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专家列表 > 专家详细
程教授
副教授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市
预约对接
研究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
研究方向: 1. 食源性危害物的毒理机制及防控; 2. 水果、蔬菜及谷物中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 3. 功能性食品、酿造食品的研究与开发
科研能力画像:
科研专业方向

研究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

研究领域:

1. 食源性危害物的毒理机制及防控; 2. 水果、蔬菜及谷物中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 3. 功能性食品、酿造食品的研究与开发

科研重点分布
近年科研重点
2022
乳清蛋白 酪蛋白磷酸肽 免疫调节 抗氧化 抗炎
2023
肉类预制菜 危害分析 安全管理体系 控制措施
科研产出增长曲线
历年科研产出
学科论文分布
轻工业手工业:11 高等教育:1 行政法及地方法制:1 心血管系统疾病:1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1 中药学:1 生物学:1 化学:1
总数: 15
展开 >
  • 产学研合作
  • 基金课题
  • 荣誉&成就
  • 科研成果
产学研合作
部分合作信息
合作单位 合作论文数量
南开大学医学院 2
优能康(天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2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 1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1
山东博华高效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1
展开全部
基金课题
部分论文标题 基金名称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育资源供给侧改革与提升 天津科技大学青年创新基金项目
荞麦粉饮食干预对高血压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天津科技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开放课题基金
茶多酚对急性镉(Ⅱ)暴露小鼠红细胞及肝脏损伤的拮抗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麦香型海棠果汁饮料的工艺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灰树花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免疫调节作用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
灰树花胞外多糖的结构及免疫调节活性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冬红海棠果实不同部位多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
肉类预制菜的安全与控制研究进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复合保鲜液对鲜切山药的护色保鲜作用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
乳清蛋白联合酪蛋白磷酸肽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的保护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喷雾干燥技术制备海棠果粉及其固体饮料的研发 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
展开全部
荣誉&成就

获天津科技大学第四届“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
天津科技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工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天津科技大学第九届青年教工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

部分科研成果
  • 期刊论文

肉类预制菜的安全与控制研究进展

乳清蛋白联合酪蛋白磷酸肽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的保护作用

冬红海棠果实不同部位多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基于喷雾干燥技术制备海棠果粉及其固体饮料的研发

茶多酚对急性镉(Ⅱ)暴露小鼠红细胞及肝脏损伤的拮抗作用

荞麦粉饮食干预对高血压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麦香型海棠果汁饮料的工艺研究

复合保鲜液对鲜切山药的护色保鲜作用

绿原酸对氯化铝诱导PC12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育资源供给侧改革与提升

食品领域发明创造中需要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

甘草沙棘功能性复合饮料的研制

灰树花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免疫调节作用

灰树花胞外多糖的结构及免疫调节活性

一种硫酸酯化灰树花多糖的免疫活性研究

展开全部
数据信息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 联系客服
展开查看更多
团队名称:
食品营养2
团队介绍:

团队成员:樊振川、孟德梅、向岑、程代、侯丽华、巨瑶君、刘翊昊、孟梦、王春玲、王旭、赵国忠

团队成员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拥有功能食品、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发酵工程、食品加工等不同学科专长,在功能因子的高效制备、活性保持及功能食品开发、酿造菌种的优选、发酵过程控制和酿造新工艺等方面成绩显著。团队已培养出博士 8人,硕士生100余人,出站博士后1人,目前在站博士后1名,在研博士生8人,硕士生50余人。

主要研究营养因子的高效制备技术、营养因子的活性保持技术、营养因子的功能评价和分子作用机理。以营养因子结构解析、量-效关系和作用机理为基础,开发营养因子的高效制备、活性保持、兼具营养与安全的功能食品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同时研究传统发酵食品的营养风味及安全问题,以酿造菌种的优选和发酵过程控制为基础,开发传统发酵食品的优良菌种、发酵过程控制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

科研特色:

1.营养因子的高效制备技术:针对天然生物资源不足和环境污染对食品素材造成的安全性问题,构建生物反应器高强度生产多肽、多糖、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功能因子,研究开发适应工业化规模的连续分离和制备关键技术。

2.营养因子的效关系及作用机理研究:通过细胞和动物实验,确定特定营养因子的量效关系,采用毒理学评价方法进行安全性评价,同时对营养因子的构效关系进行研究。探明主要营养因子的生物转化过程、影响功能因子生物活性的因素,并从分子水平上阐明其作用机制。

3.功能食品的生产关键技术研发:根据量效关系,确定产品配方、产品加工技术和相关标准;同时针对多肽、多糖、多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因子在食品体系加工过程中存在的活性保持问题,研究新型有效的营养因子包埋体系,开发保持高活性和良好风味与质地的功能食品的生产技术。

4. 传统发酵食品工业微生物菌种选育:以代谢工程理论为基础,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从遗传水平上研究米曲霉、酵母、乳酸菌等传统发酵食品酿造过程中主要功能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利用诱变育种、基因组重排等技术建立优良菌种选育平台,选育传统发酵食品优良工业菌种。

5.传统发酵食品发酵过程控制技术:研究传统发酵食品生产过程中潜在有害物产生的种类及生成途径,并建立抑制有害危害物的发酵控制技术,确定关键控制点。研究传统发酵食品从原料、生产到产品的标准化发酵控制技术,开发传统发酵食品的新产品、新工艺。

科研成果:研究团队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00多篇;获得省部级各类科技奖励5项。

团队简介:http://spxy.tust.edu.cn/ch/kxyj/kytd/78515.html

查看团队详情 →
专家简介:

在食源性化学危害物的毒理机制及防控技术方面具备扎实的研究基础、较好科研敏感性以及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在多学科交叉领域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近5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 20篇(一区9篇),受邀担任多部SCI期刊审稿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3 项,授权 2 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天津市自然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天津市教委,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校基金及横向课题等项目 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