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成果汇编

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成果汇编
天津科技大学(TianjinUniversityofScienceand
Technology),位于天津市,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
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
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天津市“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建
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
建设高校、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
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
CDIO工程教育联盟、“一带一路”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联盟成
员单位。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为河北轻工业学院,是全
国首批4所轻工类本科院校之一,隶属轻工业部。1959年,
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的主要师资和实验设备调入学校。1
964年,北京轻工业学院发酵工学专业、无锡轻工业学院塑
料成型加工专业先后调入学校。1968年,学校改名为天津轻
工业学院。1971年,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全部调入学校。
1972年,北京轻工业学院盐化专业和轻工业部塘沽盐业专科
学校合并后划归学校。1998年,学校的管理体制改为中央与
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学
校更名为天津科技大学。
本发明涉及一种GIS声电联合局部放电仿真检测系
统,所述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信息融合模块和PD故障定
位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融合模块的输入
端相连接设置,该信息融合模块的输出端与PD故障定位模块
相连接设置。
本发明采用声电联合定位检测方法,利用到达时间差
,结合BP神经网络对超声波和超高频的数据结果进行融合,
构造局部放电仿真测试系统,实现GIS放电位置定位。
本发明是一种能够实时快速地检测水体中微囊藻毒
素的智能检测系统,它的组成部分包括传感探头、自动采样
系统、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输出模块、控制
模块和终端设备等几个主要部分。
该微囊藻毒素智能检测装置通过自动采样系统从水体
的若干采样点采集水样并传送至样品池,传感探头对样品池
中微囊藻毒素的浓度做出反应并将浓度变化引起的化学信号
转换成电信号,然后通过信号处理模块的处理转换成数字信
号,经过信号输出模块到达终端设备显示。
该系统可以对采样点进行实时定位,并能实现信息的
无线传输和远程控制,利用所制备的微囊藻毒素智能检测系
统可以实现对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远程化、智能化分析检测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控液可拆卸翻盖式双槽
层析缸,包括缸体、缸盖、TLC板、隔离板、单向阀、隔离
板卡槽、固定夹、可拆卸合页、固定夹轨道。
该层析缸缸体是由五块透明有机玻璃粘结而成,其左
右下三侧设有隔离板卡槽,缸体上部通过可拆卸合页与缸盖
连接;层析板下部顶在缸体前壁底部,上部依靠在缸体后壁
,左右两侧由固定夹夹住;隔离板沿隔离板卡槽安设在缸体
底部,隔离板右下角安装单向阀;固定夹通过固定夹轨道骑
跨在隔离板顶端。
本实用新型可自动控制缸体后槽内展开剂持续流向前
槽,减少了人员操作误差;可避免外力干扰保持TLC板稳定
;可实现多个样品同时测试,加快测试效率;可拆卸翻盖式
缸盖方便了层析缸管理,易于安装与清洗。
(1)逆向合成法指导新药设计与高通量虚拟筛选(2
)中药有效成分的高效分离与制备(3)药用植物细胞的培养、
中高能重离子径迹上生物学效应及其应用等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物性检测及分析系
统,食品物性检测包括数据存储分析服务器组和物性分析仪
