成分的高效提取及其功能性和安全性评价研究(17JCTPJC54400),天津市科委

2.高能电子束对米糠保鲜过程的质量及安全控制(2018015),食品营养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天津市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3.桦褐孔菌新产品研发(1500140034),企业项目

4.核桃内种皮的综合开发与利用(2014-LHJH-HSZX-017),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5.加工对迷迭香活性成分组成变化与调节细胞氧化应激平衡功能的影响、相关性及其功能调剂机制(3154008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专利

1.一种利用电子束辐照对米糠保质的方法

2.一种桦褐孔菌水提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