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专家列表 > 专家详细
朱教授
副研究员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市
预约对接
研究领域: 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研究方向: 高盐有机废水的生物处理及其资源化利用 大型经济海藻的能源化和高值化利用 海洋或高盐环境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与制备
科研能力画像:
科研专业方向

研究领域:

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研究领域:

高盐有机废水的生物处理及其资源化利用 大型经济海藻的能源化和高值化利用 海洋或高盐环境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与制备

科研重点分布
近年科研重点
2022
硫酸盐还原菌 固定化技术 养殖盐藻 β-胡萝卜素
2023
环境工程学 水基切削液 硫酸盐还原菌 生理特性 ε-聚赖氨酸 活性抑制
科研产出增长曲线
历年科研产出
学科论文分布
生物学:10 无机化工:5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4 水产和渔业:2 高等教育:1 燃料化工:1 畜牧与动物医学:1
总数: 19
展开 >
  • 产学研合作
  • 基金课题
  • 荣誉&成就
  • 科研成果
产学研合作
部分合作信息
合作单位 合作论文数量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1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天津市卤水化工与资源生态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 1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市工业生物系统与过程工程重点实验室 1
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 1
天津市海洋化学与资源重点实验室 1
中国科学院大学 1
天津市海洋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 1
藻类生物质能源与环境效应研究中心 1
昆明理工大学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展开全部
基金课题
部分论文标题 基金名称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
光质对三角褐指藻光保护过程的影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水基切削液中优势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生理特性及其活性抑制研究 天津市卤水化工与资源生态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降低盐藻砷含量研究 天津市卤水化工与资源生态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利用嗜盐菌去除煤制气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研究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利用甲酸产单细胞蛋白菌株的筛选及发酵工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红树林沉积物中产氢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和性能分析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不同氮源对骨条藻光合活性、生长和中性脂积累的影响 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适用于条斑紫菜的双向电泳样品制备方法 海洋公益性项目
雨生红球藻的光周期效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不同碳氮浓度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及虾青素累积的影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生物制氢及其与以海水为介质的高盐有机废水处理的耦合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潮间带污泥中厌氧发酵产氢混合菌群组成与Fe-氢酶基因多样性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6074号天津市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2JCQNJC04200号天津科技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10101号
一株耐盐性阴沟肠杆菌生长产氢对微量元素的需求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
成团泛菌依赖型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产氢中的差异表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株转座子插入突变菌株TB34的筛选及产氢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一株耐酸产氢突变株Pantoea agglomerans的筛选与产氢特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红树林混合发酵产氢菌群中梭菌属Fe-氢酶基因(hyd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潮间带暗发酵产氢菌群富集和产氢过程分析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展开全部
荣誉&成就

王学魁, 王广策, 张俊杰, 李健, 朱大玲, 潘光华, 郭连城, 乔洪金, 崔志强. 经济微藻种质库的构建、优良种质的选育及其产业化.

中国轻工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证书号:2010-J-1-13.

部分科研成果
  • 期刊论文

水基切削液中优势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生理特性及其活性抑制研究

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降低盐藻砷含量研究

利用甲酸产单细胞蛋白菌株的筛选及发酵工艺

光质对三角褐指藻光保护过程的影响

利用嗜盐菌去除煤制气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研究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红树林沉积物中产氢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和性能分析

不同氮源对骨条藻光合活性、生长和中性脂积累的影响

适用于条斑紫菜的双向电泳样品制备方法

雨生红球藻的光周期效应

一株耐盐性阴沟肠杆菌生长产氢对微量元素的需求

成团泛菌依赖型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产氢中的差异表达

不同碳氮浓度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及虾青素累积的影响

生物制氢及其与以海水为介质的高盐有机废水处理的耦合研究

潮间带污泥中厌氧发酵产氢混合菌群组成与Fe-氢酶基因多样性分析

1株转座子插入突变菌株TB34的筛选及产氢分析

一株耐酸产氢突变株Pantoea agglomerans的筛选与产氢特性

红树林混合发酵产氢菌群中梭菌属Fe-氢酶基因(hyd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潮间带暗发酵产氢菌群富集和产氢过程分析

展开全部
数据信息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 联系客服
展开查看更多
团队名称:
生物质资源与利用团队
团队介绍:

  团队负责人:马红艳  教授、硕导

  团队成员:刘晓光教授(硕导,博导)、朱大玲副研究员(硕导)、才金玲副研究员(硕导)、潘光华实验师
研究方向:

  (1)甾体药物高效微生物转化体系构建;

  (2)非耐药性新型抗菌剂;

  (3)抗菌功能生物材料;

  (4)生物膜在能源环境中的应用开发;

  (5)高盐废水处理与微生物制氢;

  (6)功能微生物菌剂开发


  教学和科研成果:目前承担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十余门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课程;参与出版教材专著两部、发表教改论文数多篇、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获得多项奖励。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项目等十余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十余项

  成果转化和应用:在本研究室以微生物膜和海洋生物为研究基础,致力于创新开发生物质资源在化工工业过程,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健康学及清洁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已开发的新型高效水溶性抗菌分子药物和抗菌剂等成果与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开发的秸秆降解菌剂、生物抑菌剂和生物絮凝菌剂分别成功应用于秸秆还田、切削液防腐和高盐废水处理等领域。

微信截图_20230616103110.png

查看团队详情 →
专家简介:

女,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01年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生物教育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学专业硕博连读,

2006年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天津科技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发酵工程专业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8年博士后出站后留校工作至今。

主要从事生物资源利用和能源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和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加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2篇,其中SCI收录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