,多个物性分析仪与所述数据存储分析服务器组进行通讯,
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拉绳式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端、液
压模块的控制端、两个移动平台的控制端均连接中央控制模
块,电源用于供电。
本实用新型中,多个物性分析仪和数据存储分析服务
器组整合在一起,实现了同批次食品的同时的检测,避免了
食品过多而出现的因放置时间较长产生的误差问题,而且可
为某种食品的检测提供尽可能多的检测数据,上位机将控制
指令输出到中央控制模块,控制移动平台的位移,食品物性
检测使每个食品均可以进行多点的检测,避免了检测数量少
带来的误差,使某种食品的物性检测更精确,为后期提供了
更准确的一手数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探测土壤
重金属Cr元素含量的装置,包括电磁阀A、进气管、温度与
气压传感器、土壤样品托板、进料口、出气管、电磁阀B、
熔石英透镜A、光纤探头、光纤、光纤连接器、激光诱导密
闭室、光谱仪、熔石英透镜B、激光头、ICCD探测器、外接
连线、飞秒激光器、底壳、盖板和微型空调机。
飞秒激光器上的激光头、熔石英透镜B和土壤托板处
于同一横向直线上,土壤托板、熔石英透镜A和光纤探头的
中心处于同一纵向直线上,光纤两端连接有光纤探头与光纤
连接器,左侧与外接连线相连的ICCD探测器安装在光谱仪的
左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考虑振动影响的精密光谱仪
,光谱仪包括逻辑控制单元、振动信号输出线、探测器、探
测器聚光透镜、光栅、滤光器、光纤连接器、振动传感器A
、聚焦镜支架、聚焦镜、振动传感器B、准直镜支架、准直
镜、振动传感器C、振动传感器D、光谱信号输出线和机体。
光纤连接器安装在机体的右壁外侧且其左端与滤光器相连,
准直镜安装在与滤光器相对的机体壁面的准直镜支架上,光
栅安装在机体内壁上且其与滤光器相邻,聚焦镜安装在聚焦
镜支架上,光谱仪探测器聚光透镜安装在探测器上,逻辑控
制单元安装在探测器的后面。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计量腐蚀性微量气体的气体计
量计,它包括进气管、箱体、箱盖、平衡架、支撑杆、显示
器、平衡支撑杆、第二计量杯和第一计量杯。
箱盖盖在箱体上,平衡支撑杆的一端竖直地放置在箱
体的底面,另一端固定在平衡架的中央上,平衡架的两端对
称地装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第一计量杯和第二计量杯的
底面分别对称地装在平衡架上。
箱体内装有液体,第一计量杯和第二计量杯的一部分
倒扣在液体中,进气管分别通过第一进气支管和第二进气支
管通入第一计量杯和第二计量杯中,支撑杆固定在箱体内的
箱盖上,在支撑杆的对称位置上分别装有第一触板和第二触
板,第一触板和第二触板分别与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相对应
,显示器放置在箱体外,它分别与第一触板和第二触板相连
。
提高了气体计量计的灵敏度和精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辅冷器的热泵膜蒸馏装置。
压缩机(7)、加热器(1)的热泵介质侧、节流件(2)和冷却器
(5)的热泵介质侧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组成热泵循环回路,回
路中充装有热泵介质;加热器(1)的料液侧、料液泵(8)和膜
蒸馏组件(3)料液侧通过管路连接组成料液循环回路;膜蒸
馏组件(3)的冷凝液侧、冷凝液泵(6)、辅冷器(4)和冷却器
(5)的冷凝液侧通过管路连接组成冷凝液循环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节辅冷器(4)的散热
量,可使料液温度得到良好的控制。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预测乳酸菌饮料货架期的方法,
以不同受热程度的乳粉为原料,采用不同工艺生产乳酸菌饮
料,并利用稳定性分析仪对不同储藏期的乳酸菌饮料进行稳
定性分析,从而预测其货架期,由此得到不同配方与不同稳
定性相关分析数据、不同货架期相对应的模型。本发明方法
新颖、操作简单,可以通过简单的仪器操作得到一系列的可
靠数据,并且得到的货架期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5%
以内,准确性相对较高。
通过测定乳酸菌饮料的粘度、颗粒浓度与粒径、颗粒
迁移速率与稳定性动力学指数研究其理化性质的变化,具有
充分的合理性和说服力,因此可以用于准确地预测乳酸菌饮
料的剩余货架期,掌握和了解乳酸菌饮料的质量状态和新鲜
度。
