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专家列表 > 专家详细
金教授
副教授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市
预约对接
研究领域: 生物治疗技术和基因工程药物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为功能基因组学和生物催化剂的绿色创制。主要从事微生物中重要功能基因的识别、鉴定和表达,工业微生物资源与开发利用以及功能性低聚糖(醇、酸)的规模化制造等。
科研能力画像:
科研专业方向

研究领域:

生物治疗技术和基因工程药物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为功能基因组学和生物催化剂的绿色创制。主要从事微生物中重要功能基因的识别、鉴定和表达,工业微生物资源与开发利用以及功能性低聚糖(醇、酸)的规模化制造等。

科研重点分布
近年科研重点
2019
低聚葡萄糖氧化酶 黑曲霉 克隆表达 酶学性质 高温α-淀粉酶 地衣芽胞杆菌 进化 耐热性
2020
大麦 燕麦 薏仁 饮料 发酵 工艺
科研产出增长曲线
历年科研产出
学科论文分布
生物学:8 一般化学工业:7 轻工业手工业:6 有机化工:2 化学:1
总数: 19
展开 >
  • 产学研合作
  • 基金课题
  • 荣誉&成就
  • 科研成果
产学研合作
部分合作信息
合作单位 合作论文数量
天津天丰泽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9
天津纳特生物有限公司 1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 1
天津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1
德班理工大学食品生物工程系 1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省海洋酶工程重点实验室 1
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1
展开全部
基金课题
部分论文标题 基金名称
黑曲霉低聚葡萄糖氧化酶的分子克隆与生化特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
地衣芽胞杆菌α-淀粉酶耐热耐酸突变体的酶学性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
新月弯孢霉CICC40301催化4–烯–3–酮甾体化合物羟基化反应产物的鉴定 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资助项目
增强海藻糖胞内积累提高大肠杆菌耐受性与乙醇产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
增加雷斯青霉15α–羟化酶基因拷贝数提高甾体转化效率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黑曲霉酸性蛋白酶EXPA的克隆表达与酶学性质解析 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酶与生物催化关键技术>
黑曲霉内切β-1,4-半乳聚糖酶AghA的分子克隆与特征解析 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酶与生物催化关键技术
黑曲霉内切葡聚糖酶系的基本酶学特征解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
微生物交替糖蔗糖酶的研究进展 天津科技大学青年教师创新基金
麦芽寡糖醇高效制备新方法的研究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青年基金项目
产脂肪酶极端丝状真菌的筛选及其酶学特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
黑曲霉单宁酶TahA的克隆表达和酶学特性解析 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酶与生物催化关键技术
地衣芽胞杆菌碱性蛋白酶嗜碱突变体的特征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展开全部
荣誉&成就

暂无荣誉成就信息

部分科研成果
  • 期刊论文

二麦薏仁发酵饮料的工艺优化

黑曲霉低聚葡萄糖氧化酶的分子克隆与生化特征

地衣芽胞杆菌α-淀粉酶耐热耐酸突变体的酶学性质

新月弯孢霉CICC40301催化4–烯–3–酮甾体化合物羟基化反应产物的鉴定

增强海藻糖胞内积累提高大肠杆菌耐受性与乙醇产率

增加雷斯青霉15α–羟化酶基因拷贝数提高甾体转化效率

黑曲霉酸性蛋白酶EXPA的克隆表达与酶学性质解析

黑曲霉内切β-1,4-半乳聚糖酶AghA的分子克隆与特征解析

黑曲霉内切葡聚糖酶系的基本酶学特征解析

潘糖标准品的制备与应用可行性评价

微生物交替糖蔗糖酶的研究进展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异源表达与生化特性解析

黑曲霉单宁酶TahA的克隆表达和酶学特性解析

黑曲霉xynC基因编码一种低温酸性木聚糖酶

代谢工程大肠杆菌高效利用甘油合成丁二酸

重组聚半乳糖醛酸酶PGB的生化特征及其酶解产物活性分析

地衣芽胞杆菌碱性蛋白酶嗜碱突变体的特征分析

麦芽寡糖醇高效制备新方法的研究

产脂肪酶极端丝状真菌的筛选及其酶学特性

展开全部
数据信息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 联系客服
展开查看更多
团队名称:
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团队
团队介绍:

  团队负责人:王正祥 天津市特聘教授、博导
  团队成员:牛丹丹副研究员、金鹏副教授、田康明博士、张濛博士、牟林云博士
  
研究方向:(1)工业微生物育种理论与方法(合成生物学);(2)平台化合物的高效生物制造技术与应用;(3)工业酶制剂及其高效制备与工业应用技术

  教学和科研成果:出版教材专著5部。近五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项国家级项目和省部级项目2项。获授权专利39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6项,22项专利已完成技术转让或工业化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轻工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轻工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多项。
  
成果转化和应用:
  1)在我国率先完成了功能糖制造核心酶制剂的创建与工业化生产,推动我国功能糖生产为代表的现代食品加工技术进步,完成了7种功能性低聚糖及其核心酶制剂的规模化生产技术的创建、优化、过程工程技术创新,并实现工业化应用,解决了我国在该领域的进口依赖并成长为主要出口原产国。该技术部分成果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完成了包含9项发明专利及其非专利性专有技术的技术转让(技术转让费一千万元)。

  2)解决了我国生物全降解新材料聚乳酸产业链起始端的卡脖子技术难题, 经过20余年的不懈研究积累,从优秀原始野生菌株遴选到工业微生物分子育种新技术的创建与应用,选育出具有国际领先技术水平的、代谢不同原料的系列乳酸单体高产新菌种,建立起了L-和D-乳酸单体的智能化发酵生产技术,切实解决了该产业链起始端的卡脖子技术难题,获美、欧、日和中国发明专利授权,经技术许可完成了国内技术转移(许可费共计二千万元),力推我国聚乳酸新材料产业健康发展。其中,国内头部企业万华化学集团股份公司运用该许可技术,已建成了示范性生产线并制造出系列终端产品,在建10万吨级生产线。

图片.png

查看团队详情 →
专家简介:

参加国家高新技术发展(863)项目“用于重要病原微生检测的生物芯片的研制”(2002AA2z2051)和“嗜热采油微生物-芽孢杆菌NG80-2的重要功能基因的识别、鉴定和表达”(2002AA226011)等项目研究工作。发表论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