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和专用化学品领域成果汇编
精细和专用化学品领域成果汇编
天津科技大学(TianjinUniversityofScienceand
Technology),位于天津市,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
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
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天津市“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建
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
建设高校、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
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
CDIO工程教育联盟、“一带一路”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联盟成
员单位。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为河北轻工业学院,是全
国首批4所轻工类本科院校之一,隶属轻工业部。1959年,
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的主要师资和实验设备调入学校。1
964年,北京轻工业学院发酵工学专业、无锡轻工业学院塑
料成型加工专业先后调入学校。1968年,学校改名为天津轻
工业学院。1971年,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全部调入学校。
1972年,北京轻工业学院盐化专业和轻工业部塘沽盐业专科
学校合并后划归学校。1998年,学校的管理体制改为中央与
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学
校更名为天津科技大学。
1、该成果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利用氯化镁直接热解
生产高纯氧化镁系列产品的工艺;并在国内首次利用喷雾干
燥、动态煅烧技术及设备进行氧化镁的连续化工业生产;该
技术具有煅烧时间短、热量利用充分、投资少、产品成本低
等其他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且无需研磨直接做到超细粉体
,生产过程清洁环保,做到绿色生产。
2、该工艺技术成熟,所用原料来源广泛,可利用海
卤水、含镁地下卤水的提溴废液、卤片、卤粉等,尤其适合
于我国内陆盐湖生产氯化钾的废料(氯化镁)资源。
3、利用该技术建厂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即可在沿
海也可在内陆及西部地区,所用能源为电及天然气(或煤、
重油)。建厂规模年1500~10000吨,基建及设备投资1000
万元至6800万元。产品销售成本9000元/吨,目前市场售价
2万元/吨以上,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以粗氯化镁为原料年产3000吨高纯氧化镁联产20
000盐酸为例:(1)总投资3200万元(不包括土地费)。(
2)占地面积13000m2。(3)能源消耗为:(a)电,总装机
容量1000kW;(b)燃料,天然气用量360m3/h;(c)白水
消耗量10m3/h,循环水量200m3/h。(4)年产值为6000万元
(产品售价按2.0万元计);(5)年利税为3300万元。(6
)投资回收期为1.2年(不包括建设期)。
该成果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利用氯化镁直接热解生产
高纯氧化镁系列产品的工艺;并在国内首次利用喷雾干燥、
动态煅烧技术及设备进行氧化镁的连续化工业生产;该技术
具有煅烧时间短、热量利用充分、投资少、产品成本低等其
他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且无需研磨直接做到超细粉体,生
产过程清洁环保,做到绿色生产。
1、本成果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机理,以水为溶
剂,亚硫酸氢钠为链转移剂,过硫酸铵为氧化剂,丙烯酸(
AA)为主要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等为
辅助单体,合成P(AA/AMPS)-湿法超细研磨重质碳酸钙的后
段分散剂。
P(AA/AMPS)的主要合成工艺如下:将氢氧化钠和水加
入反应釜中,升温至设定温度,用计量泵分别滴加混合单体
(AA、AMPS等)、氧化剂和还原剂,经保温一定时间后即可得
到AA/AMPS聚合物。所得后段分散剂(AA/AMPS聚合物)的技
术指标:外观为淡黄色粘稠液体;固含量45%-50%;pH值4-
5;特性粘度5-6ml/g;分子量4000-5000;分子量分布系数
1.1-1.3;电荷密度9-10mmol/g。该后段分散剂的应用效果
:研磨后的碳酸钙浆液中粒径小于2微米的颗粒占94%-96%;
浆液的回粘粘度为150-200mPa.s。
2、成果的主要创新点是通过选用合适的引发体系、
单体种类及设计和优化合成工艺,合成了一种分子量低及分
子量分布窄的后段分散剂。此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在后段
分散剂研究领域的空白,且应用效果与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效
果最好的日本后段分散剂相当,打破了国外产品在该领域的
垄断地位(当前国内大中型造纸企业制备湿法超细研磨重质
碳酸钙多采用日本、英国、韩国、台湾生产的后段分散剂)
。目前,此产品已完成了中试实验,且实验效果达到了预期
。该产品的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水电汽、人工、运输等
)约为每吨7800元,每吨利税约为1400元。主要生产设备:
5-10吨不锈钢反应釜(装有回流冷凝器,夹套可通蒸汽/冷
凝水,可调转数50-150rpm);混合单体贮槽;氧化剂贮槽;
还原剂贮槽;计量泵;纯水制备系统,蒸汽加热系统,冷水
冷却系统。
3、推广应用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生产技术和产
品质量已不存在问题,最主要的是要解决能够进行大批量销
售的问题。
此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在后段分散剂研究领域的
空白,且应用效果与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效果最好的日本后段
分散剂相当,打破了国外产品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当前国
内大中型造纸企业制备湿法超细研磨重质碳酸钙多采用日本
、英国、韩国、台湾生产的后段分散剂)。
1、项目对澳大利亚进口桉木、越南尤加里、国产
桉木、海南相思木、东北家杨、国产商品杨木片等近10种来
自于不同产地、不同特性的原料进行了APMP制浆实验研究,
根据铜版纸生产所需的质量指标和性能特点,综合考虑了原
料白度、成浆性能以及原料储备量等因素,从中优选了东北
家杨和国产商品杨木片作为该生产线的主要原料,以澳大利
亚进口桉木为备选原料。
在此基础上,针对PRC-APMP加药点多、温度低、浆料
浓度变化小、工艺灵活等特点,提出了适合铜版纸生产工艺
要求的工艺流程,并对Andriz原有的生产线进行了改良,使
之适合配抄铜版纸生产所需浆料高白度、高强度、高松厚度
的技术特点,通过实验室研究和现场调试,进一步调整和优
化工艺条件和相关参数,在总用碱量≤6.5%(对绝干原料)
、总过氧化氢用量≤7.0%的条件下,获得了良好的杨木PRC-
APMP纸浆。
2、性能指标:白度≥80%ISO,裂断长≥3km,撕裂指数
≥4.5mN.m2/g,不透明度≥95%。该技术的应用,综合考虑制
浆生产成本以及配抄高级铜版原纸的技术经济指标,确定采
用杨木PRC-APMP浆部分替代阔叶木化学浆配抄高级铜版纸。
在实际生产中,以速生杨木PRC-APMP浆配抄高级铜版纸,产
品质量达到国家优等品标准。
3、本项目通过对杨木化学机械浆在生产和应用方面
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工作,解决了杨木化机浆强度
低、白度差所带来的一系列质量问题,并成功地替代阔叶木
化学浆应用于高级铜版纸的生产。该研究成果目前成功应用
于山东晨鸣纸业集团年产5万吨PRC-APMP生产线,所生产的
高得率浆用于年产30万吨铜版纸的配抄生产,取得了良好的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该项成果获得获得2012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项目采用吸附交换能力大、抗污染能力强的树脂
,将柠檬酸发酵液中的柠檬酸进行交换、吸附,从而达到与
发酵液中的其它杂质分离的目的,实现柠檬酸的提纯。
该提取新工艺创造了国内柠檬酸生产提取收率的最高
记录(通常“钙盐法”提取率为80%,而采用该“吸交法”
新工艺则为90%以上);彻底消除了原工艺产生的大量硫酸
钙废渣,整个生产过程实现在封闭状态下的液体输送,大大
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实现了清洁化生产;降低了提取工
段的电、蒸汽消耗,每生产1吨柠檬酸减少了200度电和1吨
煤的消耗;降低了提取工段的原材料消耗,该新工艺较之原
工艺,每吨柠檬酸生产成本可降低1180元。
其产品质量98%以上达到英国药典规定标准。该新工
艺已在黑龙江华冠科技有限公司投产运行半年多,生产柠檬
酸3400吨,效果良好。
该提取新工艺创造了国内柠檬酸生产提取收率的最
高记录(通常“钙盐法”提取率为80%,而采用该“吸交法
”新工艺则为90%以上);彻底消除了原工艺产生的大量硫
酸钙废渣,整个生产过程实现在封闭状态下的液体输送,大
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实现了清洁化生产;降低了提取
工段的电、蒸汽消耗,每生产1吨柠檬酸减少了200度电和1
吨煤的消耗;降低了提取工段的原材料消耗,该新工艺较之
原工艺,每吨柠檬酸生产成本可降低1180元。
该新工艺已在黑龙江华冠科技有限公司投产运行半
年多,生产柠檬酸3400吨,效果良好。
项目核心创新点:
(1)高纯碳酸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产品含
量达99.99%。
(2)碳酸二甲酯生产过程采用环氧乙烷路线,利用
原料二氧化碳与甲醇,符合碳中和,碳达峰目标。
(3)催化精馏中采用非均相碱性催化技术,避免了
均相催化剂甲醇钠、乙醇钠的环境固废问题。
(4)过程采用了热集成、热耦合基础,工艺系统能
耗显著降低。
项目详细用途:锂电池电解液高纯碳酸酯溶剂。
预期效益说明:年产5万吨项目高纯碳酸酯项目,预
期年经济效益6-8亿/年。
成果获奖情况:其他。
(1)反应精馏;(2)高纯电子化学品分离纯化;
(3)化工过程系统优化、控制与过程故障诊断;(4)化工
设备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
主要内容:筛选富含DHA的球等鞭金藻H29,单克隆
优化育种,完成室内培养条件的优化;通过逐级扩种,盐度
驯化,使低盐微藻能够在较高盐度环境下生长;通过在养殖
池安装自动温控系统和采取整套技术措施,实现了球等鞭金
藻H29在300平米养殖池中成功养殖;实现工业化采收,各项
指标均达到合同要求。
项目意义:DHA对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及青少年的脑保
健有重要作用,微藻是来自海洋的天然绿色保健食品,具有
功能上的全能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需用
人群将不断增大,开发其产品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该项目的完成对于促进海洋生物工程新兴产业和天津市
海洋经济的发展,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主要发现发明及创新点:1.实现了球等鞭金藻H29
大规模养殖;2.单克隆技术优化育种,通过逐级盐度驯化,
把球等鞭金藻的耐受盐度提高到50‰;3.实现了养殖池的自
动温控,缩短养殖周期,争取了养殖时间。
取得的成效:该项目已建成微藻粉生产线,作为营
养强化剂或营养补充食品投放市场,产品预计售价可达200
0元/kg,可创产值100万元。中盐制盐研究院等单位已利用
该项目的技术生产出软胶囊、口含片等产品,产生了明显的
经济效益。
1.科学技术领域属于食品科学与技术。
2.主要内容苯甲酸及其盐类作为防腐剂被用于食品
工业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产品由于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安
全性能好的特点应用范围广,尤其在食品工业市场上的需求
量仍然巨大。工业苯甲酸主要是在钴或锰等催化剂作用下,
用空气直接氧化甲苯,传统的方法主要是间歇式方式,其生产
规模受到了限制,稳定性差,能耗大,原料反应的加热升温以
及转换物料时间都将会影响单位时间的产品产量和质量。
针对苯甲酸生产工艺的特点,并依据合作企业多年生
产现状,为了满足国内和国际的需求,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
低能耗,提高技术水平。为此,通过产学研结合,在现有间歇
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研发了甲苯连续催化氧化和连续精馏生
产苯甲酸的创新工艺,并且在政府扶持资金项目的支持下,在
国内率先实现了工业化。
本项目研发了甲苯连续催化氧化、无动力气体射流旋
转切割分散、连续减压精馏、热电耦合节能减排4项集成技
术(获2项发明专利和3项实用新型专利),实现了反应器的
可控性、稳定性,产能比间歇氧化提高25%以上,降低了能源
消耗,提高原料利用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连续氧化工艺省掉了升温过程,降低了尾气中平均氧
气含量,甲苯不仅转化率比间歇氧化提高5%左右,而且副产
物更少,降低了后续工艺的处理难度,苯甲酸产品纯度由原来
的99%提高到了现在的99.5%回收的余热蒸汽除全部满足本装
置每小时5吨蒸汽使用量外,每小时还可往下游车间输送0.3
5MPa的饱和蒸汽约6吨,与间歇氧化的繁琐操作过程相比年节
约大约2600万元人民币。
后续的六个精馏塔连续精馏将间歇方式生产过程未能
分离的、附加值很高的副产物进一步分离,提高了整体的经
济效益。
连续化工艺产业化之后,对反应塔顶部排出的热值很
高、并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和未反应的甲苯的尾气,逐步实施
能量交换,降低温度,获取热能,然后再通过热电耦合技术,实
施减压,获取电能,实现深度除水和甲苯回收,降低后续吸附
净化的负荷,这一同行内领先的集成技可创造约1390万元价
值的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形成了强有力的社会竞争力。
3.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
连续化和节能减排工艺的工业化,在连续3年稳定运行
的基础上,于2015年开始,在天津市大港区投资12亿元人民币
,建设连续化工艺的年产10万吨苯甲酸和15万吨苯甲酸钠基
地,明年投产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生产
基地
4.产学研技术合作的知识产权“苯甲酸连续生产工
艺及其装置”(ZL201310554365.4)发明专利荣获2015年天
津市专利金奖和2017年中国专利优秀奖,是《食品安全国家
标准食品添加剂苯甲酸》(GB1886.183-2016)和《食品安
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GB1886.184-2016)2项
国标的起草单位,“中国食品添加剂百强企业”、“中国质
量诚信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食品添加
剂百强企业”和“中国质量诚信企业。
5.公司近三年产值、利润以及创收外汇都有所增加,
2019年分别达到31760万元、3268万元以及3400万美元。产
品“万年桥”商标被评为天津市著名商标,主要用于出口,已
经成为达能公司、可口可乐公司、雀巢咖啡公司、世界最大
的化工品分销商荷兰的HCI公司等世界知名企业的供应商。
本项目研发了甲苯连续催化氧化、无动力气体射流
旋转切割分散、连续减压精馏、热电耦合节能减排4项集成
技术(获2项发明专利和3项实用新型专利),实现了反应器
的可控性、稳定性,产能比间歇氧化提高25%以上,降低了能
源消耗,提高原料利用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连续氧化
工艺省掉了升温过程,降低了尾气中平均氧气含量,甲苯不仅