检测原理:本系统利用工业相机采集产品图像进行
实时图像处理完成对字符进行识别与缺陷快速检测。
优点:
1.检测精度高,能有效检测出漏打,打错,字体重叠
等缺陷信息;
2.检测速度快,适用于生产线在线实时检测;
3.结构简单,成本低。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本产品主要功能是完成对检波器中线圈架磁导率的
分选,使之与合适的磁钢进行搭配组装成检波器,该设备的
使用提高了检波器生产过程中装配的合格率和保障了检波器
阻尼系数的一致性。
该系统由分为上料区,控制区,显示区和分选区四部
分组成,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控制区。控制区由单片机和PLC
组成,单片机选择的是ATmega128,它主要控制信号的产生
与采集,构成了整个测试模块;PLC选择的是西门子的S7-2
00,它主要负责气缸和转轮的运动,实现了设备的自动化。
用户操作时只需向上料区中加入线圈架,由气缸把线架推进
测试模块中,根据测试到的线圈架磁导率值,由PLC的转轮
自动控制把线圈架分至不同的档位,完成整个线圈架自动分
档的操作。
与传统的线架测试仪相比,该设备具有良好的图形化
、交互式触摸屏面板,操作方便,简单易学;同时该设备以
软件为核心,减少了硬件设备,测试的集成度高,既增强了
设备功能也降低了成本;并且实现了自动控制,减少人的参
与,在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测量精度。
本产品主要功能是对地震检波器中的弹簧片的刚度
和工作状态支撑力进行测试,保证了生产过程中检波器的频
率与失真度参数的准确性与一致性。
主要由直线压力机构、压力测试模块、PC控制模块与
显示模块,搭配与之配套的上位机测试软件构成一个完整的
测试系统。
分析可知弹簧片的固有频率受材料、壁厚、臂长等因
素的影响,而固有频率的大小决定了检波器振动后悬体恢复
到平衡位置的时间长短及振幅的大小。
经过腐蚀后的弹簧片的臂长、壁厚的值均不同,而该
测试设备测得的刚度能够将这几个不同因素用一个参数涵盖
,选取弹簧片时就不用考虑多个因素,只需选取刚度和支撑
力合适的弹簧片即可。
与其它传统测试仪相比,传统的弹簧片测试系统是由
单片机、千分尺或CCD和电子天平组成,其工作精度和工作
效率都难以满足目前企业对生产效率的要求。
该弹簧片参数测试系统采用电脑作为控制终端和直线
压力机构作为传动装置,不仅在精确度和效率方面也都能够
充分满足企业的需求,而且在操作上也更简便。
1、本仪器要求在振源上有反光镜之类的反光部分
,这样当激光照在上面后,反光点的运动就包含了振源的信
息;而转镜的旋转,将使激光在空间形成单向周期性扫描,
相当于示波器中在X轴上加的锯齿波电压,当反光点的运动
与旋转轴平行时,振动将在与旋转轴垂直的方向展开,从而
得到波形。
2、创新点包括以下方面:1.无频带要求,显示信号
频率范围只与转速有关;2.无需消隐电路消除回线;3.灵敏
度只取决于光臂的长度,无需放大电路,无放大失真;4.亮
度高,便于大规模展示;
3、激光示波器有助于学生理解锯齿波电压和扫描思
想。结合辅助设备可用于机械振动、形变、声音信号等现象
的直观显示,结合振镜还可用于能转化成电信号的各种信号
的显示。
4、投资点:本产品定位为教学演示仪器,可为大中
小学、科普机构提供直观、醒目的波形显示。该产品批量生
产成本价格200元,市场上具有同样功能演示示波器的价格
在3000元左右,且亮度较低,复杂度、失真度较高。不论是
价格还是功能都有较大优势。
该成果采用激光视觉方法是先微小位移的在线实时
测量,可应用于精密机械零件的加工、检测与筛选等。提高
相关零件的检测精度,降低检测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深入研究,结合实际生产工艺,可以将该技术应
用于微机械、微结构、微位移的测量,因此其应用前景十分
广泛。通过深入研究实际生产工艺,可将测量装置移植到工
艺当中,实现自动化在线或离线测量。
其独到之处在于实现非接触式微小尺寸的快速自动化
测量,提高检测精度,变随机抽检为全面测量,为生产实际
直接服务。
该项目以光栅谐振子作敏感元件,完成了光栅谐振
子检测地震波的方法和理论研究。主要包括敏感元件结构设
计的合理性、横向限振理论及可调阻尼的研究;光栅莫尔条
纹动态检测技术研究;光学系统研究与设计;信号检测与处
理、电路设计、测试数据重构系统的研究等。
采用光栅谐振子检测振动信号,以光电池为光电转换
元件,裂相式排列方法进行相位四细分,并提供辨向信号。
本研究成果形成光栅数字地震检波器产品具有以下特性:传
感器直接输出数字脉冲信号;从莫尔条纹的产生到信号的输
出,均以数字信号为传输对象,不需要A/D转换环节,因此
具有抗干扰、易传输和信号处理方便等优点,从本质上不同
于现有的数字化地震检波器;动态测试能够真实重构振动台
输入信号;动态测试检测振幅的分辨力达2.5微米;响应快
、动态范围大(目前已达84dB);横向振动对光栅莫尔条纹
记数信号无任何影响,有利于压制干扰;传感器原理降低了
