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专家列表 > 专家详细
李教授
副教授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市
预约对接
研究领域: 其他
研究方向: 1. 功能有机分子与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开发利用 2. 分子机器与超分子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3. 低维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科研能力画像:
科研专业方向

研究领域:

其他

研究领域:

1. 功能有机分子与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开发利用 2. 分子机器与超分子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3. 低维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科研重点分布
近年科研重点
2021
固态荧光 变色调控 二氨基对苯二甲酸酯 溶致变色
2022
计算模拟 有机磷神经毒剂 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 双(对硝基苯基)磷酸酯 对氧磷
科研产出增长曲线
历年科研产出
学科论文分布
武器工业与军事技术:1 轻工业手工业:1
总数: 2
展开 >
  • 产学研合作
  • 基金课题
  • 荣誉&成就
  • 科研成果
产学研合作
部分合作信息
合作单位 合作论文数量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 2
军事科学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 1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1
展开全部
基金课题
部分论文标题 基金名称
有机磷神经毒剂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模拟模板分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单苯环荧光团的荧光变色墨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荣誉&成就

暂无荣誉成就信息

部分科研成果
  • 期刊论文

有机磷神经毒剂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模拟模板分子

基于单苯环荧光团的荧光变色墨水

展开全部
数据信息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 联系客服
展开查看更多
团队名称:
超分子组装与聚合物材料团队
团队介绍:

团队负责人:郭敏杰  教授、博导,天津科技大学教学名师,天津化学会理事
团队成员:樊志教授(理学院院长,博导)、赵金副教授(天津市131人才第三层次)、陈鑫讲师、李盛华讲师、  于晓亮讲师、程金雪博士后
研究方向:(1)特种光电功能高分子材料;(2)生物医用高分子;(3)大环超分子化学及多孔材料;(4)活性/可控聚合及自组装。
教学和科研成果:目前承担天津市一流专业材料化学专业十余门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课程;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出版教材专著三部、发表教改论文数十篇、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获得多项奖励。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天津市科技军民融合重大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三十余项,发表SCI论文上百篇。制定行业标准一项,授权专利二十余项。
成果转化和应用:在全生物降解医用材料、环保型医用压敏胶、低温热熔胶等技术领域与天津万安康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云梦嘉邦斯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微量物质吸附分离与检测技术领域与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在高端精细电子化学品合成及特种功能聚合物研究领域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框架。

微信截图_20230616102925.png

查看团队详情 →
专家简介:
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分子化学与功能材料
教育背景
2001年9月-2005年7月: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理学学士。
2006年9月-2012年7月: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全合成。
2012年10月-2017年10月: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超分子化学。
工作经历
2017年11月-至今: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讲师、副教授,担任材料系实习实践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超分子化学与功能材料。
研究方向
功能导向的新物质创造与应用:包括花灯烃的超分子化学及药物递送、能源与电子材料的合成与应用、有机发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能、高性能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成型。
超分子化学与功能材料:研究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共轭聚合物材料等。
科研成果
提出了机械自锁分子的概念:并合成“双子索烃”,发现新型的笼状芳烃分子并命名为“花灯烃”,丰富了超分子化学的研究对象。
开发新型材料:将一维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用于氧电催化,发展了新型高效的能源材料;提出了新颖的“自下而上”制备二维材料的新策略,发现了新型具有导电性能的有机硅基二维材料;发展了系列可溶液加工的室温有机磷光复合材料等。
发表学术论文:在Nature Commun., Adv. Energy Mater., Sci. China Chem., Chem. Eng. J., ACS Materials. Lett., Small, ACS AMI, Org. Lett.等国际国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授权专利:已授权中国专利3项。
参编专著:参编专著1部。
主持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801185,项目名称光响应轮烷的合成及其可持续伸缩性能研究,25万,主持,2019年1月-2021年12月,已结题。
企业横向项目:包括新型药物递送与生物标记相关材料的开发与应用、高性能环状聚烯烃复合材料的开发及相关催化剂的制备、基于联苯衍生物的OLED显示相关材料与药物中间体的开发与利用等,每个项目经费均为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