转化率比间歇氧化提高5%左右,而且副产物更少,降低了后
续工艺的处理难度,苯甲酸产品纯度由原来的99%提高到了现
在的99.5%。回收的余热蒸汽除全部满足本装置每小时5吨蒸
汽使用量外,每小时还可往下游车间输送0.35MPa的饱和蒸汽
约6吨,与间歇氧化的繁琐操作过程相比年节约大约2600万元
人民币。后续的六个精馏塔连续精馏将间歇方式生产过程未
能分离的、附加值很高的副产物进一步分离,提高了整体的
经济效益。
公司近三年产值、利润以及创收外汇都有所增加,
2019年分别达到31760万元、3268万元以及3400万美元。产
品“万年桥”商标被评为天津市著名商标,主要用于出口,已
经成为达能公司、可口可乐公司、雀巢咖啡公司、世界最大
的化工品分销商荷兰的HCI公司等世界知名企业的供应商。
产学研技术合作的知识产权“苯甲酸连续生产工艺
及其装置”(ZL201310554365.4)发明专利荣获2015年天津
市专利金奖和2017年中国专利优秀奖,是《食品安全国家标
准食品添加剂苯甲酸》(GB1886.183-2016)和《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GB1886.184-2016)2项国
标的起草单位,“中国食品添加剂百强企业”、“中国质量
诚信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食品添加剂
百强企业”和“中国质量诚信企业”。
钢铁表面在覆盖防护层前,必须先进行彻底的除锈
处理,除去钢铁表面的锈蚀、氧化皮等杂物,使钢铁表面清
洁并产生一定的粗糙度,从而保证覆盖层与基体有良好的结
合力,否则会由于铁锈的不断膨胀导致漆膜的防腐效果很差
,即使使用最好的防腐涂料亦不能发挥其作用。
一种好的涂料,在处理好的钢铁表面上可能保护5—
—6年,如果表面处理不好,只能防护4——6个月。
本课题组开发的铁锈转化剂可带锈刷涂于生锈的钢铁
表面,将铁锈转化为一层保护性膜层,使酥松的锈层表面转
变为坚硬稳定的黑色漆膜,并使之在大气中较长时间内不会
返锈,从而达到不必除锈,就能够在其表面直接进行覆盖施
工的目的。
实践中发现,该转化剂兼具除锈和防锈的功能,将其
直接涂覆在有黄色锈面的钢板上,短时间内即可在钢板表面
形成致密均匀的黑色涂膜,表干时间为30分钟,耐水性120
小时不起泡,不剥离,不返锈。
1、免去喷砂抛丸等工序,可以将铁锈和氧化皮通
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有机铁高分子化合物,成为底漆的有效组
成部分,从而达到除锈的目的,可以节省施工费用;
2、防锈时间长,室内防锈期3年以上,室外配上中涂
和面漆,防锈期可达5年以上;
3、与基材结合力强,划格实验测试,附着力指标为
1级,尤其适用于户外大型工件的涂装打底,与环氧涂料、
油性防腐涂料等相容性好;
4、该产品每公斤可喷涂10——20平方米,根据锈蚀
程度自行控制;
5、该产品为水性产品,成本低,绿色环保,不含甲
醛,二甲苯、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
6、产品具有酸性,使用时应佩戴劳动保护,避免溅
到皮肤,万一接触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该技术经国内多家企业使用,锈转化层三年未生锈
脱落。
目前该产品市场售价4万元/吨,以年产1000吨生产规
模计,可创产值4000万元,利润1500万元。
本课题组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环保型切削液的研究,
开发的环保型半合成水基切削液以及利用废机油为原料制备
的乳化切削液既具有油性切削液优异的润滑和防锈性能,同
时又具有水基切削液优异的冷却和清洗性能。
本产品以植物油、废机油、极压抗磨剂、多效防锈剂
、缓蚀剂、抗氧化剂、乳化剂、净洗剂等20多种环保型精细
化学品精心配制而成。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环保型金属加工液
。适用于铝合金、铜等有色金属及黑色金属的切削、磨削、
压纹、冲压及钻孔等加工。
制备的乳化切削液通过四球机测定摩擦系数及极压抗
磨性,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通过铸铁等防锈性测试通过国
家标准。采用处理后的废机油制备出乳化切削液,切削液产
品中可利用废机油30-50%。制备的乳化切削液通过四球机测
定摩擦系数及极压抗磨性,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1、润滑性能优:本切削液能在金属加工过程渗入
到加工表面进而形成一层润滑薄膜,可减小加工刀具和金属
表面之间的摩擦,减少磨具损耗。
2、清洗性能优:本切削液的洗涤性能高、流动性好
,可迅速洗脱并冲走切削区域的细小切屑及脱落的磨粒。
3、冷却性能优:该水性切削液能从切削区域带走大
量的切削热,使切削温度迅速降低,减少工件热形变。
4、防锈性能优:由于在切削液中加入了自制的长效
防锈添加剂,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持久的保护。
5、安全环保:由于本产品主要由废机油为基础油加
工而成,不添加亚硝酸盐、铬酸盐等有毒成分,无异味,p
H值接近中性,不烧手、不会伤害皮肤及鼻腔粘膜,不刺激
眼睛,用后废液易降解处理。
6、加工后金属表面干燥速度快:加工后由于金属表
面有余热可迅速使水分脱除,保持工件表面金属自然原色,
洁净如初。
7、长期使用稳定性:由于加入了特效抗氧化剂、杀
菌剂及稳定剂等成分,在长期使用和贮存期间,不易分层、
不析出沉淀物。
以乳化切削液生产为例,年产1000吨乳化切削液可
实现产值2000万元,利润600万元。
1-己烯、1-辛烯等高级线性-烯烃是一类重要的有
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聚乙烯的共聚单体、增塑剂用醇、脂
肪酸、洗涤剂用醇类和润滑油添加剂等领域。
国内没有专门生产1-辛烯的技术及生产装置,因此开
发合成1-辛烯的成套技术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本技术开发了一类新型的Cr(Ⅲ)/PNSiP/MAO催化体系
用于乙烯选择性齐聚,具有催化活性高、1-辛烯选择性高,
副产物聚乙烯少的优点。
可达到的技术指标:
1、催化剂的活性>800kg/gCr;
2、1-丁烯选择性:≤1%;
3、1-辛烯选择性:≥70%;
4、1-己烯选择性:5~20%;
5、C及以上烃选择性:≤10%;
6、101-辛烯在C中含量:≥98%。
(1)乙烯选择性齐聚制备高级线性α-烯烃;(2)
烯烃聚合Ziegler-Natta-催化剂;(3)专用茂金属催化剂
;(4)低值烯烃的高附加值利用;(5)新型催化材料。
电厂钙法脱硫废水,在含有大量钠及硫酸根离子的
同时,又因所用水及石灰不同,其钙镁离子含量高差别较大
,因蒸发结垢问题难以解决,所以现做零排放时多采用两碱
法软化+膜浓缩+蒸发结晶工艺进行处理,其软化成本高、
运行费用高,投资大。
本技术无需两碱法软化,直接采用石膏晶种防垢等技
术进行蒸发结晶处理,做到工业用水回用的同时,并从中分
离出石膏、一水硫酸镁、氯化钠等相应副产品销售,并能真
正实现零排放资源化利用。
1、采用成熟的晶种法防垢技术,技术流程短、成
熟度高,操作稳定。能彻底解决在蒸发过程中蒸发器结垢堵
管的难题,可连续稳定运行。
2、直接采用MVR蒸发结晶的方法,避免了其它方法需
经常更换元件的问题,运行稳定可靠、国产主体设备寿命也
可在20年以上;
3、本工艺对原废水的杂质浓度变化适应性强,并可
利用原三联厢并结合蒸发结晶设备,在不增加其它设备的基
础上将废水中的硫酸钙、氢氧化镁及氯化钠分级提成高品质
的工业产品。
其投资是目前零排方法的70%,运行成本是目前方
法的50%左右。社会效益高,经济效益明显。
(1)化工分离与纯化理论及应用;(2)复杂体系
含盐废水分质结晶处理技术;(3)含盐废固的资源化利用
;(4)蒸发结晶工艺与装置的研究与设计;(5)卤水化工
与热力学。
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大颗粒(粒状)小苏打反应结
晶工艺方法。
该技术主要以碳酸钠或氢氧化钠水溶液为液相原料,
以二氧化碳为气相原料,通过气液反应结晶过程控制模型与
气液反应结晶器的结构优化,实现了小苏打晶体颗粒的有效
生长与分离,从而获得大颗粒(粒状)小苏打晶体产品。
本技术方案具体包括具体过程包括气液反应结晶优化
控制、气体优化分布、结晶内气-液-固三相优化混合、结晶
器内晶体颗粒流化态控制等控制技术。
本技术方案同时适用于其他气液反应结晶体系的晶体
粒度控制过程。
该技术方案克服了在传统小苏打碳化塔刷罐周期短
,产品颗粒小等缺点,大幅度提高设备产能与小苏打晶体产
品质量。
本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发明授权(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号:CN107739038A)
(1)工业结晶机理研究及工艺开发;(2)计算流
体力学及结晶器设计;(3)海卤水资源综合利用及废水资
源化;(4)光/电催化纳米材料及过程;(5)电化学分离
分析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从煤焦油回收洗油减压精馏后的富
集联苯馏分制备高纯度联苯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将液态联苯馏分加入悬浮熔融结晶器内,按照(0
.5~6)℃/h降温,终温为(20-40)℃。
2、过滤:液相进入减压精馏塔进行分离,固相作为
步骤3原料。
3、将步骤2得到的固相熔化后,加入层式熔融结晶器
内,按照(1-4)℃/h降温,降温至(60-64)℃,恒温0.5h,母
液返回步骤1作为原料;对晶体进行发汗,升温速率为(2-6
)℃/h,升温至(68-69)℃,恒温0.5h,排出母液返回步骤3
作原料;对晶体全部熔化后作为产品。
1、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产品纯度高、成本低、收率
高、环境友好等优点,经济效益显著。2、本发明是国内首
个成功应用工业化规模制备高纯联苯工艺。
(1)工业结晶机理研究及工艺开发;(2)计算流
体力学及结晶器设计;(3)海卤水资源综合利用及废水资
源化;(4)光/电催化纳米材料及过程;(5)电化学分离
分析技术。
针对当前盐湖卤水老化、湖区补水困难等因素导致
的湖盐产品品位低、质量差、杂质含量高等技术难题,本技
术结合盐湖卤水资源开发现状,针对不同盐湖卤水、晶间卤
水、制盐苦卤等水质特点,基于盐湖区气候特点,开展了不
同卤水冬季冻硝规律研究,考察了卤水中析硝组成、温度、
浓度以及析硝率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探究了高质量日晒湖盐
生产原料卤水工艺条件,研发了不同水质特点的卤水冬季冻
硝规律与技术,确定了相关生产工艺条件,为盐湖卤水资源
及其产品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1)海卤水资源综合利用;(2)盐与健康及盐产
品高值化;(3)膜及膜分离技术;(4)多相催化和膜催化
。
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甘薯淀粉加工废水、造纸制
浆、工业发酵和农林畜渔食品加工行业)进入污水处理系统
,不但增加了后继处理系统的负荷,还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进行处理,本成果为一种高效生物转化装置,将高浓度的有
机废液资源化,培养用于土壤修复的高效微生物,可实现废
液资源化和减量化。
目前转化液土壤修复技术国内相对很少有人提出,是
一个新兴技术,我们可以对甘薯淀粉加工废液进行枯草芽孢
杆菌生物转化,并应用到对蔬菜土壤的修复之中,预测会得
到良好效果。在前期实验阶段,我们确实得到了预期结果,
为了能够得到经济效益,利用连续发酵设备,对甘薯淀粉加
工废液进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转化,是在前期有力的实验
成果基础之上,做出进一步的研究。
这是把废水处理,废物资源化利用,土壤生物修复联
合起来的一种产业化途径,有着较大的科学价值和应用潜力
。
预期转化后废液COD从10000-20000mg/L降到4000mg/
L以下,对蔬菜农田进行浇灌和喷施后,能够改良土壤环境
和对蔬菜植株生长、种子发芽起到明显促进作用。
1、连续转化装置的转化率达到75%以上;
2、生物转化物用于土壤生物修复对病害菌的抑制率
达到85%以上。
1、项目已获得申请相关专利3项,同时还申请相关
专利6项。
2、该成果获得1项省部级科技奖。
3、该成果被天津市科技局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1)互联网+环境应急(移动式)污水处理装置;(
2)管道非开挖修复材料产业化及标准化;(3)生物强化及土
壤修复技术。
电子化学品,就生产工艺属性而言,属于精细化工
行业;就产品用途而言,属于电子材料行业。
电子化学品行业属于"专项化学用品制造业&qu
ot;2662,属于"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C4360)。
课题组开发了高精密精馏-吸附集成技术,针对异丙醇、乙
腈、NMP等溶剂进行提纯,产品质量可达电子级溶剂要求。
高纯电子化学品对杂质要求极为苛刻,产品质量控制非常严
格,因此,该领域的技术关键不仅在于研究金属杂质含量小
于1μg/L-50μg/L以下的成套技术本身,更在于工程化技术的
开发,其涉及到的控制技术、设备技术、工程技术的可靠性
、稳定性、经济性以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是整个技术成功的
关键。
(1)反应精馏;(2)高纯电子化学品分离纯化;
(3)化工过程系统优化、控制与过程故障诊断;(4)化工
设备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
锂电池电解液是电池中离子传输的载体,一般由锂
盐和有机溶剂组成。
碳酸酯类溶剂具有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较高的闪点
和较低的熔点而在锂离子电池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已商业
化的锂离子电池中基本上都采用碳酸酯作为电解液的溶剂。
另外,羧酸酯类溶剂如丙酸乙酯、丙酸丙酯的凝固点平均比
碳酸酯低20——30℃,且黏度较小,因此能显著提高电解液
的低温性能,也在快速发展,用量逐步加大。
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和碳酸二乙酯、丙酸丙酯、
丙酸乙酯的合成均使用反应精馏的方法,将反应和分离耦合
在一起,达到节约能耗和节省设备投资的目的。
1、碳酸酯催化加选用甲醇钠,活性高,选择性强
。
2、反应精馏塔采用高效固阀塔盘,不易堵、效率高
。
3、羧酸酯催化剂采用高效非均相催化剂,高效装填
入催化精馏塔,精制塔采用高效填料塔,压降小、分离效果
好。
4、催化剂的脱除采用刮板蒸发器,高效,快速。
(1)反应精馏;(2)高纯电子化学品分离纯化;
(3)化工过程系统优化、控制与过程故障诊断;(4)化工
设备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
本成果主要涉及无机盐、盐湖提取、矿石提取、精
细化工等行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钼酸钠和碳酸钠混盐溶液分盐处理
的方法,根据溶液中的盐浓度比选择分离工艺,分离工艺包
括:高温蒸发、离心、降温冷却以及晶体的洗盐、干燥等操
作。
本发明还提供了适用于上述分盐处理方法的系统,包
括蒸发器、冷却结晶装置、离心机等装置。
本发明通过不同的分盐处理步骤实现一水碳酸钠和二
水钼酸钠晶体的分离制备,能分离出高纯度的一水碳酸钠和
二水钼酸钠。
用于处理混合杂盐或含盐废水时可以降低固废处理成
本,实现水资源和盐资源的高效利用。
处理产生的母液通过回流方式与上游物料混合实现
循环,蒸发冷凝水可回用至生产其他工段,实现生产过程的“
零排放”,处理方法产物杂盐量少、固废少,对环境污染极小
。
(1)工业结晶机理研究及工艺开发;(2)计算流
体力学及结晶器设计;(3)海卤水资源综合利用及废水资
源化;(4)光/电催化纳米材料及过程;(5)电化学分离
分析技术。
β酮生产过程中酸洗间歇产生70℃酸性清洗废水,
每天约10吨,密度1.2——1.26吨/m³,其中:24%硫酸
钠,2%-5%甲醇,3.2%——3.5%硫酸,废水中含有微量溶解
平衡的硬脂酸、硬脂酸甲酯、苯甲酸、苯甲酸甲酯和少量苯
乙酮等。
通过隔油脱醇工序后出水水质COD≤1500mg/L,达到蒸
发结晶进水标准;
通过冷冻结晶后,十水硫酸钠含量达到92%以上;
进一步通过蒸发结晶后硫酸钠98%以上,白度≥82,吨水处理
装机总电耗180——200kw·h,完成了废水中无机盐硫
酸钠的分离,并实现了硫酸钠的资源重复利用。
(1)海卤水资源综合利用;(2)盐与健康及盐产
品高值化;(3)膜及膜分离技术;(4)多相催化和膜催化
。
工程以苯并三氮唑生产废水为原料,此废水具有酸
性(pH1——5)、颜色暗黄、高TDS(260000mg/L)、高CO
D(6000——18000mg/L)等特点,水体的主要COD的贡献基
团为苯环、氨基和稳定的芳香类低聚单体等。
工程设有多介质过滤器、冷冻结晶器、电催化装置、
二沉池、吸附罐等装备。结合生产单位的实际情况,项目对
多种温度条件下的析盐规律进行实验,结果通过冷冻析硝、
