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8

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成果汇编

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成果汇编
单位简介 COMPANY PROFILE

  天津科技大学(TianjinUniversityofScienceand

Technology),位于天津市,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

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

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天津市“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建

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

建设高校、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

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

CDIO工程教育联盟、“一带一路”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联盟成

员单位。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为河北轻工业学院,是全

国首批4所轻工类本科院校之一,隶属轻工业部。1959年,

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的主要师资和实验设备调入学校。1

964年,北京轻工业学院发酵工学专业、无锡轻工业学院塑

料成型加工专业先后调入学校。1968年,学校改名为天津轻

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成果汇编
单位简介 COMPANY PROFILE

工业学院。1971年,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全部调入学校。

1972年,北京轻工业学院盐化专业和轻工业部塘沽盐业专科

学校合并后划归学校。1998年,学校的管理体制改为中央与

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学

校更名为天津科技大学。

/01/ 海水淡化浓海水膜蒸馏浓缩
海水淡化浓海水膜蒸馏浓缩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可以量产
转让方式: 技术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同类技术:
合作案例: 查看案例
是否有样品或样机:
技术领域: 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及装备、水污染控制与水资源利用技术
应用领域: 环境治理业、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
技术详情

  首次建立多级膜蒸馏浓缩淡化浓海水制卤工艺并实

现产业化,膜蒸馏过程通过利用低品位热源实现海水浓缩,

产出淡水中无机盐脱除率均可达99.9%。

  成果应用于天津长芦海晶集团年产40万吨海盐产业化

示范工程,成卤周期由45天降至30天,盐田单产从每公顷6

6吨提高至175吨,制卤能力提高160%。

/01/ 海水淡化浓海水膜蒸馏浓缩 / 联系我们 /
技术优势

  膜蒸馏过程通过利用低品位热源实现海水浓缩,产

出淡水中无机盐脱除率均可达99.9%

/01/ 海水淡化浓海水膜蒸馏浓缩
市场优势/合作案例

  成果应用于天津长芦海晶集团年产40万吨海盐产业

化示范工程,成卤周期由45天降至30天,盐田单产从每公顷

66吨提高至175吨,制卤能力提高160%。

/01/ 海水淡化浓海水膜蒸馏浓缩 / 联系我们 /
团队优势
项目负责人:唐教授
研究领域:海水养殖良种繁育和育苗技术
项目负责人所在团队:盐科学与膜技术团队
研究方向:

  (1)海卤水资源综合利用;(2)盐与健康及盐产

品高值化;(3)膜及膜分离技术;(4)多相催化和膜催化

/02/ 海洋石油降解菌多重功效开发技术
海洋石油降解菌多重功效开发技术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中试阶段
转让方式: 技术转让、技术入股
交易价格: 面议
同类技术:
合作案例:
技术领域: 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及装备
应用领域: 环境治理业
技术详情

  本课题组筛选出具有较好降解石油烃组分以及环境

激素(壬基酚、双酚A等)的海洋石油降解菌。该菌对石油

烃的总降解率可达91%。

  优化后对壬基酚等环境激素的降解率可达81.2%。

  固定化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油污土壤后石油烃含量

下降了51.67%,相比较单一修复提高了47.34%。

  固定化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能够更有效的用于石油

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02/ 海洋石油降解菌多重功效开发技术 / 联系我们 /
技术优势

  该菌对石油烃的总降解率可达91%。优化后对壬基

酚等环境激素的降解率可达81.2%。固定化微生物-植物联合

修复油污土壤后石油烃含量下降了51.67%,相比较单一修复

提高了47.34%。

/02/ 海洋石油降解菌多重功效开发技术
团队优势
项目负责人:宋博士
研究领域: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项目负责人所在团队:海洋微型生物资源利用研究室
研究方向:

  微藻食品及保健品、海藻多糖、藻菌复合剂、石油

烃降解菌、水质净化、大型海藻的资源化利用及海洋微生物

治理重金属污染等领域

/03/ 冷冻法海水淡化与海水综合利用的研究 / 联系我们 /
冷冻法海水淡化与海水综合利用的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转让方式: 技术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合作案例:
技术领域: 清洁生产关键技术、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及装备
应用领域: 其他水的处理、利用与分配
技术详情

  冷冻法海水淡化是通过低温下将海水中的水分冻结

为冰并与浓缩海水分离而获得淡化水的一种海水淡化技术,

可与海水冷热能利用相结合实现海水的综合利用。

  该项目针对转筒式冷冻法海水淡化技术,对海水在转

筒表面的结冰过程、系统结构、部件型式与材料、制冷剂、

操作参数及其技术经济环境分析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在

海水淡化、海水供冷供热等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4/ 海洋浮游植物碳汇研究
海洋浮游植物碳汇研究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转让方式: 技术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合作案例:
技术领域: 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及装备
应用领域: 海洋服务
技术详情

  1.厘清中国海浮游植物分类、多样性、系统发生学

,进行快速定量检测

  1).中国海浮游植物分类、多样性和系统学研究

  首次系统更新整理了中国海区甲藻类的系统与分类特

征,对代表种进行描述;对中国海区浮游植物常见物种存在的

193个同物异名进行了修订。团队带头人作为责任编委2011

年组织《生物多样性》期刊第一次“海洋生物多样性”专辑

,http://www.biodiversity-science.net/CN/volumn/volu

/04/ 海洋浮游植物碳汇研究 / 联系我们 /

mn1233.shtml,并正在组织2013出版的《生物多样性》期刊

第二次“海洋生物多样性”专辑。

  2).中国海浮游植物定量分析技术及推广

  首次在国内推广国际浮游植物标准分析方法—Uterm

?hl方法,因该方法需要较高的技术性和经验积累,目前团队

依然是国内极少数使用该方法的实验室,所获数据是国际认

可定量分析结果。

  2.建立细胞体积生物量国际标准方法,进行中国海浮

游植物碳循环相关研究

  1).建立了浮游植物体积/表面积-碳模型国际标准方

法,该方法业已成为国际标准方法,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2

003年论文成果发表在业内顶级期刊JournalofPlanktonRes

earch,发表至今WebofScience引用160余次,http://plankt

.oxfordjournals.org/content/25/11/1331该论文被ESI收

录,该方法是估算浮游植物细胞碳的基础方法,是未来估测中

国海浮游植物碳库和发展遥感快速监测浮游植物生物量的重

要方法。

  2).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及相关调控过程,对浮游植物

自然种群的生长进行了观察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黄海中部

春季藻华和长江口春季有害藻华上,对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

上行和下行控制作用展开了研究,重点研究了微量元素铁和

微型/中型浮游动物对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

  3).中国海浮游植物特定功能群研究,在国内积极展

/04/ 海洋浮游植物碳汇研究

开海洋浮游植物特定功能群固氮蓝藻(固氮)、今生颗石藻

(钙化)和硅藻硅质化等相关研究,目前国内此类研究很少

,在国内团队首次估算了南海和黑潮区蓝藻固氮速率和颗石

藻钙化速率

  3.海洋酸化和生物碳汇应对全球变化这一关键问题,

我们进入海洋酸化这个只有10年的年轻学科领域进行重点研

究,发现了CO2分压增加情况下颗石藻钙化速率降低,这对解

释中国海碳“源”、“汇”格局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已经完

成酸化对海洋有毒硅藻产毒等相关研究,并正在展开酸化对

硅藻生长及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影响的相关研究。系统厘

清并总结浮游植物相关生物碳汇过程。

  4.中国海及印度洋区域海洋学研究团队(2013年6月

统计结果)完成了中国海定量分析浮游植物群落样品共计1

5,442个,网采样品1,921个,接近于908项目所有浮游植物采

水样品(15,668个)。近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委托下

,作为NSFC东印度洋航次的生态方面负责人率先展开此区域

生物海洋学研究。

  5.国内率先开展海洋流变学研究,上世纪80年代前,

海洋学一直是物理海洋学主导的领域,环境决定生物是主流

思想。

  但是,随着人为活动的影响,近岸富养化与赤潮的频发

,以及近代古海洋与生物地球化学学学科的发展,生物在海洋

/04/ 海洋浮游植物碳汇研究 / 联系我们 /

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生物对环境介质的改变

,直接导致交叉学科海洋流变学的产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的资助下,团队从TEP开始研究,逐渐发现流变学的重要性,与