产业化的风险;结构中设计了横向限振片、光栅调节器及阻
尼调节器,保证了检波器参数的一致性,易于批量生产。本
研究成果可用于石油、矿藏、地热、工程和水文地质等地震
勘探领域。特别是用于高精度、高分辨力地球物理勘探。
一种基于作物声发射技术的作物视情灌溉装置。
其主要技术特点是作物植株置于电子天平上,在作物
植株主径上安装一声发射传感器,该声发射传感器依次连接
到信号放大器、PCI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贮水器通过管路
灌溉作物植株。
操作新型依据作物受水胁迫发出的悲鸣(声发射)信号
和蒸腾变化信号实施智能的视情精确喷灌和滴灌,并根据作
物不同生长时期所需土壤水分的不同,通过计算机软件设定
和适当调整作物的供水效率和供水时间,既保证了作物生长
的土壤水分适当又达到了节水的目的,又有效保障作物能够
在最佳的土壤水分条件下生长。
(200620028078.5。
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及图像
处理技术的非接触式智能数字化仪。
2.其主要技术特点是由测量支架、灯箱、数字式视觉
传感器构成,测量支架为正面开放且其他各侧面封闭隔光、
安装有顶层和底层的框架式结构,灯箱水平安装在测量支架
的底层,在灯箱上平面安装一测量标定板,数字式视觉传感
器安装在测量支架的顶层上。
3.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安装制造成本较低,可
作为非接触式智能化的数据采集设备,替代传统数字化仪中
所采用的接触式光电鼠标人工逐点“拾取”方式进行边缘数
据录入的方式,操作简便,降低对操作人员经验和专业性的
要求,可广泛应用于两维反求测量中数据的高效、高精度数
字化录入。
1.干涉仪在现代高精度干涉测量、地球物理环境观
测、生物工程以及量子信息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
同时也对干涉仪的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目前干涉仪的发展方向为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多
频段、多视角方向发展。正如计算机、网络、半导体等一系
列新技术的出现给我们的社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一
样,多年的研究结果及国内外各研究小组的报道表明:慢光
技术在光通讯、非线性效应、光谱学等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在
应用可能性。我们的研究结果将为大气窗口,即在中红外、
远红外区域实现高光谱分辨率、光谱灵敏度等光谱性能干涉
仪提供依据。
3.同时,我们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慢光技术在不增加
光学系统复杂度的前提下可以使干涉仪的小型化成为可能,
而这将有助于在机载或特定领域的应用。国际上开展慢光技
术的研究已有多年,并已在不同的慢光介质中实现很大的光
速减慢,即可获得很大的群折射率。
4.正如我们的研究结果给出的,这将对提高干涉仪的
光谱灵敏度、光谱分辨率意义重大。目前,国内高端光谱仪
器的研制还不成熟,基本依赖国外进口,而高性能的干涉仪
是光谱仪的核心。因此,开展对高光谱性能干涉仪的研究,
也将对国内干涉仪的研究及发展有所贡献。
基于机器视觉引导的激光齿轮倒角轮廓测量仪是在
原有的齿轮倒角轮廓激光测量仪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经
过二次开发后的测量仪具有不需装夹被测齿轮,便可测量出
多个轮齿倒角的优点,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该测量系统的
测量原理是利用工业相机拍摄标定板进行系统物像标定,确
定物象坐标关系,对齿轮圆心进行拟合,根据要求自动测量
齿轮倒角,给出倒角指定断面的夹角角度、倒角对称度、圆
弧半径及其中心、线性距离尺寸。
该项目的主要创新点有。
(1)采用机器视觉定位技术代替了原有齿轮倒角轮
廓激光测量仪的机械定位方式;
(2)对待测齿轮工件配合红色背光源进行工业相机
拍摄,工件与背景对比度大,有效提高齿轮图像的圆心拟合
精度;
(3)该测量系统还克服了原有测量系统一次装夹只
能测量一个倒角横截面的缺点,目前测量系统一次便可测量
三个倒角横截面。
该项目研制的机器视觉引导的激光齿轮倒角轮廓测量
仪实用性强,能够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随着汽车变速箱齿轮加工设备的更新加快和轻型车的
蓬勃发展,其辅助检测设备的需求也将会更加迫切。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锥齿轮加工设备约10000台