电催化氧化、絮凝、吸附等工艺,回收废水中88%的硫酸钠
资源,并通过冷冻结晶获得纯度高达99.68%的十水硫酸钠产
品。
1、通过冷冻析硝、电催化氧化、絮凝、吸附等工
艺,回收废水中88%的硫酸钠资源,并通过冷冻结晶获得纯
度高达99.68%的十水硫酸钠产品。
2、外排水质色度降低至12.8,COD值降至300mg/L。
(1)海卤水资源综合利用;(2)盐与健康及盐产
品高值化;(3)膜及膜分离技术;(4)多相催化和膜催化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日益受到人
们的重视。素有“”“天下第一鲜”、“百味之冠”美称的
蛤蜊,是一种营养丰富,物美价廉的海产品,深受亚洲人民
的喜爱。
然而受制于产地集中,鲜食为主,不易贮藏,运输成
本等因素,其销售主要局限于沿海城市。另外在蛤蜊加工领
域,大部分富含营养成分的蛤蜊汤汁得不到很好的加工而浪
费。
为进一步提升蛤蜊汤汁的食用价值,完善蛤蜊产品的
深加工利用。本团队利用蛤蜊汤汁制成了海鲜蛤蜊调味料。
产品特点:天然健康,无谷氨酸钠添加;特殊海产品鲜味;
主要成分是蛤蜊多肽,具有丰富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合
作公司产品已出口日本,倍受欢迎。
天然产物、生物活性物质功能及机理研究;“食品
添加剂与功能配料生产和应用技术”、“天然活性物质及其
营养调控”,从食品添加剂的绿色制造和营养功能两方面提
高食品质量与安全水平;
随着纳米制备技术的发展,以固体颗粒乳化剂代替
传统乳化剂来稳定乳液备受关注。
本文选择环境友好、生物来源的麦麸纤维素作为颗粒
乳化剂。
为改善乳液的稳定性,将麦麸纤维素经改良的TEMPO
氧化法处理。
同时通过流变学研究考察了氧化程度和纤维用量对氧
化麦麸纤维素稳定的Pickering乳液流变性质的影响。
氧化麦麸纤维素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呈现-COOH基团的
特征峰,表明纤维素分子链上成功引入了羧基。
经NaOH润胀预处理和TEMPO氧化后,麦麸纤维素的粒
径明显降低,且随着氧化程度的加深,纤维素粒径呈逐渐减
小的趋势。
NaOH的润胀作用可使纤维素的结晶度略有提高,且T
EMPO氧化反应主要在纤维素的结晶区表面发生,对纤维素的
结晶度没有明显影响。
麦麸纤维素和氧化麦麸纤维素稳定的Pickering乳液
,均为水包油型乳液。
流变学分析表明,在整个频率范围内,各个乳液的t
anδ均小于1,表明所测乳液体系均呈现出弱凝胶结构(0。
1<tanδ<1)。
各个乳液的剪切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均降低,表现
出典型的剪切稀释的流变性质。
麦麸稳定乳液的剪切黏度最大,高于氧化麦麸稳定的
乳液的剪切黏度。
乳液的剪切黏度随纤维固含量的增加而略有增加,固
含量对乳液屈服应力的影响与剪切黏度类似。
综上,乳液的流变性质受氧化程度和纤维固含量的影
响。
乳液的弱凝胶结构对于乳液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用安全、无毒、绿色的氧化麦麸纤维素为乳化剂稳定
的乳液有望应用于化妆品和食品等领域。
1、本项目主要完成了纸桶内外壁防潮喷涂技术的
研究与设备开发:
(1)选出适合纸桶防潮要求的拨水剂,用于纸桶防
潮喷涂;
(2)确定纸桶喷涂的工艺,开发出整套纸桶喷涂防
潮系统,可将防水材料雾化,高速喷向纸桶内外壁,获得理
想防水涂层;
(3)整机全自动运行,可设置调节喷涂量和喷涂速
度。
2、项目创新点
(1)采用无气喷涂方式,喷涂效果好;
(2)开发了新型纸桶内外壁防潮喷涂工艺,采用卧
式结构,喷涂机构行走和纸桶旋转机构有效配合,获得理想
防水涂层;
(3)纸桶喷涂机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配合人机界
面,可设置调节喷涂量和喷涂速度,实现整机全自动运行。
3、投资点、投资情况
通过开发纸桶内外壁防潮喷涂设备,有效解决在纸桶
生产流通过程中遇到的防潮难题,提高纸桶使用领域尤其是
在出口领域,降低产品在包装运输时的损失,同时也保证了
包装产品的安全性,为国家和企业带来更多利润。投资可在
以下两个方面开展:
(1)优化纸桶内外壁防潮喷涂工艺流程,研制新样
机,以获得更好的喷涂质量;
(2)开发自动进桶和出桶装置,与纸桶内外壁防潮
喷涂设备配合,实现流水线全自动操作。
4、经济效益分析
(1)该设备生产投入小,其中无气喷涂机、压缩机
、部分配件等均可选用标准件,机器支架和传动系统可外加
工,成本低,风险小;
(2)目前市场上无类似设备,市场空间较大,该设
备售价约3万元,市场需求量约100台;
(3)相关技术可在纸制品防潮喷涂领域、功能纸箱
表面保鲜剂喷涂、钢桶喷漆领域推广应用。
1、由于酚类化合物是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因此从水溶液中吸附酚类物质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同时酚
类化合物也是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它们中的许多具有生物
活性,可作为潜在的药物治疗多种疾病。因此人们越来越关
注天然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如茶多酚、花青素
、丹宁、黄酮甙等等。本项成果是根据多重弱相互作用的协
同作用的原理,研究出具有多重氢键及疏水作用的吸附树脂
,可用来清除污染物中的酚类化合物,也可用于天然产物中
含酚单元的有效物质的提取。这类吸附树脂对酚类化合物具
有高选择性。
2、创新点:开发的吸附树脂具有多个氢键吸附位点,
同时有强的疏水基团。适合于水溶液中酚类化合物的分离提
纯。
主要创新点:
(1)通过结晶动力学优化控制,强化碳化过程,并
采用新型喷雾塔和鼓泡塔,与传统技术相比氧化镁的提取率
提高10%左右;
(2)在热解过程中,使用新型能量回收技术,使热
解过程的能耗降低20%~30%;
(3)碳酸镁煅烧采用旋流动态煅烧技术,并利用尾
气热能回用技术,节约能源;
(4)本工艺可将目前单套年产活性氧化镁3000吨以
下直接扩大到万吨级水平。
因此,该工艺技术与传统工艺相比热能消耗降低15%
~20%,生产成本降低15%左右。该技术适用于有丰富优质
白云石资源的地区,技术成熟,可直接用于工业化生产。
以年产10000吨工业氧化镁为例:
(1)总投资8000万元(不包括土地费)。
(2)占地面积26680m2(40亩)。
(3)原料白云石:6.6万吨/年。
(4)能源及动力要求:
(a)电:800万度/年;
(b)燃料:白煤(焦炭),6000吨/年;普通烟煤5
.5吨/年;
(c)水:白水(自来水或地下水)消耗量60万吨/年
。
(5)产品销售成本:6500元/吨。
(6)年产值:6500万元(产品售价按10000元计)。
(7)年利税:3500万元。
(8)投资回收期:2.9年(不包括建设期)。
主要技术创新点:
(1)石膏的转晶时间短,转晶率高。通常无水石膏
转化为二水石膏转晶时间很长,一般需要60天,且转晶率低
,仅为20%左右。本工艺通过在盐石膏中加入复合转晶激发
剂,使转晶时间缩短为24小时,且无水石膏的一次转晶率达
80%左右。
(2)添加的石膏转晶剂,不含现有卤水中已有成分
以外的其他物质,因此返回矿井后,不会影响卤水的组成,
当然不会影响盐质和制盐设备。
(3)通过转晶,使无水石膏(无水硫酸钙)转化为
二水石膏,同时石膏颗粒长大(粒度增大),使其的平均粒
径从原来的4~6μm增大至20~50μm,从而大大改善分离、洗
涤的条件。
(4)降低了石膏中的含盐量和游离水含量。通过离
心甩干机洗涤,使石膏的含盐量降低至0.5%以下,含游离水
量低于10%,可以直接作为水泥缓凝剂出售。
(5)石膏产品质量高。产品石膏中除含有少量可溶
性的氯化钠外,几乎不含其他不溶性杂质,洗涤除去氯化钠
后,石膏的纯度和白度均高于用天然石膏加工的建筑石膏产
品,且粒度均匀。
2、以年产20000吨建筑石膏为例:
(1)总投资480万元(不包括土地费);
(2)占地面积2600m2,厂房建筑面积600m2;
(3)能源及动力要求:
(a)电,最大总装机容量320kW;
(b)燃料,对自备电厂企业,可使用压力为2.5~4
.0MPa的蒸汽,也可采用热风炉系统,折合标煤消耗量800吨
/年;
(c)白水(自来水或地下水)消耗量15m3/h。
本项目采用自由基共聚的方法合成印刷线路板用胶
粘剂。
采用IR和GPC等表征印刷线路板用胶粘剂。
按照GB532-82对印刷线路板用胶粘剂的性能进行测试
。
1、本项目针对国产可印刷装饰原纸表面强度较低
、匀度较差、平滑度不够、颜色再现较差、图文清晰度不好
等印刷适性方面的问题,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可以有效改善可
印刷装饰原纸印刷适性的表面处理方法(表面施胶、颜料化
表面施胶和涂布)以及相关工艺参数。前期研究发现,经表
面处理后,可印刷装饰原纸的印刷运行适性如表面强度、抗
张强度、平滑度等性能提高25%左右,印刷质量适性如色密
度、阶调和清晰度等性能提高20%左右。
2、本项目的创新性在于:针对在装饰原纸抄造完成
之后和印刷之前,如何改善装饰原纸印刷适性进行研究,将
装饰原纸的抄造、印刷和人造板饰面有机结合起来,切入点
新颖且贴合生产实际。采用表面施胶、颜料化表面施胶和涂
布的方式对装饰原纸进行表面处理提高印刷适性的同时,保
持或提高其原有吸收性能,从而不影响后续的浸渍处理。
1、熔融结晶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提纯技术,广
泛应用与精细化工、制药等相关行业。其原理是根据混合物
之间凝固点的不同而使物质在凝固或融化过程中分离提纯。
通过对现有MERCK公司现有化学品数据库分析,现有物质熔
点在0℃-200℃之间的物质占总物质比例的71%以上,熔点在
0℃-200℃之间物质占总物质比例的86%以上。这些物质的提
纯都有可能比较方便的采用熔融结晶的方式进行提纯。
2、熔融结晶产品具有质量和理化性质高,能耗少,
环保/低污染等特点。主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分离
效率高,可得到99%以上的产品。(2)操作温度低。(3)无溶
剂。(4)适用于特种物系。(5)能耗低。(6)无气相。
3、本课题组可以针对待分离物系从小试一直到工业
化过程的成套工艺开发及设备设计。可提供交钥匙工程。相
关的工业化装置已经工业化一套,正在进行的有5个产品。
欢迎有意向的企业交流洽谈。
冷却结晶过程是通过降温或闪蒸的方式改变溶液的
溶解度,使晶体析出,连续冷却结晶是将高温、高浓度溶液
连续进料,通过连续冷却,连续排料的操作方式,获得晶体
产品。
结晶过程稳定在低温点操作,通过采用大循环量的控
制方式,控制结晶过饱和度,控制过程的成核速率和成长速
率。依据过程特点,冷却可采用多级冷却、真空冷却和真空
冷却与介质冷却结合的方式,降低产品能耗。
依据产品的热力学、动力学特性,通过对过程设备、
系统配置、过程控制的合理设计,使产品达到粒度要求。依
据不同产品的粒度要求结晶器可选用:DTB结晶器,OSLO结
晶器,MESSO结晶器等;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辅助设计
,是结晶器在合理的流场下操作,达到晶体粒度控制的目的
。
对于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体系。特别是溶解
度随温度变化非直线型系统。主要包括大型化工产品、精细
化工产品,食品及食品添加剂、药品等。技术已应用产品:
KCl,Na2SO4,CuSO4,KNO3,精细化学品如亚胺基二乙腈,
氯化锶,三聚氰胺,对苯二酚等等;食品添加剂如甘氨酸,
一水柠檬酸,十水硝水合肼,亚氨基二乙腈连续冷却结晶粒
度控。
1、蒸发结晶过程是通过蒸发溶剂,达到溶液过饱
和状态而析出晶体。通过连续蒸发,连续排料的操作方式,
控制蒸发结晶过程成长和成核速率获得晶体产品。系统操作
稳定,单台设备生产能力强,产品质量稳定;通过采用多效
蒸发,蒸汽再压缩(MVR)等技术,可大大降低产品能耗,
节约成本。
2、本技术的关键是对产品粒度的控制技术。依据产
品的热力学、动力学特性,通过对过程设备、系统配置、过
程控制的合理设计,使产品达到粒度要求。依据不同产品的
粒度要求结晶器可选用:DTB结晶器,OSLO结晶器,MESSO结
晶器等;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辅助设计,是结晶器在
合理的流场下操作,达到晶体粒度控制的目的。结晶器不结
垢,过程管路不堵管,保证连续操作。
3、对于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但溶解度较高
的体系。主要包括大型化工产品、精细化工产品,食品及食
品添加剂等。技术已应用产品:无水柠檬酸、赖氨酸、柠檬
酸钾,药物、食品级NaCl,医药级KCl,机头灰KCl,医药级
氯化钾蒸发结晶粒度控制技术。
1、水氯镁石脱水制备高纯无水氯化镁是开发水氯
镁石资源利用的关键。醇氨法结晶控制水氯镁石脱水技术,
通过溶解、蒸馏脱水,复合醇氨反应结晶控制,得到高脱水
度,大结晶粒度的六氨氯化镁,六氨氯化镁经洗涤纯化,煅
烧得到无水氯化镁。
2、过程的原料为水氯镁石或氯化镁老卤,产物为无
水。过程中脱水介质为乙二醇,反应介质为氨,中间产物为
六氨氯化镁,洗涤介质为甲醇氨液。这些中间介质在系统中
经回收处理循环使用。
3、无水氯化镁纯度可达到99%以上,氧化镁小于0.5
%。可以满足电解氯化镁的要求。无水氯化镁的形式有两种
:(1)粉状。(2)熔融凝块。
1、聚丙烯(PP)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优良的耐腐
蚀性电绝缘性,密度小且价格低廉,以聚丙烯为原料制备微
孔膜具有制作简单,价格低廉,是良好的膜蒸馏用膜材料选
择。热致相分离(TIPS)法是制备聚合物微孔膜常用的方法
之一,与常用的浸没沉淀(NIPS)法相比,TIPS法具有制得的
膜强度大、表面孔隙率高、膜孔调控范围宽、孔径分布窄等
明显优势。
我们在开展的TIPS方法制备PP-豆油体系聚丙烯疏水
微孔膜及其VMD性能研究中发现,除成膜条件影响外,该体
系制备的中空纤维膜和平板膜成膜条件对膜性能参数及其V
MD性能影响差别较大。同时,单一的膜材料严重制约了膜蒸
馏技术的发展,聚合物材料共混合金化是实现提高膜的疏水
性能、机械强度及膜蒸馏性能、拓宽膜材料种类和调控膜结
构极为有效的方法。
我们以聚乙烯(PE)-聚丙烯-豆油体系为模型,采用
TIPS方法制备了聚乙烯-聚丙烯共混膜。通过研究发现,PE
/PP共混膜较聚丙烯-豆油体系制备的疏水微孔膜具有更高的
孔隙率和机械强度,相同条件下其NaCl水溶液的VMD性能优
于聚丙烯膜,VMD产品水的脱盐率高于99.9%。针对目前膜机
械性能弱的特点。
2、本课题组还开展了PP与PET共混膜材料,DBP和DO
P为混合稀释剂,采用TIPS法制备PP-PET共混膜。由于PET分
子的高度几何规整性和刚性部分使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力学性
能,耐化学试剂性、耐热性和优良的电性能。PET-PP共混膜
相比单一PP膜机械强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针对膜蒸馏过程热能利用率低的特点,利用EVA材料
高韧性和优异的保温性能,本课题组设计并制备了PP-EVA共
混疏水微孔保温膜,该膜有效提高膜蒸馏过程能量利用率,
对新型膜材料开发提出了新思路。
1、本项目是采用相转变法。该法是预先加热熔融
聚合物或者以少量溶剂溶解聚合物使之凝胶化,同时加入适
量长链脂肪酸与之共熔或共溶,混合物经匀乳机、挤出机或
者胶体磨使之形成均匀稠厚胶体,随后缓缓加入少量碱性水
溶液,在搅拌下形成水分散在聚合物胶体中的分散胶体。随
着更多的碱液的加入,形成聚合物胶体分散在水中的分散体
,此时体系发生相转变,直至乳胶液的水分散体形成。
2、创新点:目前国内多是采用溶剂法制备该类包衣
剂,是后加增塑剂的方法,工艺复杂。而本产品由于内含增
塑剂,包衣操作配制包衣液时,不用外加增塑剂,加工工艺
简化、容易控制。
3、技术已经成熟,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已经完成
了年产300公斤乙基纤维素药物控缓释水性包衣剂中试生产
,并将该产品应用到一些药物产品上。
1、采用微乳技术对造纸用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
表面改性剂选用阳离子聚共聚物(HCSB)。
2、工艺简介:温度为70℃,pH值为9,PCC与HCSB质
量比为75∶1时,包埋率可达100%。
3、应用效果:当碳酸钙的加添量为30%~35%(对绝
干浆)时,与采用传统的加添技术生产的纸张相比,碳酸钙
留着高、纸页内大絮团(6.7~31.0mm)减少、匀度提高。
纸页的物理强度也有明显改善,耐破指数、撕裂指数、抗张
指数及内结合强度分别提高55.1%、8.1%、53.5%和10.1%。
4、由于碳酸钙产品升级,销售价格可提高20%~35%。经济
效益显著。
5、造纸厂使用该碳酸钙,可提高留着、降低漂白纸
浆的用量,以消化提高的价格。同时产品质量提高可增加市
场的竞争力。
1、使用阳离子聚共聚物(HSAE)与酶转化淀粉复
配成新型表面施胶剂,可用作纸及纸板表面施胶,以提高其
强度性能及抗水性。
2、对瓦楞原纸进行表面施胶结果表明:该表面施胶
剂不但可以提高瓦楞原纸的抗水性能,还可明显改善其强度
性能。当HSAE与酶转化淀粉的质量比为1∶8,单面施胶量约
为3g/m2时,表面施胶后瓦楞纸的干、湿环压指数及裂断长
与原纸相比分别提高了75%、125%和82%。表面施胶后能提高
瓦楞纸表面的初始接触角,并且水珠可在纸面上停留相对较
长的时间(>60s),纸张显示出良好的抗水性能。
