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专家列表 > 专家详细
刘教授
教授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市
预约对接
研究领域: 生物治疗技术和基因工程药物
研究方向: 甾体药物微生物转化关键基因的克隆鉴定和工业菌种定向改造 新型高效甾体转化体系的构建
科研能力画像:
科研专业方向

研究领域:

生物治疗技术和基因工程药物

研究领域:

甾体药物微生物转化关键基因的克隆鉴定和工业菌种定向改造 新型高效甾体转化体系的构建

科研重点分布
近年科研重点
2018
酸性蛋白酶 黑曲霉 分子克隆 酶学特征 内切β-14-半乳聚糖酶 低聚半乳糖 酶学性质 内切葡聚糖酶
2019
新月弯孢霉 孕酮 睾酮 雄甾–4–烯–317–二酮 雷斯青霉 孕二烯酮 15α–羟化酶 左旋乙基甾烯双酮
科研产出增长曲线
历年科研产出
学科论文分布
生物学:11 一般化学工业:8 轻工业手工业:6 有机化工:1 药学:1 基础医学:1 化学:1
总数: 24
展开 >
  • 产学研合作
  • 基金课题
  • 荣誉&成就
  • 科研成果
产学研合作
部分合作信息
合作单位 合作论文数量
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省海洋酶工程重点实验室 2
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2
德班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工程系 1
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1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1
工业酶国家工程实验室 1
展开全部
基金课题
部分论文标题 基金名称
新月弯孢霉CICC40301催化4–烯–3–酮甾体化合物羟基化反应产物的鉴定 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资助项目
增加雷斯青霉15α–羟化酶基因拷贝数提高甾体转化效率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黑曲霉酸性蛋白酶EXPA的克隆表达与酶学性质解析 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酶与生物催化关键技术>
黑曲霉内切β-1,4-半乳聚糖酶AghA的分子克隆与特征解析 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酶与生物催化关键技术
黑曲霉内切葡聚糖酶系的基本酶学特征解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
黑曲霉ATCC1015催化16α,17α–环氧黄体酮11α–羟基化及相关P450基因诱导表达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产脂肪酶极端丝状真菌的筛选及其酶学特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
黑曲霉单宁酶TahA的克隆表达和酶学特性解析 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酶与生物催化关键技术
Pichia pastoris细胞的酶法水解 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
解淀粉芽胞杆菌α-淀粉酶高活力突变体的创建与性质研究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外切β-葡聚糖酶的基因克隆与酶学特征 国家自然基金国际
新型隐球菌vps41Δ氮源饥饿反应的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pgpA和tdcG基因的敲除对大肠杆菌磷脂酰丝氨酸合成的影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709碱性蛋白酶水解BSA蛋白肽谱变化的研究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赭曲霉甾体11α–羟化酶基因AOH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功能分析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碱性木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XynG1-3基因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展开全部
荣誉&成就

暂无荣誉成就信息

部分科研成果
  • 期刊论文

新月弯孢霉CICC40301催化4–烯–3–酮甾体化合物羟基化反应产物的鉴定

增加雷斯青霉15α–羟化酶基因拷贝数提高甾体转化效率

黑曲霉酸性蛋白酶EXPA的克隆表达与酶学性质解析

黑曲霉内切β-1,4-半乳聚糖酶AghA的分子克隆与特征解析

黑曲霉内切葡聚糖酶系的基本酶学特征解析

潘糖标准品的制备与应用可行性评价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异源表达与生化特性解析

黑曲霉单宁酶TahA的克隆表达和酶学特性解析

黑曲霉ATCC1015催化16α,17α–环氧黄体酮11α–羟基化及相关P450基因诱导表达

黑曲霉天冬氨酰氨肽酶的分子克隆与酶学性质解析

黑曲霉xynC基因编码一种低温酸性木聚糖酶

代谢工程大肠杆菌高效利用甘油合成丁二酸

重组聚半乳糖醛酸酶PGB的生化特征及其酶解产物活性分析

Pichia pastoris细胞的酶法水解

解淀粉芽胞杆菌α-淀粉酶高活力突变体的创建与性质研究

赭曲霉甾体11α–羟化酶基因AOH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功能分析

产脂肪酶极端丝状真菌的筛选及其酶学特性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外切β-葡聚糖酶的基因克隆与酶学特征

新型隐球菌vps41Δ氮源饥饿反应的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

2709碱性蛋白酶水解BSA蛋白肽谱变化的研究

展开全部
数据信息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 联系客服
展开查看更多
团队名称:
生物质资源与利用团队
团队介绍:

  团队负责人:马红艳  教授、硕导

  团队成员:刘晓光教授(硕导,博导)、朱大玲副研究员(硕导)、才金玲副研究员(硕导)、潘光华实验师
研究方向:

  (1)甾体药物高效微生物转化体系构建;

  (2)非耐药性新型抗菌剂;

  (3)抗菌功能生物材料;

  (4)生物膜在能源环境中的应用开发;

  (5)高盐废水处理与微生物制氢;

  (6)功能微生物菌剂开发


  教学和科研成果:目前承担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十余门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课程;参与出版教材专著两部、发表教改论文数多篇、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获得多项奖励。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项目等十余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十余项

  成果转化和应用:在本研究室以微生物膜和海洋生物为研究基础,致力于创新开发生物质资源在化工工业过程,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健康学及清洁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已开发的新型高效水溶性抗菌分子药物和抗菌剂等成果与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开发的秸秆降解菌剂、生物抑菌剂和生物絮凝菌剂分别成功应用于秸秆还田、切削液防腐和高盐废水处理等领域。

微信截图_20230616103110.png

查看团队详情 →
专家简介:

男,博士,教授。

2002年获得美国亚利桑那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博士学位。

2002-2009先后在美国伊利偌伊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德克萨斯A & M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为真菌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