,预计未来几年内按更新10%计算,则每年将有近千台的市
场空间。
可见,汽车变速箱齿轮加工设备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发
展机遇,市场前景非常好。
同时,该项目产品与目前国内市场上的通用型测量仪
相比,具有无接触、无磨损的优点,这大大延长了测量仪的
使用寿命,为用户节省了较高的测量成本。
而且国内许多企业的非接触式精密测量仪器主要依赖
于国外进口,进口设备价格昂贵,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
的负担。
该项目产品的研制成功,为国内用户的非接触式测量
仪的需求提供了机遇。
本项目在普遍采用的DTB型结晶器的基础上,通过
改变其内部设备结构,改变其流体流动状态,从而达到晶体
的悬浮状态好,成核速率小,有利于晶体成长,粒度可控的
新型结晶器。
本项目基于重庆元和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的氯化锶晶体
粒度控制技术开展中试研究,研究新的结晶器结构对结晶过
程的影响。在相同的外部条件和相同的工作条件下,新结构
下的成核速率和成长速率的变化,从而为优化结晶器结构实
现晶体粒度可控型结晶器的工程化设计提供依据。
微燃烧器是微型机电系统的核心部件,但目前所见
的微燃烧器都是基于连续燃烧方式,在微尺度效应的作用下
,燃烧器内易出现工作不稳定、燃烧不完全、燃烧效率和热
效率低、污染物排放浓度高等问题。
脉动燃烧具有燃烧效率高、燃烧强度大、传热效率高
和污染物排放少等优点,或可克服现有微燃烧技术难题。在
此背景下,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微脉动燃烧技术概念,并通过
实验和数值模拟验证微脉动燃烧的可行性。
课题组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针对基于稳态燃烧技术的微燃烧器燃烧不充分,热
效率低的问题,本课题提出将脉动燃烧技术应用于微燃烧器
设计,利用脉动燃烧的燃烧强度高、燃烧速率快的优点来解
决常规燃烧器的技术难题。据此,课题提出了微脉动燃烧器
概念,并成功实现了预混和非预混两种微脉动燃烧器稳定运
行,其中脉动频率分别为360.5Hz微型预混脉动燃烧,其能
量密度可达500kW/m2。新技术已获得2项实用新型,1项发明
专利授权。
2.课题对微小型Rijke管丙烷非预混脉动燃烧过程进
行了大量实验,研究了
a.微脉动燃烧过程火焰特性-如火焰结构周期变化,
火焰传播速率等,通过高速摄像图片分析,发现了火焰飘离
现象。
b.微脉动燃烧运行特性,绘制了微脉动燃烧器稳定运
行图谱,通过图谱分析发现“频率跳变”与”脉动强化”现
象。
c.脉动燃烧稳定性,绘制了脉动燃烧起振曲线,停振
曲线,熄灭曲线等课题实验结果提高对微脉动燃烧器的了解
,同时为微脉动燃烧结构设计提供了数据基础和理论指导。
3.课题建立了脉动燃烧计算流体力学数学模型,并将数学模
型应用于常规尺寸和微小尺寸脉动燃烧器运行过程模拟。利
用数学模型进行常规尺寸脉动燃烧器结构设计,分别验证了
分叉尾管,多尾管等结构运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将数学
模型应用于模拟两款仿生微脉动燃烧器-基于“投弹手”甲
壳虫喷雾防卫机理的,带”心型”燃烧室的微脉动燃烧器。
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心型”燃烧室因为带有侧室结构,提供
了高温气体停留空间,使得新喷入的燃气混合气易点燃,因
为”心型”燃烧室可以有较短的尾管结构,从而为降低现有
脉动燃烧器的长径比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4.课题也进行了脉动燃烧器应用及结构优化方面研究
。在脉动燃烧器应用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微脉动燃烧器电
能和推力产生装置,并获得专利授权。同时,也将脉动燃烧
技术应用于污水厂污泥、蛋清粉等物料雾化干燥,已发表两
篇SCI论文,脉动燃烧污泥干燥技术获得专利授权。提出了
一种带旋转床层的脉动燃烧器,以解决脉动燃烧燃烧均匀性
问题,已获得专利授权。
脉动燃烧技术应用于污水厂污泥、蛋清粉等物料雾
化干燥,已发表两篇SCI论文,脉动燃烧污泥干燥技术获得专
利授权。提出了一种带旋转床层的脉动燃烧器,以解决脉动
燃烧燃烧均匀性问题,已获得专利授权。
1.低温蒸发器是一种新型浓缩装置,与国内外同类
技术相比,具有强化传热条件,提高传热效率,加工时间短
,传热面积小,热流体循环量少,能耗低,蒸发温度低等优
点,可在低温、无氧的真空环境下进行操作,尤其适合于易
氧化、热敏性、活性物料的浓缩,如生物制剂、植物汁等。
2.本课题着眼于果汁在该装置的浓缩过程研究,解明芳香物
变化机理,为实际操作提供质量控制基础,同时研究该类流