3、对于以废纸(OCC)为原料的瓦楞原纸生产企业,
可提高产品级别,降低原生纤维的用量,经济效益显著。
采用吸附交换能力大、抗污染能力强的树脂,从D
E-乳酸和L-乳酸发酵液中分离提纯乳酸。
该技术对乳酸发酵液的纯乳酸总的吸收率达90%以上
,比采用的“一步法”工艺提高10%收率,乳酸质量可达医
药等级标准。
适用范围:DE-乳酸和L-乳酸的分离提纯。
经济效益分析:年产一万吨乳酸厂投资1000万元;所
需动力条件及投资额:流动资金:1000万元;年产值:800
0万元;年利润:500-100万元;能形成的生产能力:1万吨
;转让条件:老厂技术改造和新建厂;转让费:200万元;
合作形式:一次性转让、分期付款;转让企业:采用大米玉
米为原料的乳酸厂。
功能性成分的研究和提取技术是食品、医药、化工
等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该课题组长期从事功能性成分高效
提取技术的研究,成功开发了利用超声波、电场、微波等物
理场以及超临界流体技术提取功能性糖、油脂、多不饱和脂
肪酸、黄酮类、生物碱等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提取原料可
以是植物、动物或微生物。
与传统提取技术相比,课题组开发的技术的特点是:
对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高,提取率大,产品质量好,而且整
个提取过程对环境污染少甚至没有任何污染,投资少,提取
成本低,有关技术已经通过了同行业专家验收,并申请了国
家发明专利,为功能性成分的先进、高效提取技术。
(1)桂花精油提取: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年产值85
00万元,年利税1900万元,盈亏平衡点8.5%,项目投资回收
期3年。
(2)枸杞籽油提取:项目总投资650万元,年生产能力
为12吨,年销售收入420万元,年利税总额216万元。投资利
润率39%,投资回收期三年。
(3)山楂核仁油提取:年产1800吨,总投资为280万。
销售成本为4300元/吨;销售价格为1.25万/吨;年产值为2
250万元;年利税1476万元。
•开发了适用于气相聚乙烯的干粉型催化剂,申请
国家发明专利4项
•在25kg/h、50kg/h的气相流化床中试装置上,完成
了PGE-201催化剂的气相聚合中试评价试验。
•在大庆石化公司8.0万吨/年的LLDPE装置,完成PGE
-201催化剂为期90天的长周期运行试验。
•目前已经得到工业应用。
我校陈宁教授带领的团队“芳香族氨基酸及衍生物
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在河南巨龙生物工程股份有限
公司进行运用,生产L-色氨酸、L-酪氨酸和N-乙酰-L-酪氨
酸三大类产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占据全球市场6
0%以上份额。
 。
营养与健康是现代人的追求,消费者的需求也为企
业创造无限商机。
系列营养保健酒是将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的多种营养保
健物质添加到酒中,通过一定的稳定化处理使其与酒很好的
融合,得到色、香、味俱佳的产品。
投资情况:对于现有酒厂无需额外投资。
经济效益分析:该技术是开发新产品,或将原有产品
升级,可以作成中档酒或高档酒。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产品定位。
转让方式:技术转让。
1.该项目开发出的系列产品,营养价值高、保健功
能效果好,在同类产品中有强的竞争力;天然补铁的作用,
吸收率高无副作用,无影响因素;抗氧化、消除自由基,可
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等疾病;密闭的
加工技术和工艺特殊,可避免加工过程中各种污染,延长保
质期;特殊的加工工艺可以降低成本(以“功能性肽-Fe”为
例,成本是日本类似产品的1/50-100。
2.市场需求大;功能性肽-Fe的需求:日本30%-40%的
人潜在性缺铁症,8-13%有明显的缺铁性贫血,特别是少儿
和妇女。经北京医科大学的调查表明,中国7岁男孩42%,女
孩45%。6岁以下患病率达40%。
含磷化合物9,10-二氢-9-氧杂-10-磷酰杂菲(DOPO
),广泛应用于阻燃环氧树脂、阻燃聚酯等阻燃高分子材料
的合成,是一种具有市场需求量较大的新型阻燃剂。
该项目以邻苯基苯酚(OPP)、三氯化磷和等为主要原
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DOPO及其衍生物。
该项目工艺路线简单,技术可靠,具有良好的应用
前景。投资情况:设备投资150万,流动资金200万经济效益
估算:DOPO售价5.5万元/吨生产成本约4万元/吨,利税300
万元/年。
该技术采用动物的软骨组织、甲壳动物的甲壳素、
海带和海藻酸等多糖,研究并完善活性蛋白多糖的分离、提
取、精制、和微生物发酵、真空化学降解等技术的研究,并
经过工艺放大完成规模化的工艺流程。
首次应用氧化-还原的方法,成功地将硒酸根导入到
多糖的羟基集团上或氨基多糖的氨基集团上,制备成硒酸软
骨素、硒酸壳聚糖、硒酸海藻酸等硒酸多糖,形成稳定的有
机硒。
通过动物试验,完成了活性蛋白多糖的抗衰老、延缓
寿命以及调节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作用机理的研究。
硒酸多糖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各类癌细胞形成
和抑制癌细胞增殖等生理功能。
硒酸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其目的是简化硒酸多糖的
合成方法,便于规模化生产,增加硒酸多糖化合物中硒的含
量及其稳定性。
该发明通过氧化-还原法将硒酸根导入到多糖环中生
成的硒酸多糖。主要有:硒酸软骨多糖(包括硒酸肝素、硒
酸乙酰肝素、硒酸软骨素、硒酸透明质酸),硒酸海藻酸,
硒酸壳聚糖。
制备过程包括:硒酸的制备;含有硒酸化的可溶性多
糖液体的制备;硒酸根的导入;过滤;分级沉淀;干燥,得
到纯品硒酸多糖。
该发明得到的硒酸多糖的性质最接近自然界中天然产
物的结构,是性质最稳定的硒酸化合物;该发明可以根据需
要得到分子量任何大小的硒酸多糖物质,这对于开发不同剂
型的药品、不同形态的保健品都非常便利。
该课题组通过采用现代生物技术,首次建立了发菜
细胞纯培养体系,并对发菜细胞进行多种营养模式的高密度
培养,缩短了培养周期,提高了收获细胞生物量和多糖累积
量。
研究确定了发菜多糖提取、精制的工艺路线。首次对
细胞培养发菜多糖和野生发菜多糖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系统研
究,从理化性质和微观形态方面确定二者具有高度相似性。
并通过抗病毒实验初步确定发菜细胞培养物可以代替野生发
菜作为工业原料。
通过发菜细胞的固态培养和开放式培养,确立了发菜
细胞的循环清洁生产工艺路线,并成功的进行了野外栽培实
验。结果表明,该成果可以做到改善生态,无任何废物排放
,提高了生产效率。
开发了两种含有发菜细胞和多糖的功能性食品。
(1)自行设计和建立了一套控温好,过程稳定的
连续催化热解反应系统。以可再生植物类生物质为原料,利
用它本身氧含量高、挥发份多以及热解时易产生的水和含氧
碳氢化合物的特点,借助于催化剂的作用,在自行开发和设
计的双颗粒流化床中,使初期热解反应和二次气相催化反应
集为一体,充分发挥初期热解产生的各种自由基的反应活性
,促进焦油、含氧碳氢化合物、水等分解产物进一步发生气
相催化反应,使反应产物更多向氢气和一氧化碳清洁能源转
化,实现了过程的连续操作。
(2)对连续热解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粉体供料装置申
请了专利,且获得授权,拥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
(3)利用热天平TGA-50Q,调查了木材、秸杆生物质
的热解特性,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通过热解数据的解
析,获得了相应的活化能以及频率因子参数,揭示了植物类
生物质低温催化热解二次气相反应的温度范围。
(4)连续催化热解更接近工业化生产过程,实验数
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初次热解挥发性物质可以在催化剂的
作用下,转化成富氢气体,固体焦炭可以用于催化热解工艺
过程加热燃料。
(5)在NiMo/Al2O3,723K条件下,实现了植物类生物
质中氢向氢气转化58%的高收率。与无催化、1173K条件下纯
粹的热解氢气转化23%子相比,具有更多的优越性,热解温
度低,氢气转化率高,而且,产物气体80%是H2和CO,只有
8%的CO2,富氢气体的热值高,显示了节能高效,开发了一
种新的制氢工艺。
(6)由于植物类生物质元素组成相同,催化热解的
产物分布以及收率基本相同,为此开发的催化热解系统对植
物类生物质的低温催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了活性适中的加氢催化剂有助于
中间产物向高付价值轻质芳烃转化。这一发现揭示了通过生
物质催化热解过程,可以获取有机化工重要的基本原料苯、
甲苯、二甲苯。这将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
该研究是以植物系生物质为原料通过催化热解的方
法生产高附加值的轻质芳烃苯、甲苯和二甲苯等化学品以及
合成燃料。
使用了热解温度控制容易,升温速度快,焦炭便于回
收,且可连续操作的双颗粒流化床,建立了一套可以定量操
作的热解反应系统,开发了连续催化热解过程。
充分利用生物质热解温度低挥发物多的特性,选择合
适的催化剂,控制生物质热解过程的二次气相反应,使产物
向有利于轻质芳烃苯、甲苯和二甲苯等化学品转化,在CoM
o-B催化剂的作用下,863K时可得到6.29wt%的收率。这一收
率在同类研究中,是常压下热解过程中得到的最高收率。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可发现,NiMo类催化剂有利于生
物质低温制氢,为生物质低温制氢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生物质连续催化热解装置的研发,实现了连续化操作
的热解过程,为未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前期
研究成果。
Unipol气相聚乙烯因其工艺流程短、投资与操作费
用低、应用冷凝和超冷凝技术可使装置扩能100~300%,近年
来大量引进。到2016年底,国内气相总产能达到1034.3万吨
/年,所需浆液催化剂约500吨/年,主要依赖进口,严重限制了
我国聚乙烯产品质量的提升。因此,攻克气相聚乙烯催化剂
的生产技术,开发高性能的催化剂满足气相聚乙烯新产品的
开发,全面提升我国聚乙烯的生产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
项目组历经催化剂的小试、模式、中试及工业化试生
产等11年的技术攻关,成功开发了新型气相聚乙烯用浆液催
化剂(PGE-101),在中国吉林石化27.4万吨/年的LLDPE装置
、大庆石化30万吨/年LLDPE/HDPE装置成功进行了工业应用
。至目前为止,累计生产牌号DFDA-7042和DFDA-9047产品合
计4.85万吨,催化剂活性最高达到30040gPE/gcat,产品堆积
密度0.37~0.38g/cm3。应用结果表明:PGE-101催化剂在催
化活性、聚合物堆积密度和细粉含量等方面达到了进口催化
剂的水平,氢调性能优于进口催化剂。
针对环糊精介质中甾体结构对包结和生物催化反应
影响的关键问题,采用酶催化反应中底物工程的技术和药物
中的构效关系的理论,以羟丙基-β-环糊精介质中3-酮基甾体
的简单节杆菌C1,2位脱氢反应为模型,确定羟丙基-β-环糊精
介质中3-酮基甾体C1,2位脱氢反应的变化规律。
阐明了甾体结构对环糊精包结特性的影响规律与机制
,并建立了包结作用与C1,2位脱氢反应的关联。
阐明了环糊精介质中甾体结构与C1,2脱氢反应变化的
规律与机制,为HP-β-CD介质中C1,2脱氢反应中底物的选取和
工艺路线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环糊精类超分子介
质系统的构建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1、确定了极低蒸气压的测定方法即多孔Knudsen隙
透法,购置了高真空机组和复合真空计并完成了机组的调试
工作;设计了尽量符合Knudsen隙透条件的隙透盒,调整隙透
孔数和孔径之间的关系,完成设计及加工工作,加工完成了高
真空玻璃系统,实验系统调试完毕,并测定了部分物质的蒸气
压,测定工作及物性计算同时继续进行。同时发表相关论文
,并申请了专利。。
2、采用本课题组提出的对应态基团贡献法(Corres
pondingStateGroupContributionmethod,简称CSGC)导出估
算纯物质的偏心因子CSGC-LK方程。用20类376种物质的物性
数据回归出了方程的参数,并得到了69个基团对临界温度和
临界压力的贡献值。平均相对误差为5.47%。并对未参与回
归的7种物质进行了预测,总平均误差为3.46%,能满足工程计
算的要求。该方程仅需要正常沸点和分子的基团信息,是目
前估算偏心因子比较有效的一个方法。。
3、应用的新的分子连接性指数法(NewMolercularC
onnectivityIndex,简称NMCI)是引入顺反因子的概念,同时
将分子连接性指数法与几何平均分子连接性指数法相结合提
出的一种新的物性估算方法。该方法仅需要知道污染物的结
构式就可以进行估算,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物性估算方法。。
发表相关论文,并申请了专利。
白三烯A4水解酶(LTA4H)是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
中水解白三烯A4(LTA4)产生白三烯B4(LTB4)的关键酶,
LTA4H的水解产物LTB4是许多急性和慢性炎症的重要化学介
质。
近期的研究表明,LTA4H除了在炎症发生发展过程中扮
演重要角色,还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息息相关。因此,开发
新型白三烯A4水解酶抑制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筛选得到了吲哚类衍生物HKL160不仅具有良好
的LTA4H抑制活性,而且对内源高表达LTA4H的HT-29细胞有良
好的抑制活性,因此我们推测:化合物HKL160通过调节LTA4
H的活性实现来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本结果为后续
该化合物的作用机制研究及开发吲哚类LTA4H抑制剂的研究
奠定了基础。
目前,若干重要化合物的关键合成技术等已申请专利
,关于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等研究结果已发表论文5篇,这将
对研究与开发新型白三烯A4水解酶抑制剂及抗肿瘤药物起到
重要贡献。
目前,若干重要化合物的关键合成技术等已申请专
利,关于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等研究结果已发表论文5篇,这
将对研究与开发新型白三烯A4水解酶抑制剂及抗肿瘤药物起
到重要贡献。
本项目前期工作利用分子对接,基于Nedd4泛素连接
酶的晶体结构,找到理论上可行的药物作用靶点,通过计算机
虚拟筛选,运用分子对接的方法筛选出了一些小分子化合物
,小分子化合物与Nedd4结合,从而竞争性的阻断Nedd4和E2泛
素结合酶的结合,从而达到抑制Nedd4泛素连接酶的催化活性
的目的。
本项目通过对哌嗪类和吲哚二酮类了两个系列化合物
的筛选,并利用体外泛素化实验筛选得到的Nedd4小分子抑制
剂进行了体外验证,然后利用一系列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研
究了Nedd4小分子抑制剂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泛素化可以
导致蛋白酶体对细胞内特定蛋白的降解,现已上市的蛋白酶
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抑制谱广,对正常细胞的副作用较大。
本项目以泛素连接酶Nedd4为靶点,设计了一系列小分子化合
物来抑制Nedd4与泛素结合酶UbCH5c的结合,抑制泛素化的发
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中由该蛋白调控的生理过程,达到抑制
肿瘤的作用,为新一代抗肿瘤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思路。本课
题存在的问题是需要深入研究Nedd4小分子抑制剂的抗肿瘤
作用机制,并进行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1.甾体激素类药物是临床应用的一类重要药物,利
用微生物催化底物16α,17α-环氧黄体酮,生成产物11α-羟基
-16α,17α-环氧黄体酮是几乎所有皮质激素包括地塞米松、
倍他米松、6α-甲基氢化泼尼松、泼尼松、氢化泼尼松等产
品的重要中间体。以天津的激素生产企业为例,天津市金汇
药业有限公司11α-羟基-16α,17α-环氧黄体酮的需求量约为
