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专业方向
研究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
研究领域:
1. 食品中农药、兽药、生物毒素、食品加工过程危害物、食品非法添加物等小分子污染物及致病微生物、食物过敏原的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制备 2. 食品危害物的酶免疫分析检测技术研究 3. 基于新型纳米探针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新技术研究 4. 食品安全ELISA试剂盒、胶体金试纸条快速检测产品开发
研究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
研究领域:
1. 食品中农药、兽药、生物毒素、食品加工过程危害物、食品非法添加物等小分子污染物及致病微生物、食物过敏原的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制备 2. 食品危害物的酶免疫分析检测技术研究 3. 基于新型纳米探针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新技术研究 4. 食品安全ELISA试剂盒、胶体金试纸条快速检测产品开发
合作单位 | 合作论文数量 |
---|---|
南开大学医学院 | 3 |
食品营养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2 |
天津市食品科学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 | 1 |
教育部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 1 |
南开大学医学院天津市食品科学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 1 |
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 1 |
天津市食品科学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 1 |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 | 1 |
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业产品安全技术中心 | 1 |
部分论文标题 | 基金名称 |
---|---|
苯脲类除草剂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除草剂扑草净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的研制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
展青霉素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天津科技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
基于上转换分子印迹聚合物荧光传感检测食品中的章鱼胺 |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
重金属汞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 十二五863计划课题 |
间接竞争ELISA检测食品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 |
澳洲坚果蛋白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免疫亲和凝胶柱检测方法 | 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 |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杏仁过敏原苦杏仁球蛋白 |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
中药中速灭威残留量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 |
基于单克隆抗体的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研究 |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上转换荧光猝灭试纸条检测牛奶中磺胺喹恶啉 |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 |
基于氯霉素单克隆抗体的ELISA方法的建立 |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一种检测杂环胺类化合物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 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 |
量子点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快速检测谷物中赭曲霉毒素A |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 |
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牛奶中3种喹诺酮类药物 |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 |
增强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对猪肉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检测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 |
基于Al3+与ATP协同增敏荧光法快速检测牛奶中氧氟沙星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
基于上转换纳米材料与磁分离的荧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食品中酪胺 |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 |
暂无荣誉成就信息
基于寡核苷酸链信号放大快速检测谷物中赭曲霉毒素A
基于Al3+与ATP协同增敏荧光法快速检测牛奶中氧氟沙星
基于上转换分子印迹聚合物荧光传感检测食品中的章鱼胺
基于上转换纳米材料与磁分离的荧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食品中酪胺
间接竞争ELISA检测食品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一种检测杂环胺类化合物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量子点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快速检测谷物中赭曲霉毒素A
澳洲坚果蛋白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展青霉素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免疫亲和凝胶柱检测方法
基于单克隆抗体的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研究
上转换荧光猝灭试纸条检测牛奶中磺胺喹恶啉
基于氯霉素单克隆抗体的ELISA方法的建立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杏仁过敏原苦杏仁球蛋白
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牛奶中3种喹诺酮类药物
酶联免疫法检测水中的伏草隆
除草剂扑草净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的研制
重金属汞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药中速灭威残留量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快速检测水和玉米中阿特拉津的残留
1980年2月出生,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博士后(已出站)。现任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本人从事的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包括食品中小分子有毒有害物的半抗原设计与合成,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传统免疫分析方法及其快检产品研发以及基于新型纳米材料和生物条形码技术的新型免疫分析技术研发。
近几年,设计并合成包括农药、兽药、生物毒素、食品非法添加物和食品发酵和加工过程产生的危害物等30多种小分子危害物半抗原。这些小分子半抗原是获得高特异性、高亲和力小分子物质抗体的重要原料。
目前已成功制备小分子危害物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70余种,同时建立相应的快速检测技术近百余项。这些抗体的获得可以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产品开发提供丰富的抗体库资源,这些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产品和装备的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目前所开发的部分检测产品,包括ELISA试剂盒、胶体金速测卡等产品已经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湖北等地的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卫生监督所、水产局、农贸市场、企业、公司等部门进行推广应用,用户反应良好,提高了企业和各级质监部门自身的食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本人2013年入选天津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作为团队核心成员的“食品安全危害物多元识别与溯源技术创新团队”入选2014年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019年入选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近几年,发表研究性科技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0篇,发表EI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8篇。参与编写教材2部,授权专利8项。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课题、863计划课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开放课题基金2项,同时作为科研骨干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