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应用场景列表 > 专家详细
盖教授
副教授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市
预约对接
技术项目评审
以专业领域的技术代表、权威专家身份,参与技术项目评审,对申请项目的创新性、研究价值、研究目标、研究方案等做出独立的判断和评价。
预约对接
共建研发中心
高校、科研院所通过其专业的专家服务能力及团队,与企业/地方政府开展合作,共建企业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技术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等,在区域内提供科研创新服务。
预约对接
项目联合申报
企业与高校院所的专家团队,围绕企业研发创新过程中的某一技术课题、难点,开展技术合作,联合申报项目课题。
预约对接
技术论坛主题分享
结合研究领域内的知识、技术成果,形成专业化的课程或分享内容,通过技术论坛、产学研交流活动等场景,面向企业、政府进行主题性的知识分享,促进专业知识谱及、分享、传播。
预约对接
技术咨询
针对企业需求提出建议方案,包含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效益分析、工程设计、施工、监督、监测及鉴定、设备的订购、竣工验收等内容,供企业决策时参考。
预约对接
科技成果评价
以专业领域的技术代表、权威专家身份,参与科技成果评价,按相关标准、规定、方法,对科技成果中的专业技术内容提供专业的点评及建议。
预约对接
重大项目顾问
作为专业领域的技术代表、权威专家,参与企业或政府的一些重大项目调研、策划和实施,并为其提供专业的建议意见,供决策者参考。
预约对接
技术诊断
对目标客户的仪器设备、生产工艺、设计方案、操作方法进行检查,根据对情况的了解和检测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出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产生原因、性质和程度等等,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方案。
预约对接
地方产业顾问
作为专业领域的技术代表、权威专家,参与地方政府的一些重大产业发展项目或市场咨询调研,并为其提供专业的建议意见,供领导决策参考。
预约对接
企业技术顾问
以长期或者事件性的方式受聘企业,为企业的技术需求提供一系列的顾问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咨询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技术对接服务、项目对接服务、投融资服务、产品推广服务等。
预约对接
研究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 传质与分离工程,过程强化,过程系统工程,成套工艺包开发 1. 传质与分离工程:高纯产品分离;电子化学品分离纯化;锂电材料分离纯化;界面对流传质过程介观LBM方法模拟;湍流过程传质系数的模型化。 2. 化工过程强化:着重研究反应-分离过程的耦合强化机制与过程建模,分离过程的强化方法,研究反应-分离过程的微观-介观-宏观的传递机制,开发新型高效的反应-分离结构元件与设备。 3. 化工过程系统工程:从流体尺度、设备尺度、工业流程尺度研究多尺度过程系统工程,着重研究过程优化、过程控制与故障诊断,以及人工智能在化工中的应用。 4. 成套工艺技术开发与工艺包设计:包括碳酸酯,甲酸,二甲醚,合成气制乙二醇、碳酸酯,溶剂回收,醋酸甲酯水解等。
科研能力画像:
科研专业方向

研究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研究领域:

传质与分离工程,过程强化,过程系统工程,成套工艺包开发 1. 传质与分离工程:高纯产品分离;电子化学品分离纯化;锂电材料分离纯化;界面对流传质过程介观LBM方法模拟;湍流过程传质系数的模型化。 2. 化工过程强化:着重研究反应-分离过程的耦合强化机制与过程建模,分离过程的强化方法,研究反应-分离过程的微观-介观-宏观的传递机制,开发新型高效的反应-分离结构元件与设备。 3. 化工过程系统工程:从流体尺度、设备尺度、工业流程尺度研究多尺度过程系统工程,着重研究过程优化、过程控制与故障诊断,以及人工智能在化工中的应用。 4. 成套工艺技术开发与工艺包设计:包括碳酸酯,甲酸,二甲醚,合成气制乙二醇、碳酸酯,溶剂回收,醋酸甲酯水解等。

科研重点分布
近年科研重点
2018
自动化 控制 案例
2022
反应精馏 广义析取规划 优化 外部逻辑近似算法
科研产出增长曲线
历年科研产出
学科论文分布
有机化工:2 无机化工:1 高等教育:1 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1
总数: 2
展开 >
  • 产学研合作
  • 基金课题
  • 荣誉&成就
  • 科研成果
产学研合作
部分合作信息
合作单位 合作论文数量
天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1
展开全部
基金课题
部分论文标题 基金名称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的工程案例教学实践 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基于广义析取规划的反应精馏优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荣誉&成就

天津市“131”创新性人才,天津市高校学科青年后备人才

部分科研成果
  • 期刊论文

基于广义析取规划的反应精馏优化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的工程案例教学实践

展开全部
数据信息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 联系客服
展开查看更多
团队名称:
化工过程系统工程团队
团队介绍:
  团队负责人:王红星教授 博士生导师 天津市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团队成员:盖晓龙副教授(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刘伯潭副教授(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研究方向:(1)反应精馏;(2)高纯电子化学品分离纯化;(3)化工过程系统优化、控制与过程故障诊断;(4)化工设备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
  教学和科研成果:目前承担化工分离、过程系统工程、化工控制、化工传递等研究生与本科核心专业课程。目前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子课题、重大横向项目50余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专利奖优秀奖。

  成果转化和应用:多晶硅成套工艺、乙酸甲酯水解成套技术、高纯碳酸酯成套技术、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回收技术、吸收塔、多相反应器等化工设备结构优化技术在新疆大全、沧州大化、飞扬化工、山东海科、利兴化工、威海普益船舶等企业进行了成果转化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图片.png

查看团队详情 →
专家简介: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131”创新性人才,天津市高校学科青年后备人才,天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流动科研人员。

2016年博士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2015-2016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化工与分析科学学院-过程集成中心博士联合培养)。

2016年7月至今在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化学工程系工作,针对化工过程强化,过程系统工程,传质与分离工程进行系统研究,并进行成套工艺技术开发与工艺包设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省部级与企业横向项目,发表SCI论文20篇,授权及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项,国内外会议报告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