60吨/年;金耀集团旗下的天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1α-羟基-
16α,17α-环氧黄体酮的需求量约为180吨/年;天津市津津制
药有限公司11α-羟基-16α,17α-环氧黄体酮的需求量约为30
吨/年。
2.我国采用黑根霉(Rhizopusnigricans)在16α,17
α-环氧黄体酮氧化引入11-α羟基进行生产已延续50年,但是
由于工艺水平较低,影响了底物与黑根霉产生的羟化酶的有
效反应,造成了反应过程副产物多,影响了转化率和收率,目
前,11α羟基化底物投料浓度约为20g/L时,转化率仅有38~4
2%,单批收率仅有32~36%,再加上,11α羟基化发酵能耗高、
排放大,致使16α,17α-环氧黄体酮11-α羟基化反应已成为整
个甾体药物工业发展的瓶颈,探求提高11-α羟基化转化率和
收率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甾体11α-羟基化转化率,对于提
高社会和经济效益,合理有效地利用宝贵的皂素资源及促进
我国皮质激素工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3.通过本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不仅能够解决11α-
羟基-16α,17α-环氧黄体酮生产过程中底物投料浓度低、周
期长、转化率和收率低等缺点,而且本课题所凝练出的高密
度培养、细胞稀释工艺以及原位发酵技术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为解决甾体药物与其他生物转化体系技术问题,提供了技术
手段和技术示范,提升了行业的研究水平和地位。
“抗肿瘤白三烯A4水解酶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项
目属于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2009年12月
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批准立项(项目编号20090226。
经过3年的研究工作,于2012年12月完成项目合同规定
的各项研究任务。
并取得了以下成果。
(1)根据LTA4H晶体结构,设计了全新的靛红类衍生
物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小分子抑制剂母核;。
(2)成功合成44个靛红类小分子衍生物,发现具有极
高人肿瘤细胞抑制活性的化合物2h和2k,对于K562细胞,它们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IC50值分别达到3nM和6nM;。
(3)利用纯化的LTA4H,以公认的LTA4H抑制剂besta
tin为阳性对照,筛选出具有高效抗肿瘤和抑制LTA4H的2h;。
(4)建立并完善了一套以MTT抗人肿瘤细胞为初筛手段,结
合纯化的LTA4H蛋白的酶抑制活性筛选,获得同时具有抗肿瘤
与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的筛选平台,该平台能够快速筛选大
量化合物;。
(5)取得的成果:已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SCI收录
1篇,EI收录2篇,申请专利3项,硕士学位论文2篇,本科生毕业
文论文2篇。。
已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2篇,
申请专利3项,硕士学位论文2篇,本科生毕业文论文2篇。
(1)完成了实验室小试阶段的强心苷类转化体系和
转化工艺的建立;主要包括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lunata
)KA-91、亚麻刺盘孢(Colletotrichumlini)AS3.4486、
赭曲霉(Aspergillusochraceus)405、蓝色犁头霉(Absi
diacoerulea)AC307、雷斯青霉(Penicilliumraistricki
i)ATCC10490、黑根霉(Rhizopusnigricans)TCCC41047、
简单节杆菌(Arthrobactersimplex)TCCC11037七种微生物
转化强心苷类药物的转化体系。
(2)确定了转化产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3)测定了11个产物及其原料的免疫调节活性,包括I
L4-GFP报告基因(100nM)和TNF-α(100nM),发现化合物1
-14在100nM水平具有较强的IL4的抑制活性,而TNF-α抑制活
性相对较差,只有化合物9具有一定的TNF-α抑制活性。因此
,对于IL4的抑制活性的初步构效关系为:强心苷母核上引入
11-羰基比11-羟基或氢活性会有所提高。
(4)筛选得到7株具有较高转化能力的微生物菌株,
包括新月弯孢霉KA-91、亚麻刺盘孢AS34486、赭曲霉405、
蓝色犁头霉AC307、雷斯青霉ATCC10490、简单节杆菌TCCC1
1037目标产物最高达到40%。
(5)已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3
篇;中文核心期刊3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
(6)培养青年教师4名,指导完成博士学位论文1篇,
硕士学位论文4篇,本科生毕业文论文8篇。
已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3篇;
中文核心期刊3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
磷脂酰丝氨酸在神经系统和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目前,磷脂酰丝氨酸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巨大,市场需求
日益增长。
本项目通过谷氨酸棒杆菌高效合成磷脂酰丝氨酸,为
磷脂酰丝氨酸的制备奠定了基础,可解决我国目前食品、保
健品、药物开发对磷脂酰丝氨酸的迫切要求,有力推动我国
食品和医药产业的发展。
α-酮戊二酸(α-Ketoglutaricacid,KGA),又称2-
氧代戊二酸或α-羰基戊二酸。作为三羧酸循环(TCA)和氨
基酸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之一,α-酮戊二酸参与生物体内氨
基酸、维生素和有机酸的合成及能量代谢。
迄今为止,α-酮戊二酸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
医药、日化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本项目针对
目前化学法合成α-酮戊二酸存在的成本高、污染重、反应条
件复杂等不足以及目前发酵法生产α-酮戊二酸存在的周期长
、成本高等问题,以谷氨酸棒杆菌突变株GKG-047为出发菌株
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获得α-酮戊二酸生产菌株KGA-4,然后进
行发酵过程优化,最终获得最佳发酵工艺并实现发酵法生产
α-酮戊二酸。
采用KGA-4和优化后的发酵工艺于30L发酵罐进行发酵
实验,KGA-4的α-酮戊二酸产量达55g/L以上,发酵周期≤32h,
发表或投稿SCI或EI论文5篇,申请专利3项,其中授权1项。主
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α-酮戊二酸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其产量测定。
以谷氨酸棒杆菌突变株GKG-047为出发菌株,经亚硝基胍(N
TG)诱变筛选能够在以琥珀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速
度快、菌落大的菌株,经复筛后获得迅速利用琥珀酸的谷氨
酸棒杆菌KGA-1。采用同源重组技术分别敲除KGA-1的谷氨酸
脱氢酶编码基因gdh-1,获得菌株KGA-2。以谷氨酸棒杆菌GK
G-047基因组为模板,采用同源重组技术继续敲除谷氨酸合酶
编码基因glt,获得KGA-3。
经PCR扩增柠檬酸合成酶基因并克隆至pXMJ19质粒将
重组质粒电转化至KGA-3,获得KGA-4。将KGA-2、KGA-3和KG
A-4进行摇瓶发酵实验,其α-酮戊二酸产量分别为8.17g/L、
9.89g/L以及11.4g/L。
2、KGA-4摇瓶及30L发酵罐发酵工艺的优化对影响利
α-酮戊二酸菌株发酵的发酵培养基组成、pH、温度、溶氧等
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摇瓶发酵条件:装液量为25mL/5
00mL圆底三角瓶,最适初始糖浓度为90g/L,发酵温度32℃。
在该条件下KGA-4的α-酮戊二酸产量25.6g/L)和糖酸转化率
(35.1%)比初始条件下分别提高了41.6%和11.5%。
对影响利α-酮戊二酸菌株发酵的初糖浓度、接种量、
pH、温度、溶氧等条件进行优化,获得30L发酵灌最佳发酵工
艺:接种量20%,发酵温度32℃,最适初始糖浓度为80g/L,溶
氧30%-40%,在此条件下α-酮戊二酸产量达55.9g/L,糖酸转化
率达35.2%。
本项目通过定向育种及发酵过程控制与优化等关键技
术研究,最终获得高产且遗传性状稳定的生产菌株,实现了α
-酮戊二酸的微生物发酵法高效合成并获得最佳发酵工艺条
件,具有发酵周期短、产量高、成本低等特点,可为工业化生
产提供依据。
发表或投稿SCI或EI论文5篇,申请专利3项,其中授
权1项。
取得的成果。
(1)研制和建立产氢海洋光合细菌和厌氧发酵菌分离
、筛选和动态检测的技术设备,组成微型实验室,使菌种的
分离、筛选通量比常规技术提高10倍以上。
(2)首次以红树林淤泥作为产氢菌株筛选的材料。
采用三层平板法共筛选出20株具有较好耐盐性的兼性
厌氧产氢菌株,其中包括细菌和酵母。其中,成团泛菌经优
化成为高效产氢菌株。成团泛菌在海水条件下,葡萄糖浓度
为10g/l,pH值为7.2时,菌株BH-18最大产氢量和平均产氢
速率分别为2246ml/l和160ml/l/h;成团泛菌BH-18在淡水条
件下和海水条件下产氢能力都较高。淡水条件下该菌的平均
产氢速率比海水条件下提高27%。
意味着菌株能够成为淡水和海水有机废水和废物生物
制氢的候选工程菌株,为沿海城市有机废水的综合利用奠定
基础;热带假丝酵母BH-16与成团泛菌BH-18的混合产氢试验
结果表明混合平均产氢速率比单一菌株纯培养的平均产氢速
率有非常明显的提高,说明在混合产氢代谢中存在协同效应
。
(3)至今大多数暗发酵处理有机废水都应用于与淡水
领域,很少有文献报道将其应用于海洋环境,尤其是海水养
殖废水我们从淡水环境中筛选出具有高度耐盐性的发酵产氢
菌阴沟肠杆菌XA-2,然后逐渐将其驯化为海水条件下产氢。
(4)首次将转座子插入突变应用于海洋产氢细菌,成功构建
了转座子突变库,筛选一批高效产氢突变菌株,为暗发酵产
氢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5)完成暗发酵/光发酵耦联容积1300L系统的研制,
已用于耦合制氢研究。利用有机废水的光-暗耦联微生物制
氢技术进入产业化的"瓶颈"问题有两点,一是高
效菌种的获得,二是制氢的工艺过程(包括反应器等)。本
研究针对这两个关键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该技
术的进一步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1.“活性米糠的生物转化与功能产品开发”系天津
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08ZCKFNC00600)。该项目利用
现代生物发酵技术,将米糠的营养与灵芝、北虫草等药膳真
菌的功能融合,打造米蕈生物产品,实现米糠作为食品资源的
新突破,辅以高新食品生物技术,以发酵米糠为源生产纳米免
疫多糖、阿拉伯木糖缀合物等具有高免疫活性的功能产品;
同时利用反应式挤压技术——超微粉碎耦联技术,生产高吸
水性、吸油性的功能米糠食品配料,实现米糠在食品领域中
的广泛应用。
2.真菌发酵米糠同时生产北虫草技术除了可以提供北
虫草菌丝体快速生长的营养源,比全小麦或全大米培养基上
生长迅速,提高北虫草产量,此外,北虫草在发酵过程中的次
生代谢产物(虫草酸、虫草多糖等)等功能成分保留在米糠
培养基中,将其干燥,进行加工成终端产品。已实现1OOOKg北
虫草与800Kg米蕈(发酵米糠)的联产技术,其中米蕈产品总
碳水化合物≥80%,还原糖≤3%;纳米免疫多糖粒径在100-500n
m,与免疫细胞结合率≥90%;阿拉伯木糖缀合物分子量1500左
右,与dectin受体结合率≥95%。
3.利用反应式挤压和超微粉碎耦联技术加工米糠生产
米糠全粉,目的是在保持米糠营养与功能的同时,提高米糠的
耐贮性和可食性。
4.本项目中利用磷酸盐类作为反应剂,氢氧化钠作为
催化剂,利用挤压技术,使米糠中淀粉、纤维素交联化,再经
过三级气流粉碎机,进行微粉碎,形成200目左右粉体该产品
在冷水即溶,具有很强的吸水性、保油性和乳化性能,在速冻
食品、肉制品、焙烤食品等不同食品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5.加工后米糠、麦麸、玉米皮渣持水性提高300-800%,吸油
性提高80-100%,黏度提高10-30倍左右,乳化能力提高50-10
0%,凝胶强度提高50-80%,产品在食品加工性能上各项指标达
到或超过市场上变性淀粉、大豆等其它类似产品。
MyocardIn相关转录因子家族是最新发现的血清反
应因子(SRF)的协同转录因子,包括MyocardIn、MRTF-A、
MRTF-B等三个成员。
类固醇激素受体辅激活因子SRC家族可通过与其它协
同激活因子相互作用来增强核受体介导的转录激活,主要包
括SRC-1、SRC-2、SRC-3,其功能与体内激素和外源化合物
的代谢密切相关。
经过研究,本项目主要获得了如下成果。
1、成功克隆了人MRTF-A与SRC-1基因,构建了GST-M
RTF-A原核表达质粒、MRTF-A-Myc真核表达质粒以及Flag-S
RC-1真核表达质粒等。
通过大肠杆菌系统表达、纯化、获得GST-MRTF-A蛋白
,同时通过阳离子脂质体将Flag-SRC-1转染进入COS-7细胞
中,利用GSTpulldown技术在InvItro水平证实MRTF-A与SRC
-1存在蛋白质-蛋白质水平的相互作用。
另一方面,通过阳离子脂质体将MRTF-A-Myc、Flag-
SRC-1转染进入COS-7细胞中,利用CoIP方法在InvIvo水平进
一步证实了MRTF-A与SRC-1在蛋白质-蛋白质水平的相互作用
。
2、通过MTT、RT-PCR、Westernblot等方法证明了SR
C-1与MRTF-A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增强药物代谢酶CYP1A1与CO
MT的转录表达,并进而降低抗雌激素药物他莫昔芬对乳腺癌
细胞的抑制作用,从而在他莫昔芬抗乳腺癌及其耐药性产生
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细胞色素P4501A1(cyt
ochromep4501A1,CYP1A1))、COMT、谷胱甘肽-S-转移酶
PI(GlutathIoneS-TransferasePI,GSTPI等重要药物代谢
酶启动子-1000区域内均存在有典型的CArGbox(CCWWWWWWG
G)序列,提示这些药物代谢酶很可能是受到MRTFs调控的下
游靶基因
进一步结合RT-PCR、Westernblot、lucIferaserepo
rterassay分析、RNAI等方法研究证实:MyocardIn相关转录
因子家族成员MRTF-A与SRC-1间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可通过与启动子区域的CarGbox元件结合,从而协同性的激
活CYP1A1等药物代谢酶的转录表达。
而且这一转录激活作用在2,3,7,8-四氯代二苯并
-对-二恶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
2,3,7,8-TCDD)通过上调CYP1A1进而造成细胞癌变过程
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综上所述,本项目证明了SRC-1与MRTF-A在蛋白质-蛋
白质水平上存在相互作用,且这一作用对CYP1A1等重要药物
代谢酶的转录表达具有重要的激活作用,并最终可影响抗雌
激素药物他莫昔芬抑制乳腺癌细胞的活性,从而揭示了MRT
F家族转录因子新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1.本项目研究以羟基乙叉二膦酸作为机械浆、无元
素氯漂白(ECF)终漂段、全无氯漂白(TCF)漂序的螯合剂
漂白技术,对开发纸浆漂白新工艺、减少纸浆漂白废水污染
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验证了羟基乙叉二膦酸(HED
P)用于纸浆漂白的可行性,尤其用于机械浆的漂白。羟基乙
叉二膦酸自身具有阻垢缓蚀性能,除去钙离子的能力较EDTA
或者DTPA强。且其价格低廉,应于纸浆漂白在市场竞争具有
更大的优势。
2.本项目采用羟基乙叉二膦酸作为螯合剂用于纸浆漂
白段,将其应用于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APMP)的补充漂白
