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新剂型与制剂创制技术成果汇编
药物新剂型与制剂创制技术成果汇编
天津科技大学(TianjinUniversityofScienceand
Technology),位于天津市,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
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
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天津市“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建
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
建设高校、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
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
CDIO工程教育联盟、“一带一路”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联盟成
员单位。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为河北轻工业学院,是全
国首批4所轻工类本科院校之一,隶属轻工业部。1959年,
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的主要师资和实验设备调入学校。1
964年,北京轻工业学院发酵工学专业、无锡轻工业学院塑
料成型加工专业先后调入学校。1968年,学校改名为天津轻
工业学院。1971年,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全部调入学校。
1972年,北京轻工业学院盐化专业和轻工业部塘沽盐业专科
学校合并后划归学校。1998年,学校的管理体制改为中央与
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学
校更名为天津科技大学。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高发
慢性疾病。研究显示为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
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脂肪、水和电
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久病可
引起多个系统损害。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
如酮症酸中毒等。
糖尿病人由于长期服用降糖药物会导致多种营养物质
的缺乏。本产品以低升糖的药食原料为主,综合考虑了糖尿
病人的营养需要(总体热量及营养需要以及配比关系等),
强化了减轻胰岛素抵抗的功能。临床观察显示本产品有很好
的控制餐前和餐后血糖的效果,可以部分及全部的替代降糖
药物,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压力。
该技术已取得知识产权和成果情况简介:正在申请专
利技术成果的市场前景简述:产品已经上市,月销量在50万
元以上。投资该技术成果所需要的规模、条件等:投资大约
400万元,产能在月5000公斤以上。需要通过特医资质。
动物源性产品(肉蛋奶羽骨血内脏)的开发和深加
工,以及对功能活性物质的提取加工和机理研究。
ε-聚赖氨酸是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人首先发现的一
种新型、安全、高效的防腐保鲜剂,是由链霉菌分泌含有2
5-30个残基的多肽,水溶性好、热稳定性高,抑菌谱广。
在发达国家ε-聚赖氨酸主要用于肉制品、高盐食品、
快餐、色拉、蛋糕和面点类食品等。聚赖氨酸还广泛应用于
医学和医药制造领域,如用于药物缓释胶囊的包被膜、酶联
免疫检测、基因治疗的载体和可生物降解的高吸水性材料等
。
目前,从文献报道方面看,国内仅有我们一家从事ε
-聚赖氨酸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完成了项目中
试。该项技术在国内具有独创性。已申请国家专利3项。
国内仅有我们一家从事ε-聚赖氨酸的研究工作,并
取得一定的成果,完成了项目中试。该项技术在国内具有独
创性。
该技术已完成中试,正在申请相关生产批文。该技
术不仅适应于新建厂,而且,对于现有发酵工厂,经过简单
的技术改造就能满足要求。以年产100吨计,投资约需2000
万元。
已申请国家专利3项。
芦丁的环境友好提取新工艺。
芦丁属维生素类药,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的
作用,保持及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弹性。用于防治高血压脑
溢血;糖尿病视网膜出血和出血性紫癜等,也用作食品抗氧
剂和色素。
本项目用槐米为原料通过脱胶和有机溶剂连续萃取的
方法提取芦丁。通过调整溶剂的种类、比例和用量,提取温
度和时间来提高提取率和粗产品的纯度。在保证提取率和产
品纯度的基础上缩短提取时间。
本项目首次使用索氏提取器这一传统的提取装置,通
过有机溶剂连续萃取的方法从槐米中提取芦丁。与传统的碱
水溶液提取法、有机溶剂萃取法和生物发酵提取法相比,本
方法使用的溶剂单一而且用量少。与传统的碱水溶液提取法
、有机溶剂萃取法和生物发酵提取法相比,本方法使用的溶
剂单一而且用量少。1千克槐米只需用甲醇2。5L。不需要强
酸强碱等工艺条件,不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酸。同时由于