体在装置中的流体动力学特征及传热现象,有助于优化过程
和装置结构设计。
3.本课题解决了果汁热力浓缩后芳香组分损失严重的
问题,建立果汁热力浓缩过程质量评定方法,该方法的建立
,不但可以指导果汁的热力浓缩,还可推广至其它热敏性物
料(比如,蔬菜汁、牛奶、中草药浸提液等)的热力浓缩。
4.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
景。
一、项目取得的成果。
成功开发《智能型弧齿锥齿轮铣刀盘测量调整仪》样
机一台,在项目期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在项目预研
期申报的发明专利已经进入实质性审查阶段。在核心期刊发
表论文四篇,培养1名硕士9名学士。
成果的主要创新点。
(1)结构创新:将传统调刀仪径向及刀高两个互相
独立的测头机构集成到一个测杆测头上,实现集成化测量。
并且两种测量过程可独立进行互不干涉。使得仪器机械结构
大大简化,具有更高的性能价格比。
(2)技术创新:采用高精度数字式位移传感器及微
测量机构,铣刀盘刀具径向测量分辨力可达0.1μm,数字显
示无人工读数误差。同时,配备标准串行通讯接口,可通过
微机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数据库存储。仪器配备了功能完
善的软件系统,建立了智能化分析、测量数据评定及管理的
数学模型,使智能化“调刀仪”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能
够满足企业数字化、信息化制造及管理的需求。
二、项目成果对行业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
(1)作为铣齿机数字化成套装备的配套产品,智能
型弧齿锥齿轮铣刀盘测量调整仪可提升铣齿机数字化成套装
备的附加值,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
(2)铣刀盘调整精度直接影响弧齿锥齿轮产品加工
质量。若铣刀盘测量调整仪本身精度低,可直接造成铣刀盘
精度低,铣齿加工时机床振动增大,减少刀具和机床的寿命
。并且齿轮齿面光洁度降低,导致热处理后研磨时间增加,
加大能耗,降低齿轮啮合质量。因此,高精度的铣刀盘测量
调整仪对提高齿轮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并可提升
相关产业链的经济效益。
(3)为齿轮制造行业实施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提供
技术支撑。提高成套制造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水平。
未来五年,国内市场对弧齿锥齿轮铣刀盘测量调整仪的需求
量约为400--500台左右。
该项目研发的铣刀盘测量调整仪由于具有测量精度高
、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有望占有国内市场并可实现产品出口,获得较高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
。。
该项目研发的铣刀盘测量调整仪由于具有测量精度
高、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
进,有望占有国内市场并可实现产品出口,获得较高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项目期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在项目预研
期申报的发明专利已经进入实质性审查阶段。在核心期刊发
表论文四篇,培养1名硕士9名学士。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核酸适配体和磁性材料检测凝
血酶(thrombin)的荧光检测方法,提供了一种基于核酸适
配体和PEI?Fe3O4检测凝血酶浓度的新型生物传感器。
其中寡核苷酸带负电荷,PEI?Fe3O4富含氨基而带正
电,在缓冲液中,荧光标记的核酸适配体与PEI?Fe3O4因静
电引力而吸附到Fe3O4的表面而使荧光猝灭。
在核酸适配体/PEI?Fe3O4复合物体系中加入凝血酶,
凝血酶与适配体结合从而使其远离PEI?Fe3O4的表面,荧光
得以恢复。
所以,通过荧光值的变化,可以检测出凝血酶的浓度
,本发现只需要改变核酸适配体的序列,就可以实现对其他
底物分子的检测,在凝血酶检测领域具有重大的研究和应用
意义。
(1)基于CRISPR-Cas系统、核酸适体和纳米材料的
生物传感系统研究,用于生物样本和食品分析,包括食源性
病原微生物、小分子等检测;(2)基于天然产物的抗肿瘤活性
物质发现及药理学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