段、ECF漂序中的螯合段,以及TCF漂序中的螯合段。并对HE
DP作为螯合剂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羟基乙叉二膦酸作
为螯合剂用于不同纸浆漂白段的具体工艺条件。
3.本项目研究内容系统全面,获得了关键的工艺数据
,开发内容完整。
4.本项目采用价格低廉的水处理剂HEDP取代传统螯合
剂应用于不同纸浆的漂白中,尤其首次应用于机械浆APMP的
漂白程序中。
研究了其在机械浆和化学浆应用工艺条件,同时利用
羟基乙叉二膦酸自身具有阻垢缓蚀性能,降低传统螯合剂对
生产运输管线的垢蚀作用,减少设备维护费用,达到了综合利
用的效果。
同时研究了HEDP作为螯合剂在纸浆漂白中的作用机理
。
对于HEDP用于机械浆APMP的漂白,从作用评价等方面
,国内外均鲜有报道,技术创新程度高
5.该项目技术创新程度高,HEDP作为螯合剂在各类纸
浆漂白程序中适应性强,不用改变原有工艺流程及设备即可
应用,技术可靠。该成果可在国内各类制浆生产线进行推广
,技术辐射能力强。。
1.化合物的溶解度的测定,即固液平衡数据的研究
,不仅是工程设计必不可少的基础数据,同时也是进一步进行
理论研究的基础,因为理论模型的准确性需要用实验数据来
检验,而且许多模型中的参数需要由实验数据来回归。
2.另外,为了更准确科学地评价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
的迁移转化,也有必要分析污染物的水溶解度与温度及其它
参数的相关性。取代苯甲酸类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是重要的
化工中间体,由于其大量生产和使用,在环境中的残留量很大
,对水体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3.本研究测定的水溶解度数据,为此类污染物的环境
风险性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4.本研究开发自制的激光探测-夹套式溶解度测定装
置充分利用激光的相关性能理论,对于溶解度的测定,尤其是
环境有机污染物痕量溶解度的测定具有很好的准确性。
5.此项技术在环境化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项目选择后主族金属第六主族双非金属三元固溶
体作为研究目标,从控制固溶体能带结构入手,找出了具有理
想降解有机污染物分子活性的光催化材料的最佳制备方法和
制备条件。
同时通过表征和设计相关实验对此类固溶体在光催化
反应中表面的吸附状态、与有机污染物分子作用本质及光催
化氧化有机污染物分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从而指导催化
剂的设计,开发新型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后主族三元固溶体光
催化材料,进一步明确了光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包括前驱体、
添加剂投料量、制备温度、时间和催化性能评价流程。
1.针对目前我国芦笋生产中原料利用率低、产品形
式单一、技术含量偏低等问题,综合利用低温提取技术、膜
分离技术和反渗透浓缩技术,提取和富集芦笋皮中的多糖、
黄酮、皂苷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提高芦笋皮的功能性和经
济价值,实现芦笋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喷雾干燥后的S
D芦笋粉,冷水速溶,以方便食品形式呈现,便于获取,有
利于通过膳食达到肿瘤防治的目的。同时可以作为食品配料
添加于谷物类食品、饮料、发酵食品等各种食品领域,开发
各种新型功能性食品。
2.开发出的SD芦笋粉在体外和体内都有较好的抗肿瘤
效果,通过将癌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抑制其分裂增殖
,并诱导其凋亡,抑制率高达89%,而对正常细胞的生长增
殖几乎没有不良影响;同时SD芦笋粉还能够于体内抑制癌细
胞的生长,多方面提高荷瘤小鼠机体的免疫水平,进一步起
到抵御癌细胞的作用。对调节人群自身免疫力、抑制肿瘤的
发生,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1.过氧化氢广泛用于废纸浆、机械浆和化学浆的漂
白,在此过程中降低其漂白效率的一大原因是过氧化氢在铁
、锰等过渡金属离子的作用下分解。硅酸钠与螯合剂并用的
方法可有效地稳定过氧化氢,从而提高其漂白效率。但是当
今抄造技术以中性抄造为主,碳酸钙大量被用作填料,因此废
纸中也含大量的碳酸钙,很容易导致废纸浆中存在高含量的
钙离子,而且白水回用于废纸碎浆、洗浆等过程也造成钙离
子含量增加,因此硅酸钙结垢问题日趋严重,在硅酸钠的使用
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如何阻止硅酸钙沉淀的产生,即成为能否
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国内这方面的详细研究报导几乎为空白
。
2.其它采用非硅酸钠系稳定剂进行漂白的方法虽然有
报导,但是存在成本高难以实现工业化的问题本研究在不摒
弃硅酸钠作为缓冲稳定剂的前提下,通过选择多种螯合剂和
阻垢分散剂,考察它们各自稳定过氧化氢或阻硅酸钙垢的效
果,再将它们进行筛选和有效的复配,考察复配产物稳定过氧
化氢和阻硅酸钙垢的效果,以及它们用于脱墨浆过氧化氢漂
白后对漂白效果的影响。
3.本课题的出发点是用硅酸钠/螯合剂体系提高漂白
效果,同时用分散剂解决硅酸钙结垢问题,将螯合剂和硅酸钙
专用阻垢剂复配来实现过氧化氢漂白稳定和硅酸钙阻垢的双
重目的。
1、首次全面评价了核桃青皮各萃取相的抗肿瘤活
性。。
2、对抗肿瘤活性显著的核桃青皮乙酸乙酯萃取相及
二氯甲烷萃取相进行了柱色谱分离纯化,从乙酸乙酯和二氯
甲烷部分分离得到25个单体化合物,通过NMR及MS等波谱数据
的解析,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其中,13个化合物为首次从
该植物中发现。。
3、首次建立了测定核桃青皮中单体化合物含量的高
效液相色谱法。。
4、首次研究了化合物4,12和13对MFC-7、K562以及S
180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
5、首次研究了化合物4对S180细胞抑制作用机制研究
。。
6、首次研究了化合物13对K562细胞抑制作用机制研
究。。
7、首次研究了化合物12对MFC-7细胞抑制作用机制研
究,发现其抑制率与给药浓度呈依赖关系。。
8、首次对由核桃青皮中分离得到的2个三萜类化合物
和5个蒽醌化合物进行了与抗肿瘤作用相关的生物活性的研
究并初步探讨了它们的构效关系。
1.碳青霉烯类(培南类)抗生素是最新的一类抗生
素,也是抗菌谱最广的一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几乎包括了
所有临床上常见的病原菌),抗菌能力强,尤其适用于需氧菌
和压氧菌混合感染。
2.4AA是继半合成青霉素和半合成头孢菌素中间体6A
PA、7ACA、7ADCA和GCLE之后,上市的合成新型碳青霉烯类抗
生素的重要中间体。
3.本项目以(R)-3-羟基丁酸酯为起始原料,与新型
的亚胺化合物成环,同时采用新颖的手性催化剂控制手性中
心,得到了一条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条件温和,适宜放大的合
成路线,此条路线不同于已有的传统路线,是一条全新的自主
知识产权的合成路线,具有巨大的的转化价值。
本项目中,橙皮苷-壳聚糖复合物的构建方法可为壳
聚糖应用于其它食源活性物质生物利用度的提高,提供新的
思路;橙皮苷-壳聚糖复合物分子结构的阐明将为进一步研究
二者在食品营养学方面的协同作用机理提供结构基础;具有
良好的水溶性的橙皮苷-壳聚糖复合物的开发将为改善功能
性食品感官品质、开发功能性食品新资源奠定基础。
本项目选取壳寡糖、茶碱(Theophylline,THP)、茶
黄素(Theaflavin,TF)、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Theaflav
in-3’,3-digallate,TF33’G)分别与水不溶性橙皮苷以不
同摩尔比进行结合,评价了橙皮苷水溶性改善情况,并主要采
用核磁共振方法,结合SEM,FTIR,TG等方法,研究了橙皮苷分
子与壳寡糖分子/多酚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位点及相互作
用力,从分子结构水平阐明了橙皮苷复合物的形成对其水溶
性增强作用的机理。
1.发菜(Nostocflagelliforme)是一种名贵陆生
食用蓝藻(bluegreenalga),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
部分荒漠草原和荒漠地带。在中国仅分布于西北的内蒙、宁
夏、甘肃、青海和新疆等省区,发菜生长极其缓慢,因过度
采伐滥收,已造成资源枯竭,国家禁止采收和销售。。
2.发菜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其中所含有的发
菜多糖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延缓衰
老的功能,同时发菜在预防环境荒漠化中具有重要的生态保
护作用。为此,我们开发了发菜多糖提取、发菜细胞培养和
发菜细胞野外栽培等技术。已申请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3.传统的发菜生产方法是采集野生发菜。国家禁止采收后(
2000年7月起生效执行),人们开发了发菜藻丝体直接栽培
的方法,即栽培法。栽培法由于生产成本高,难以推广应用
。我们开发了菜多糖提取、发菜细胞培养和发菜细胞野外栽
培等技术。其中发菜细胞培养能够实现发菜细胞、发菜多糖
的工业化生产,同时细胞培养所得到的大量发菜细胞将作为
藻体重建的藻种,可继续开发利用。。
4.目前已完成发菜细胞和发菜多糖中试生产,技术成
熟。。
5.该技术不仅适应于新建厂,而且,对于现有工厂,
经过简单的技术改造就能满足要求。
目前已完成发菜细胞和发菜多糖中试生产,技术成
熟。
该技术不仅适应于新建厂,而且,对于现有工厂,
经过简单的技术改造就能满足要求。
已申请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项目组研究了不同葡萄品种、产地和年份对干红葡
萄酒品质和白黎芦醇含量的影响,并且以现代分析技术为手
段,实时监测白藜芦醇在干红葡萄酒动态发酵过程中的变化
规律,并结合发酵机理对白藜芦醇的变化作出解释。
为研发富含白藜芦醇的优质干红葡萄酒提供理论依据
。
项目开展期间,项目组共发表论文5篇,培养硕士研
究生1名。
项目开展期间,项目组共发表论文5篇,培养硕士
研究生1名。
2,6-二氟苯甲酰胺是合成具有环境友好特性的杀虫
剂新品种—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关键中间体,同时还是加工
生产其它农药、医药、液晶材料的重要化工中间体。
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化学方法合成2,6-二氟苯甲酰胺
,需要消耗大量的酸碱,产生大量的废盐,环境污染严重。
选育得到催化合成2,6-二氟苯甲酰胺的生产菌株赤红球菌C
GMCC3090;开发了利用该赤红球菌水解2,6-二氟苯甲腈生成
2,6-二氟苯甲酰胺的工艺和技术。
该技术具有“菌种性能优良、投料浓度高、反应条件
温和、工艺易于操作和控制”的特点,经济效益显著。
在3.5mol/L的投料浓度下,2,6-二氟苯甲腈的转化
率高达100%,2,6-二氟苯甲酰胺的选择性为100%,无副产物
2,6-二氟苯甲酸的产生;简化了目标产物的分离纯化工艺,
避免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既符合环保要求,又降低生产成
本。
拥有相关授权专利2项。
(1)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生物转化;(2)传统发酵食品
酿造机理与发酵技术传统发酵食(3)发酵食品健康因子分析
及功能评价
紫杉醇(紫杉醇®)是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
具有独特的微管耐药机制。
然而,阻碍其临床应用的主要缺点是水溶性差,缺乏
选择性的细胞毒性。
迄今为止,为了解决溶解度问题,许多紫杉醇的前药
已经开发基于化学修饰紫杉醇的羟基与水溶性部分,包括糖
衍生物。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2F-Glc对改善紫杉醇药物性
能的影响,如水溶性、细胞毒性和选择性。
技术内容主要包括:(1)氟代糖的制备;(2)中间
体(连接臂)的选择和制备;(3)糖基与紫杉醇母核偶联
;(4)水溶性、细胞选择性和毒性测定。
该专利中的方法和工艺,为解决紫杉醇药物本身的缺
陷提供技术支持,能显著提高紫杉醇药物的选择性,改善水
溶性,降低细胞毒性,具有开发潜力和应用价值,今后有望
进入临床阶段。
授权一项国际专利:孟欣,郁彭,李亚欣,廉旭静
,李婷申。Patentnumber:2020101555。
(1)药物合成方向(2)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方向(3)
疫苗、检测试剂等产品开发方向
本科技成果涉及一种五取代2,3-二氢吡咯的合成方
法,具体是:以简单易得的胺,醛与α-酮酰胺为原料,乙醇
为溶剂,冰乙酸做催化剂,60——80度条件下,一锅反应得
到顺式的二氢吡咯类化合物。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试剂便
宜易得,原子经济性好,反应立体选择性高,底物适用性广
等优点。
以上各优点表明本成果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完成,而且
具有易于工业化放大生产的潜力。
此外,首次对该类化合物的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能很好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
,且均明显好于阿卡波糖。
本成果在治疗糖尿病药物的开发与应用方面具有广
阔的前景。
该成果已申请专利,并获得授权。授权日期:202
0年3月20日,专利号:ZL201710952997.4。
(1)药物合成方向(2)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方向(3)
疫苗、检测试剂等产品开发方向
戊二酸的制备有多种方法,较为常见的由两种,即
回收法和合成法。
回收法包括制备己二酸时回收的戊二酸副产物、制备
丁二酸时回收的戊二酸副产物、混合二元酸中分离提纯戊二
酸等,是将反应当中的副产物戊二酸回收加以利用。
而合成方法包括微波促进环戊烯氧化合成戊二酸法,
环戊烯选择合成戊二酸法等,都是将环戊烯氧化得到,产品
原料来源昂贵且不易大量合成使用,也不符合绿色化学可持
续发展理念。
本成果开发一条以廉价易得的a-酮戊二酸为原料合
成戊二酸的新方法。由于a-酮戊二酸可以通过生物发酵的
方法来制备。因此本成果的方法产品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便
宜,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本成果的工艺路线简单,
催化剂和原料可以回收利用符合环保理念。因此有较高的经
济价值和环境价值。
本成果的具体内容是:是从a-酮戊二酸出发经过氯
化,缩合和缩硫酮化得到了a-酮戊二酰胺的缩硫酮衍生物
,随后在较温和条件下,用雷尼镍催化加氢还原该缩硫酮,
最后经过水解得到戊二酸。在缩硫酮化和氢化反应中,对1
,2乙二硫醇和RaneyNi可以回收套用。
戊二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在化学、建筑
、医药、农业、塑料工业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是许多药
物和材料结构的重要中间体。
本成果已经申请并授权了一项发明专利。由a-酮
戊二酸到戊二酸合成的方法授权号:CN108047022.8
(1)药物合成方向(2)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方向(3)
疫苗、检测试剂等产品开发方向
癌症患者日益增多,药物种类繁多,但是药物的毒
性或耐药是不可或缺的不良反应,在癌症治疗中,以化疗药
物为主药,但是化疗药物的各种毒副作用限制了其应用,主
要的一个原因是剂量引起患者不适,因此,采用组合方式,
在不影响药效的基础上,使用小剂量的药物进行组合可以降
低患者的毒副反应,。
本研究中涉及化疗药物和靶向药两种药物组合物的化
学合成方法与其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合成出偶联物经体
内外实验研究证实,相比于单独用药,偶联物具有副作用小
,疗效佳的抗肿瘤作用。为癌症患者尤其肺癌患者带来新的
希望,为研发新型肿瘤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应用前景较广
。
本研究可为其他药物的筛选提供平台,为其他药物增
加新的适应症。