使用单一溶剂,也使得溶剂很容易回收再利用,大大的降低
了三废的排放,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目前芦丁的市场需求比较大,而传统的工艺有工艺
复杂,成本相对过高,污染环境等问题。因此本项目的工业
化生产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符合国家可持续
发展的要求。
“抗肿瘤白三烯A4水解酶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项
目属于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2009年12月
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批准立项(项目编号20090226。
经过3年的研究工作,于2012年12月完成项目合同规
定的各项研究任务。
并取得了以下成果。
(1)根据LTA4H晶体结构,设计了全新的靛红类衍生
物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小分子抑制剂母核;
(2)成功合成44个靛红类小分子衍生物,发现具有
极高人肿瘤细胞抑制活性的化合物2h和2k,对于K562细胞,
它们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IC50值分别达到3nM和6nM;
(3)利用纯化的LTA4H,以公认的LTA4H抑制剂best
atin为阳性对照,筛选出具有高效抗肿瘤和抑制LTA4H的2h
;
(4)建立并完善了一套以MTT抗人肿瘤细胞为初筛手
段,结合纯化的LTA4H蛋白的酶抑制活性筛选,获得同时具
有抗肿瘤与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的筛选平台,该平台能够快
速筛选大量化合物;
(5)取得的成果:已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SCI收
录1篇,EI收录2篇,申请专利3项,硕士学位论文2篇,本科
生毕业文论文2篇。
已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2篇,
申请专利3项,硕士学位论文2篇,本科生毕业文论文2篇。
本项目前期工作利用分子对接,基于Nedd4泛素连
接酶的晶体结构,找到理论上可行的药物作用靶点,通过计
算机虚拟筛选,运用分子对接的方法筛选出了一些小分子化
合物,小分子化合物与Nedd4结合,从而竞争性的阻断Nedd
4和E2泛素结合酶的结合,从而达到抑制Nedd4泛素连接酶的
催化活性的目的。
本项目通过对哌嗪类和吲哚二酮类了两个系列化合物
的筛选,并利用体外泛素化实验筛选得到的Nedd4小分子抑
制剂进行了体外验证,然后利用一系列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
研究了Nedd4小分子抑制剂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泛素化可
以导致蛋白酶体对细胞内特定蛋白的降解,现已上市的蛋白
酶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抑制谱广,对正常细胞的副作用较大
。
本项目以泛素连接酶Nedd4为靶点,设计了一系列小
分子化合物来抑制Nedd4与泛素结合酶UbCH5c的结合,抑制
泛素化的发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中由该蛋白调控的生理过
程,达到抑制肿瘤的作用,为新一代抗肿瘤药物的开发提供
了思路。本课题存在的问题是需要深入研究Nedd4小分子抑
制剂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并进行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1.碳青霉烯类(培南类)抗生素是最新的一类抗生
素,也是抗菌谱最广的一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几乎包括了
所有临床上常见的病原菌),抗菌能力强,尤其适用于需氧
菌和压氧菌混合感染。
2.4AA是继半合成青霉素和半合成头孢菌素中间体6A
PA、7ACA、7ADCA和GCLE之后,上市的合成新型碳青霉烯类
抗生素的重要中间体。
3.本项目以(R)-3-羟基丁酸酯为起始原料,与新型
的亚胺化合物成环,同时采用新颖的手性催化剂控制手性中
心,得到了一条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条件温和,适宜放大
的合成路线,此条路线不同于已有的传统路线,是一条全新
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合成路线,具有巨大的的转化价值。
本发明为设计一种新型透明质酸结合肽及透皮吸收
与皮下靶向释放制剂,设计能够与透明质酸特异性结合的H
aBP,将该HaBP与细胞穿透肽、HA以一定条件孵育混合,以
及将HaBP、细胞穿透肽、皮下内源性蛋白酶酶切位点三部分
连接在一起构建为融合蛋白后与HA孵育,均可显著促进透明
质酸的跨膜转运及透皮吸收,并实现HA的皮下靶向释放。
本发明方法克服了透明质酸作为生物大分子物质所具
有的透皮吸收性低的缺陷,使透明质酸可以高效跨越皮肤角
质层,并在皮下靶向释放发挥促进细胞增殖以发挥其在护肤
、保湿、祛皱、美白等方面的实际功效,为相关美容产品和
生物药物的开发生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与新方法。
(1)心血管和肿瘤等重大疾病(2)微态健康调控与益
生制品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