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专业方向
研究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研究领域:
(1)农产品高值化生物处理与加工技术 (2)食物/粮油成分结构生物修饰及新营养代谢功能的表达 (3)天然活性物质结构修饰与新传送体系的建立
研究领域: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研究领域:
(1)农产品高值化生物处理与加工技术 (2)食物/粮油成分结构生物修饰及新营养代谢功能的表达 (3)天然活性物质结构修饰与新传送体系的建立
合作单位 | 合作论文数量 |
---|---|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 3 |
天津狗不理食品有限公司 | 2 |
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2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 2 |
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 | 2 |
沈阳农业大学 | 1 |
澳大利亚Charles | 1 |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 1 |
天津市轻工与食品工程机械装备集成设计与在线监控重点实验室 | 1 |
天津天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1 |
中科蓝海测试(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 1 |
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 | 1 |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 1 |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工程系 | 1 |
食品营养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1 |
浙江龙泉澳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1 |
部分论文标题 | 基金名称 |
---|---|
葡甘聚糖酶生产及其在功能糖制备和食品中的应用 |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
葡甘聚糖酶生产及其在功能糖制备和食品中的应用 | 国家自然基金-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
葡甘聚糖酶生产及其在功能糖制备和食品中的应用 | 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 |
非消化性多糖与低聚糖的营养学特征 |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
非消化性多糖与低聚糖的营养学特征 | 国家自然基金—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
非消化性多糖与低聚糖的营养学特征 | 科技部中欧合作项目 |
IFT食品专业教育标准(2011版)认证进程解读 | 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
柠檬酸酯化对原淀粉和预糊化淀粉性能的影响 |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
食品技术原理慕课建设实践与探讨 | 天津科技大学十三五综合投资规划校级教学团队项目 |
重组大豆铁蛋白受食源活性小分子诱导的还原释放性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不同汽爆处理对藜麦秸秆化学组成及纤维结构的影响 | 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 |
基于铁蛋白-壳聚糖制备芦丁纳米复合物及芦丁稳定性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葡萄籽原花青素诱导脱铁红小豆铁蛋白聚合的特性研究 |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种黑米的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铁蛋白-原花青素的相互作用及原花青素稳定性 |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汽爆及发酵处理对藜麦秸秆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 国家级星火计划资助项目 |
基于超声法通透化处理提高静息细胞转化苯丙氨酸合成苯乳酸产量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无氧培养及干燥方式刺激米糠活性物质及抗氧化能力 |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
Aβ25-35诱导乳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及其机制初探 |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Aβ25-35诱导乳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及其机制初探 |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 |
3.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高附加值功能性鱼糜制品及其配套技术中试;
发酵灵芝主要活性物质变化及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
葡甘聚糖酶改性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及其对小麦粉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益生菌对馒头感官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基于超声法通透化处理提高静息细胞转化苯丙氨酸合成苯乳酸产量
底物浓度对三种不同来源的脱支重结晶淀粉的影响
乳酸菌冻干粉剂发酵全麦酸面包工艺优化及储藏特性分析
固态发酵麦麸对面团及面条品质的影响
丙酰化淀粉多尺度结构及消化特性表征
不同品种大米理化性质的探究
海南特色米中营养成分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布特征
湿热处理对糜子粉及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葡甘聚糖酶对面团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
蜡质玉米淀粉和灵芝多糖混合球磨复合物理化性质的研究
魔芋葡甘低聚糖对肥胖大鼠高脂血症及肝损伤的调节作用
微塑料对肠道菌群影响作用的研究进展
过度煎炸油诱发大鼠肝脏损伤及其机理研究
黄变对大米酸水解的影响
温度对支链淀粉脱支重结晶特性的影响
汽爆及发酵处理对藜麦秸秆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黄变对大米流变特性以及内部结构的影响
男,1964年9月生,澳大利亚Charles Sturt University大学博士,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相当于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及研究科学家。
目前任天津科技大学“海河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为食品/农产品生物高效转化、新产品开发及营养代谢,特别关注功能性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高效利用、功能食品因子的高效生物生产以及与能量代谢有关的营养代谢病机理研究等,致力于为食品生产、安全控制和营养效价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途径。
主持/参与了澳大利亚Rice CRC及CSIRO等大学和研究机构十余项科研项目,总经费超过700万美元。连续三年荣获澳大利亚谷物学会Travel Grant Awards;2009年澳大利亚农业创新奖、2006年ICC Best Poster Award、2011年美国谷物化学会Certificate of Proficiency等国际奖项,有10余项研究成果产业化。任FC、FH、FF、LHD、IJFST等10余种高水平SCI学术刊物审稿专家,及英文期刊IJAFR编委等。近两年(2013-2014),以第一/通讯作者完成论文36篇,主持6项研究课题。
学习经历
1999.10-2003.06 澳大利亚Charles Sturt University 博士
1997.08-199.10 江南大学博士
1986.08-1988.12江南大学硕士
1982.08-1986.07江南大学学士
主要研究方向:
(1)食物/粮油成分结构生物修饰及新营养代谢方式的表达
(2)农产品高值化生物处理与加工技术
(3)天然活性物质结构修饰与新传送体系的建立完成科研项目(2013年以前)
主持与参与了澳大利亚Rice CRC大米储藏过程中物理与化学性质的变化及机理,CSIRO与GRDC和ARC的功能性碳水化合物、谷物蛋白质和功能油脂10余项,以及中国国家科技部攻关项目功能性低聚糖、江苏省科委技术攻关项目麦芽四糖酶菌种的选育、河北省科委项目酸枣口服液的开发与工业化、江苏省教委项目活性酪蛋白肽的开发等
专利(第一持有人)
(1) 荞麦活性物质的高效分离提纯及其抑制胚胎干细胞成脂化的新技术。
(2) 刺激肠道菌群高产防癌剂丁酸的抗性淀粉筛选及结构剖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