(1)药物合成方向(2)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方向(3)
疫苗、检测试剂等产品开发方向
最近,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和CDK6的3种抑制
剂已经进入市场(FutureMedChem.2018;10:1369-1388)。
在细胞周期中,CDK7控制CDK1、CDK2、CDK4和CDK6的
活性。然而,CDK7抑制剂尚未上市。
本成果设计合成了一类联哌啶衍生物,能选择性高效
抑制CDK7激酶活性,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能显著抑制三阴性
乳腺癌的增生、转移和血管新生。
本技术设计合成的联哌啶衍生物的对人源三阴性乳腺
癌的中肿瘤抑制率高达51.8%,与CDK广谱抑制剂Roscoviti
ne相比较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乳腺癌被称为全球女性的第一号健康杀手,全球每
年约有150万女性患上乳腺癌,每年约50万女性死于乳腺癌
。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更容易扩散和复发,致死率最高。三阴
性乳腺癌(TNBC)约占乳腺癌总体人群的10-17%,是指雌激
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的表达均为阴性的一类乳腺癌亚型。由于缺少特定
靶点,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预后最差的亚型,耐药性经
常发生,寻找新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
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完成国际PCT专利的申请。
(1)药物合成方向(2)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方向(3)
疫苗、检测试剂等产品开发方向
微藻是单细胞生物,可以利用太阳光,和二氧化碳
,来生产具有高价值的化合物,例如可以利用微藻高效生产
植物蛋白。
基于微藻作为天然绿色工厂的潜力,我们试图研发一
整套更为高效的表达和筛选体系,产品可应用于包括农业、
水产和生物医药在内的广泛领域。
此外微藻作为调水剂应用前景广泛,微藻调水的经济
效益显著,微藻调水将成为微藻生物经济的一种新模式。
微藻在城市污水处理、食品、饵料、城市景观、生物
能源、生物肥料、化妆品和生物医药具有经济前景,且微藻
生物经济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1)海洋生物学、藻类分子生物学,组学,基因组
编辑;(2)藻类饵料、污染物处理和生物能源开发;(3)鱼类病
毒类传染病疫苗的抗原设计与优化等。
氟化酶(FIA)是唯一可以将无机氟安装到有机分
子中以形成碳氟键的酶。
FIA能够在温和条件下在水溶液中形成C-F键,因此,
这种“绿色”反应对于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放射性
示踪剂的制备非常理想。
但是,总的来说,就生物转化能力而言,氟化酶是相
对“慢的酶”。而且,作为催化剂的稳定性低。
因此,当前研究的目的是检查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标记
合适的SAP伙伴来增强荧光酶的酶活性,热稳定性和可重复
使用性。
自组装短肽标签是具有亲水性残基和疏水性残基序列
的一种双亲性短肽,在与目的蛋白结合后,能够促使目的蛋
白自组装具有纳米尺寸的蛋白质聚集体。
由此出发我们制备三种SAP(self-assemblingamphip
athicpeptides)自组装双亲短肽融合氟酶,分别为18A,L6
KD和ELK16。
技术突破为:
(1)发现经过SAP融合的氟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但仍
保有催化活性。
(2)在纯化上,SAP氟酶可以一步纯化,摆脱了传统的
亲和层析色谱纯化浓缩的方式,缩短制备时间和成本。
(3)发现可溶性氟酶的最适温度在40oC,ELK的最适温
度同样为37oC;而L6KD的酶活最适温度在50oC,18A的酶活
最适温度在60oC。并且18A的催化常数(K)较可溶性氟酶提高
一倍以上。
(4)SAPcat氟酶如FIA-L6KD在其最适温度的酶活半衰
期t为88.86分钟,远远高于可溶性1/2氟酶的在其最适温度
的酶活半衰期t52.12分钟。
(5)SAP氟酶能够循环利用,1/2经过9次重复利用后,
FIA-ELK16、FIA-L6KDandFIA-18A的活性分别保留了76.3%、
63.8%和46.4%。
在生物酶催化剂的自组装技术中的应用,将会大幅提
高级联催化反应的催化效率,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
该氟化酶成果亦可为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的广泛应用提供
新选择。
同时,对促进我国恶性肿瘤诊断检测行业的发展及增
加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研究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
(1)基于CRISPR-Cas系统、核酸适体和纳米材料的
生物传感系统研究,用于生物样本和食品分析,包括食源性
病原微生物、小分子等检测;(2)基于天然产物的抗肿瘤活性
物质发现及药理学评价等
5-氟苯并[c][1,2]氧杂硼烷-1(3H)-醇是一种可用
于红色毛癣菌(Trichophytonrubrum)或须癣毛癣菌(Tricho
phytonmentagrophytes)脚趾甲真菌感染的局部治疗的新型
外用药物。
本研究对现有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有效的工艺改进,通
过对活性基团的有效处理,与现有的工艺相比产率提高了3
0%,并使后处理得到了简化,极大地提高产出比,并极大地
增加了经济效益。
乳酸乙酯是所有香型白酒中重要的呈香物质,影响
着白酒质量和风格。
酒中的乳酸乙酯一般由乳酸和乙醇酯化产生,而乳酸
则来自发酵体系中混入的乳酸菌。
无论是清洁化、机械化生产工艺的采用,还是气候自
然变化、人为城市建设所带来的自然环境条件变化,都会引
起发酵体系中乳酸菌丰度的变化,导致乳酸乙酯生成不稳定
,甚至出现减产(出酒率下降)等重大生产问题。
所有天然生香酵母和酿酒酵母都不具备产乳酸乙酯的
能力。
本项目通过选育高产乳酸乙酯酿酒酵母应用于不同白
酒酿造过程,以期达到产酒生香同步、强化乳酸乙酯合成的
目的,解决传统酿造乳酸乙酯生成不足和波动性问题。
通过无痕操作获得的产乳酸乙酯酵母能够利用葡萄糖
从头合成乳酸乙酯,发酵产酯无需乳酸菌的参与,还能够同
产乙酸乙酯且乳酸乙酯/乙酸乙酯比例显著不同,两株具有
代表性菌株中,Tcp-A系列代表菌株能产生420mg/L的乳酸乙
酯,乳乙比为0.62,Tmt-V系列代表菌株可产生乳酸乙酯25
2mg/L,乳乙比则达到1.98。
同时,高级醇生成量显著降低,异戊醇降低50%,苯
乙醇降低60%。
高产乳酸乙酯酿酒酵母菌株在白酒产品质量的稳定
与提高和中国传统酿造工艺技术革新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
本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2019年8月13日
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ZL201810477707.X)。
酿造微生物及其风味物质的代谢与调控、活性干酵
母与特种酵母的开发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也称代谢性脂肪性肝
炎。2020年3月,PPARα/γ激动剂Saroglitazar获得印度药品
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非硬化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该药为
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药物。
NASH治疗领域存在巨大未满足需求,全球首个NASH治
疗治疗药物的获批开启了这一蓝海市场,同时也为此领域的
在研药物带来了希望。
本课题组提出的“一种查尔酮衍生物和合成方法及其
在制备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药物中的应用”技术,提供一种
查尔酮衍生物和合成方法及其在制备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药
物中的应用,该查尔酮衍生物Compound1具有抗非酒精性脂
肪肝炎活性,可以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治疗,可应用于制
备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药物中。
该技术制备的化合物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临
床II用药查尔酮类化合物GFT505相比较,具有良好的细胞水
平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活性,显著降低细胞内TG的含量和AST
的活性;能同时整体动物水平上对MCD饲料诱导的小鼠非酒
精性脂肪肝炎体现出良好的保护作用,有效抑制了血脂指标
TC、TG、LDL的升高与HDL的降低,并且抑制了肝炎指标ASL
、ALT活性的升高;提升了动物体内重要的保护酶GSH含量。
随着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流行,普通成人
NASH患病率高达3%~6%,并已成为肝硬化、肝细胞癌和肝移
植愈来愈重要的原因。中国NASH治疗药物具有极其庞大的市
场。据报道2015年样本医院市场已达26.6亿人民币,放大后
的市场超过90亿人民币。
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完成2项专利申请。
(1)药物合成方向(2)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方向(3)
疫苗、检测试剂等产品开发方向
本科技成果涉及一种8-氮杂香豆素的合成方法,具
体是:以3-取代的吡啶或喹啉氮氧化物为原料,乙酸酐为溶
剂,碳酸钾为碱,加热条件下,反应得到8-氮杂香豆素类化
合物。
本成果首次运用该方法得到了一系列8-氮杂香豆素类
化合物,在建立该类化合物库的合成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前
景。
在合成的8-氮杂香豆素类化合物中选取几个进行了体
外肿瘤细胞抑制活性的测试,实验发现对人白血病细胞(K5
62)及肝癌细胞(HepG2)有抑制活性。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试剂便宜易得,反应选择性
高,底物适用性广,产率高等优点。以上各优点表明本成果
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完成,而且具有易于工业化放大生产的潜
力。
该成果已申请专利,并获得授权。授权日期:201
9年3月1日,专利号:ZL201611202287.1。
(1)电化学生物传感;(2)新能源电极材料;(
3)燃料电池催化剂;(4)电催化剂;(5)分子模拟,过程
强化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在简单节杆菌(ArthrobacterS
implex)中复制并高效表达甾体类化合物A环1,2位脱氢酶基
因的质粒在构建高效表达甾体化合物A环1,2位脱氢的简单节
杆菌工程菌中的应用。
本发明质粒能在简单节杆菌里复制并且高效表达甾体
类化合物A环1,2位脱氢酶基因,本发明质粒为进一步利用质
粒pXJM19通过分子手段改良简单节杆菌提供了依据,具有重
要的实用意义。
(1)工业酶制剂的开发及应用;(2)重要工业菌株的
遗传改造;(3)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生物转化;(4)益生菌筛选与
功能食品的开发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羟基化衍生物
及合成方法,以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为底物,采用黄曲霉A
TCC30899和雅致小克银汉霉CICC40250为生物催化剂进行转
化反应,经有机溶剂萃取和硅胶分离与纯化后得到在补骨脂
二氢黄酮甲醚A环C2”,C3”位点形成两个羟基的衍生物。
本方法工艺步骤简单、安全性高、反应高效专一,本
发明不仅克服了目前二氢黄酮类化合物衍生物化学制备方法
中反应效率低、大量使用有机溶剂、产物分离纯化困难等问
题,而且,制备得到的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的羟基化衍生物
是结构新颖的新化合物,对正常细胞有一定的促进增殖作用
,表现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水中的溶解度也有所增加。
(1)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生物转化;(2)传统发酵食品
酿造机理与发酵技术传统发酵食(3)发酵食品健康因子分析
及功能评价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赤红球菌制备2,6-二氟苯甲酰
胺的方法,步骤为:
(1)种子与发酵培养;
(2)赤红球菌悬浮液的制备;
(3)2,6-二氟苯甲腈的转化;
(4)制备产物成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赤红球菌水解2,6-二氟苯甲腈
生成2,6-二氟苯甲酰胺的方法,本发明中微生物转化方法具
有很高的催化效率,提高了底物转化率,在3.5mol/L的投料
浓度下,2,6-二氟苯甲腈的转化率高达100%,2,6-二氟苯甲
酰胺的选择性为100%,无副产物2,6-二氟苯甲酸的产生。
简化了目标产物的分离纯化工艺,反应条件温和,对
设备要求不高,易于生产。
(1)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生物转化;(2)传统发酵食品
酿造机理与发酵技术传统发酵食(3)发酵食品健康因子分析
及功能评价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高活力磷脂酶A2和高活力磷脂
酶D催化制备sn-2位为二十二碳六烯酸的磷脂酰丝氨酸(2-D
HA-PS)的方法。
通过重叠PCR技术实现定向进化,获得高活力磷脂酶
A2和高活力磷脂酶D;利用高活力磷脂酶A2和高活力磷脂酶
D催化制备2-DHA-PS,首先磷脂酰胆碱和丝氨酸在高活力磷
脂酶D的催化下生成磷脂酰丝氨酸,然后磷脂酰丝氨酸再与
二十二碳六烯酸在高活力磷脂酶A2的催化下生成2-DHA-PS。
该方法合成的产品中2-DHA-PS的相对含量较高,有效克服了
现有合成方法的不足。
(1)工业酶制剂的开发及应用;(2)重要工业菌株的
遗传改造;(3)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生物转化;(4)益生菌筛选与
功能食品的开发
本发明涉及一种胡枝子酚E1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
应用,具体是胡枝子酚E1类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在抗肿瘤药物
和治疗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首次合成出胡枝子酚E1及其衍生物,并对所合
成的化合物针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人结肠癌细胞(HT‑2
9)、人胃癌细胞(MGC‑803)进行了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
明这类化合物的IC50<100μM;同时进行了α‑葡萄糖苷酶
抑制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胡枝子酚E1的IC50<10μM。
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在治
疗肿瘤药物和治疗糖尿病药物中的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1)药物合成方向(2)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方向(3)
疫苗、检测试剂等产品开发方向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环吲哚生物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结构式如下。
本发明首次发现四环吲哚生物碱类衍生物能够很好的