国际知名专家IanJenkinson一起,撰写相关海洋流变学论若

干,为该学科前期探索奠定基础。

  6.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在天津市沿海海洋生态环

境保护方面以基础研究为指导,观测与模拟结合,评估与修复

并举,为滨海新区的建设提供“贴身服务”。围绕渤海生态

环境问题,以海洋初级生产过程和生物泵过程为核心,研究富

营养化和全球变化(酸化、升温为主的耦合变化)下的渤海

区生态系统变化及其趋势。综合分析比较人为活动和全球变

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响应,针对国家重大需求解决

近海人为活动影响造成的环境污染导致生态系统破坏,以及

全球变化后中国近海生态系统结构变迁与生物资源变动规律

等重要问题,并深入了解天津市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系统基本

的结构与功能,拟解决水体污染以及赤潮等重要环境问题。

在对常规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和生物海洋生态参数进行长足

监测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新的技术方法和仪器设备。为研究

天津市临海的环境容纳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海域功

能区划、人为活动及全球变化对本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坚

实的基础科学资料。全面提升天津市海洋科学水平,为地方

社会经济建设和国家战略需求服务。

/04/ 海洋浮游植物碳汇研究
成果荣誉

  碳模型国际标准方法,该方法业已成为国际标准方

法,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2003年论文成果发表在业内顶级期

刊JournalofPlanktonResearch,发表至今WebofScience引用

160余次,http://plankt.oxfordjournals.org/content/25

/11/1331。该论文被ESI收录,该方法是估算浮游植物细胞碳

的基础方法,是未来估测中国海浮游植物碳库和发展遥感快

速监测浮游植物生物量的重要方法。

/05/ 海洋环境生态学、海洋浮游生物摄食生态学 / 联系我们 /
海洋环境生态学、海洋浮游生物摄食生态学
技术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转让方式: 技术转让
交易价格: 面议
合作案例:
技术领域: 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及装备
应用领域: 生态保护
技术详情

  该负责人擅长并从事的相关研究如下:

  (1)浮游生物(包括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类群鉴定

与分类,曾经研究过中国近海和印度洋的微型浮游动物的群

落结构组成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西藏盐湖的浮游动物和浮

游植物的群落组成;

  (2)浮游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

营养传递过程的摄食生态学,研究包括不同浮游动物类群对

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食物链营养传递过程中的营养级联效

/05/ 海洋环境生态学、海洋浮游生物摄食生态学

应等相关研究;

  (3)酸化条件、改变的营养条件(包括富营养化、

N/P失衡)对浮游植物的生长和浮游动物的摄食生长以及从

浮游植物到浮游动物的营养传递效率的影响;从生态计量学

、生理学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三者结合的角度,研究食物链

的营养传递和生态系统的功能,探究元素物质供给与生物生

理生化过程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浮游动物对于复杂

多变环境的响应和适应机制。

/05/ 海洋环境生态学、海洋浮游生物摄食生态学 / 联系我们 /
成果荣誉

  曾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海洋酸化对东

印度洋微型浮游动物群落及摄食影响研究(项目号4130611

9)”。

/05/ 海洋环境生态学、海洋浮游生物摄食生态学
团队优势
项目负责人:张老师
研究领域:海水养殖良种繁育和育苗技术
项目负责人所在团队:滨海地下水利用与保护
研究方向:

  以滨海地下水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应用基础研究为

主要研究方向

需求对接服务单位
厦门科易网科技有限公司
专业客服
联系电话:400-649-1633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