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专家列表 > 专家详细
江教授
教授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市
预约对接
研究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研究方向: 1. 可降解包装材料;2.功能性印刷包装材料
科研能力画像:
科研专业方向

研究领域: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研究领域:

1. 可降解包装材料;2.功能性印刷包装材料

科研重点分布
近年科研重点
2021
聚氨酯合成 纳米银 抗菌薄膜 聚氨酯薄膜 成膜温度 性能分析
2022
包装材料 可降解 新材料应用 微纳米混合纤维素 可降解杂化吸管 毛竹渣 淀粉 聚己内酯
科研产出增长曲线
历年科研产出
学科论文分布
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11 有机化工:5 材料科学:3 轻工业手工业:1 高等教育:1 一般服务业:1
总数: 14
展开 >
  • 产学研合作
  • 基金课题
  • 荣誉&成就
  • 科研成果
产学研合作
部分合作信息
合作单位 合作论文数量
江西省坤达科技有限公司 2
天津市旭辉恒远塑料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1
展开全部
基金课题
部分论文标题 基金名称
可降解包装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天津市企业科技特派员项目
新型抗菌聚氨酯包装膜的制备与表征 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
聚酯型聚氨酯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PLA/PCL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ATBC含量对PLA/PCL复合包装膜性能的影响 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等规聚丙烯改性的研究进展 天津科技大学大学生实验室创新基金
聚丙烯包装材料透明改性的研究 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竹基微纳米混合纤维素可降解杂化吸管的制备 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TiO2/淀粉/PCL共混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天津市企业科技特派员项目
成膜温度对聚氨酯薄膜性能影响研究 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可降解包装材料现状研究与展望 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展开全部
荣誉&成就

获奖情况:

1. 2021年,获批《印后加工技术》天津市市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

2. 2002 年入选安徽省优秀人才计划。

3. 2002 年获得安徽省优秀骨干教师资助金。

4. 2006 年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 39 批一等资助金。

5. 2008 年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 43 批一等资助金。

8. 2009 年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金。

部分科研成果
  • 期刊论文

可降解包装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竹基微纳米混合纤维素可降解杂化吸管的制备

TiO2/淀粉/PCL共混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新型抗菌聚氨酯包装膜的制备与表征

成膜温度对聚氨酯薄膜性能影响研究

可降解包装材料现状研究与展望

聚酯型聚氨酯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PLA/PCL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ATBC含量对PLA/PCL复合包装膜性能的影响

浅析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

包装印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等规聚丙烯改性的研究进展

聚丙烯包装材料透明改性的研究

展开全部
数据信息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 联系客服
展开查看更多
团队名称:
功能印刷材料团队
团队介绍:

  团队带头人:陈蕴智教授

  团队面向绿色印刷、印刷电子、3D打印等领域对新材料的要求,以功能印刷材料和柔性基材的制备和表界面控制为基础,利用印刷技术,实现高性能的功能印刷产品,并研究其在智能包装上的应用,旨在培养印刷领域优秀的科技人才,为推动民族印刷产业进一步发展,提升我国印刷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科学和技术支撑。团队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项目、天津市自然基金项目、企业横向课题等科研项目20余项,现已在ACS Nano,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 Energy,Advanced Science,Small,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国际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现有研究人员6人,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名。


查看团队详情 →
专家简介:

2001年毕业于湖北化学研究所,获应用化学硕士学位,

200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

2005-2007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后,

2007-2010清华大学化工系高分子所博士后。

2015年天津科技大学教授.

长期从事包装印刷技术、高分子材料和特种包装印刷材料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级、省部级、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6篇,SCI二区以上论文7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其中已经授权发明专利2项;

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金资助,两次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获得安徽省自然基金项目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