抑制α‑葡萄糖苷酶,在治疗糖尿病药物的开发与应用方面具
有广阔的前景;
同时本发明对所合成的化合物针对人肝癌细胞(HepG
2)、人白血病细胞(K562)、人结肠癌细胞(HT‑29)进行了抗
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这类衍生物的IC50<100μM。
与其他抗肿瘤药物相比,本发明首次发现四环吲哚生
物碱类衍生物能够杀伤肿瘤细胞,尤其针对人白血病细胞(
K562)表现出很好的杀伤能力。
(1)药物合成方向(2)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方向(3)
疫苗、检测试剂等产品开发方向
本发明涉及一种疫苗表达系统及该系统包含的载体
和菌株,并利用信号肽将该蛋白分泌到发酵液中的方法。
本发明的启动子来源于黑曲霉的糖化酶基因,终止子
来源于构巢曲霉的色氨酸操纵子中吲哚甘油磷酸合酶编码基
因,信号肽来源于黑曲霉的异支链淀粉酶基因(ipuA)的信号
肽基因(IPU),构建了表达载体,获得了含有该表达载体的
镰刀菌菌株。
本发明首先利用黑曲霉的强启动子PglaA表达coe,并
利用黑曲霉的信号肽IPU将目的蛋白分泌到发酵液中,从而
除去了繁琐的细胞破碎和蛋白分离及纯化过程,可以在一定
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
(1)微生物生长、发育、分化及代谢过程中重要调
控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2)微生物代谢网络的重构与调控
;(3)生物基化学品和生物医药产品的发酵过程工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醋酸可的松转化中固定化细胞和环
糊精循环利用的方法,属于生物转化技术领域。
其步骤包括将含有环糊精的转化液粗过滤回收固定化
细胞,并将粗过滤是滤液经离心过滤、有机溶剂萃取后,所
得的含有环糊精的萃余相除去残留有机溶剂,分析水相中环
糊精的剩余量,计算环糊精的补加量,按补加量加入环糊精
后的水相和回收的固定化细胞重新用于醋酸可的松的生物催
化,从而实现环糊精和固定化节杆菌的双重循环利用,生物
催化的清洁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稳定,节约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
前景。
(1)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生物转化;(2)传统发酵食品
酿造机理与发酵技术传统发酵食(3)发酵食品健康因子分析
及功能评价
本发明涉及一种醋酸发酵营养盐及其使用方法,属
于生物技术领域。
所述营养盐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复合氨基酸
7‑18份,复合维生素1‑4份,复合微量元素0.001‑0.005份,
乙酸钠0‑22份,磷酸二氢钾10‑18份,蔗糖20‑36份,酵母抽
提物15‑33份,甘草酸0‑3份。
在以乙醇或酒醪为原料的醋酸发酵过程中,利用本发
明公开的营养盐,能够显著促进菌体生长,提高菌体活性,
从而提高发酵效率,缩短发酵时间,节约生产成本。
此外该营养盐的使用方法是根据乙醇浓度计算出营养
盐的添加量,而不是将营养盐固定在某一添加范围之内,对
于以乙醇为底物的醋酸发酵不仅保证了其发酵效率而且提高
了原料的利用率。
(1)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生物转化;(2)传统发酵食品
酿造机理与发酵技术传统发酵食(3)发酵食品健康因子分析
及功能评价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2,5‑二羰基哌嗪类化合物的方
法,反应中所述溶剂为甲醇、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长为
10‑20小时。
所述的R1为对4‑甲基苯基,正丙级或苄基,所述的R
2为甲氧酰基或乙氧酰基,所述醛为α位为杂原子的芳杂环醛
。
本发明中涉及的Ugi反应所使用的醛为α位为杂原子的
芳杂环醛,这类醛参与Ugi反应后,其芳环上的杂原子能与
Ugi产物中的酰胺形成分子内氢键,从而促进Micheal反应的
顺利进行,实现反应条件温和的目的,所有反应一次完成,
方便快速。
(1)药物合成方向(2)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方向(3)
疫苗、检测试剂等产品开发方向
本发明涉及一种醋酸可的松生物催化中环糊精介质
的循环利用方法,属于生物转化技术领域。
其步骤包括将含有环糊精的转化液经过滤、有机溶剂
萃取后,所得的含有环糊精的萃余相除去残留有机溶剂后重
新用于疏水化合物的生物催化,从而实现高价格环糊精介质
的循环利用,生物催化的清洁生产和环境友好。
节约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生物转化;(2)传统发酵食品
酿造机理与发酵技术传统发酵食(3)发酵食品健康因子分析
及功能评价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豆素取代黄酮类衍生物的制备及
其在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申请首次合成出香豆素取代黄酮类化合物,并首次
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香豆素取代黄
酮类化合物IC50
(1)药物合成方向(2)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方向(3)
疫苗、检测试剂等产品开发方向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转化法制备γ‑氨基丁酸
的方法,属于γ‑氨基丁酸制备技术领域。
以短乳杆菌CGMCCNO.3414为出发菌株,经增殖培养和
菌体收集,将菌体重悬于科学复配L‑谷氨酸钠、谷氨酸混合
物的缓冲溶液中,加入对菌株所产胞内酶具有较强激活作用
的Na2B4O7·10H2O或MgSO4,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胞内酶
的活性,将L‑谷氨酸钠、谷氨酸混合物催化转化为γ‑氨基丁
酸,转化液中γ‑氨基丁酸含量为45.74‑202.18g/L,底物摩尔
转化率为95.92‑99.75%,菌体可重复利用8次。
该方法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而且保护了环境
,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可规模化生产,利于工
业推广。
(1)重要化学品和功能物质的生物合成与调控机制
;(2)益生菌分离筛选及其发酵微生物饲料;(3)食品生物加工
过程的安全检测与控制技术。
本发明属于新化合物制备和药物领域,涉及天然黄
酮AnastatinB的衍生物及制备和应用,具体是两个黄酮的衍
生物制备及其在制备抗氧化和抗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结构
式如下。
本发明首次合成出天然黄酮AnastatinB的两个衍生物
,并首次利用体外化学评价法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评价了化
合物1和2的抗氧化活性,并运用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
评价这两个化合物的保肝活性。
(1)药物合成方向(2)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方向(3)
疫苗、检测试剂等产品开发方向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耐高糖、耐冷冻的高耐
性酵母菌株及其构建方法,所述高耐性酵母菌株通过在亲本
酵母菌株中,选用强启动子PGK1过表达H/ACA小核仁RNA(SN
R84)全序列,来获得该高耐性酵母菌株。
该菌株在高温、高糖和冷冻环境中其细胞活性较亲本
菌株均有显著提高。该面包酵母在热激处理中的抗高温能力
强,高糖面团中的抗高糖能力强,冷冻面团中的抗冷冻能力
强,解决了面包制作过程中的技术障碍和质量缺陷,有广泛
的应用前景。
酿造微生物及其风味物质的代谢与调控、活性干酵
母与特种酵母的开发等
本发明涉及一种碱性蛋白酶联合钛盐和锌盐鞣制皮
革的方法,在利用该种碱性蛋白酶作为浸水助剂的过程中,
通过对浸水过程中NaCl的调节,与简单浸水法相比,可以有
效将时间缩短8‑10小时,钛锌鞣后的白湿皮可以满足片皮温
度要求。
本发明中的工艺符合环保要求,碱性蛋白酶粉在浸水
工序中使皮胶原充水充分并缩短了浸水时间,钛锌结合工艺
的开发有利于降低鞣制过程中废水中的铬排放量。
此外,无铬鞣制过程也降低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铬
屑的处理难度。
(1)工业酶制剂的开发及应用;(2)重要工业菌株的
遗传改造;(3)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生物转化;(4)益生菌筛选与
功能食品的开发
本发明涉及一种恩拉霉素高产菌株的构建方法及相
关基因和菌株;相关基因序列如序列1所示,同时提供含有
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恩拉霉素产量高且链霉素抗性好的基因工
程菌株P1。
本发明首先针对目前工业生产用恩拉霉素产生菌P建
立并优化了出一套简便易行的遗传转化体系,并首次利用定
点突变技术对该菌株中的核糖体蛋白(S12)编码基因rpsl进
行了定点改造,同时对改造后菌株的产素水平及生理生化特
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工程菌StreptomycesfungicidicusP1的恩
拉霉素产量与原始菌株相比提高了约20﹪,同时该菌株对链
霉素的抗性提高了至少10倍。
(1)工业酶制剂的开发及应用;(2)重要工业菌株的
遗传改造;(3)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生物转化;(4)益生菌筛选与
功能食品的开发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低共熔物作为促溶剂利用静息细
胞转化制备胆甾烯酮的方法。
⑴静息细胞在发酵培养基中培养好以后,离心,加入
无菌磷酸缓冲液重悬作为转化液;所述静息细胞具有将胆固
醇氧化生成胆甾烯酮的能力;
⑵在转化液中投入胆固醇,并添加低共熔物为促溶剂
,乙酸乙酯萃取转化液,采用HPLC法检测产物胆甾‑4‑烯‑3
‑酮的产率;
⑶用柱层析分离法将底物胆固醇与产物胆甾烯酮进行
分离,并纯化得到胆甾烯酮纯品。
本发明采用低共熔物(DES)代替甲醇等有机溶剂作为
绿色添加剂,添加低共熔物后,提高底物的分散率,有效促
进底物胆固醇与菌体的接触,有效提高了静息细胞的转化效
率,在加入和转化过程中操作条件温和,步骤简单。
(1)工业酶制剂的开发及应用;(2)重要工业菌株的
遗传改造;(3)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生物转化;(4)益生菌筛选与
功能食品的开发
本发明涉及谷胱甘肽敏感的两亲性聚乙二醇‑羟基
喜树碱偶联物,结构为MPEG‑X‑COO‑HCPT或HCPT‑COO‑X‑PEG
‑X‑COO‑HCPT,X是含有二硫键的连接基团,COO是链接桥X与
HCPT以酯键相连。
同时涉及偶联物的合成、自聚性质及胶束大小的表征
,及其在37℃磷酸缓冲溶液条件下羟基喜树碱的释放。
所合成的化合物针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
、人白血病细胞(K562)、人结肠癌细胞(HT‑29)和人肝癌细
胞(HepG2)分别进行了体外毒性测试和肿瘤细胞抑制活性的
测试,结果显示这类化合物有着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而对正
常细胞的毒性较小,在抗肿瘤药物开发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
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株原油降解菌株及其应用,名称为D
1,保藏编号为:CGMCCNo.10287。
本发明降解原油菌株直接从原油中筛选得到,具有分
泌鼠李糖脂和降解原油的能力,并且少量甘油的添加能大幅
促进原油的降解。
本菌株利用30g/L的甘油或菜籽油分别可以获得11.5
g/L和18.4g/L鼠李糖脂,菌株在1g/L原油的培养基中培养1
0d,原油的降解率为35.6%,在原油培养基中添加0.5g/L甘
油,将原油降解率提高到了72.5%。
本发明的菌株D1可以应用于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
的生产以及原油污染的生物修复。
弥补了目前物理方法处理石油的不彻底性和化学法
处理石油的污染性的缺陷。
(1)噬菌体分离鉴定、噬菌体制剂及应用、噬菌
体感染机制等研究;(2)微生物致病性与耐药性分子机制
、多种环境微微生物生态分析及应用研究;(3)发酵食品
微生物菌群分析及工业菌株的代谢研究。
本发明属于代谢工程及发酵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
及一株谷氨酸棒杆菌及其过量合成磷脂酰丝氨酸的方法。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酶法生产磷脂酰丝氨酸生产成本
高、不易获得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株谷氨酸棒杆菌基因
工程菌,该菌株是将谷氨酸棒杆菌宿主细胞中表达L‑丝氨酸
脱氨酶的sdaA基因进行敲除,并串联表达磷脂酰丝氨酸合成
酶的表达基因pssA基因、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的突变基因s
erAΔ197基因和CDP‑甘油二酯合成酶的表达基因cdsA基因而
获得。
所述菌株经发酵法制备磷脂酰丝氨酸产量较出发菌株
提高17‑39%。
(1)工业酶制剂的开发及应用;(2)重要工业菌株的
遗传改造;(3)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生物转化;(4)益生菌筛选与
功能食品的开发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
木糖诱导产生四氢嘧啶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所述菌株是在大肠杆菌染色体上异源表达来自伸长盐单胞菌
中的ectABC基因簇,重构四氢嘧啶合成通路,构建无质粒系
统,利用木糖启动子诱导来源于T7噬菌体的RNA聚合酶,同
时结合T7强启动子系统启动目的基因高效表达,从而达到摇
瓶发酵20‑28h后四氢嘧啶的产量达到了12‑16g/L,5L发酵罐
发酵24‑40h后四氢嘧啶的产量达到了35‑50g/L的效果。
致力于氨基酸、核苷及其衍生物的高效绿色生物制
造等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化可的松生物催化转化率的快速
检测方法,利用发酵后的主产物氢化可的松、副产物表氢化
可的松及底物RSA与浓硫酸反应显示不同颜色,根据朗伯比
尔定律结合三维数据建模,通过可见光双波长检测,即可间
接计算发酵液中氢化可的松的转化率。
本发明操作简单快捷,测试时间短、试样用量小,容
易实现并行操作,精确性高。重复性误差在10%以内;可检
出氢化可的松的转化率在10%?95%之间,检测方法操作简
单快捷,单个样品的测试时间在20min之内,而薄层层析法
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所需时间较长。
(1)工业酶制剂的开发及应用;(2)重要工业菌株的
遗传改造;(3)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生物转化;(4)益生菌筛选与
功能食品的开发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四氢嘧啶的方
法。
本发明从富含四氢嘧啶的发酵液中分离提取四氢嘧啶
,首先利用双膜系统即微滤膜、超滤膜分离系统过滤去除发
酵液中的菌体、大部分蛋白和部分色素,然后利用阳离子交
换树脂吸附四氢嘧啶,再用氨水将四氢嘧啶洗脱后,经过活
性炭脱色、浓缩醇沉、重结晶、干燥成品等操作步骤得到四
氢嘧啶晶体。
克服现有生产工艺中存在的工艺路线复杂,分离纯
化困难,能耗水耗较多等问题。
致力于氨基酸、核苷及其衍生物的高效绿色生物制
造等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
种低温木糖苷酶/阿拉伯呋喃糖苷酶双功能酶AX543及其基因
。
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具有以下性质:最
适pH6.0,在pH5.0‑8.0范围内都具有70%以上的相对酶活性
;最适温度25℃,在0℃,4℃和15℃分别保持了5%,20%
和80%以上的相对活性,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40℃处理
1h可以保持50%以上的酶活性。
AX543同时具有木糖苷酶和阿拉伯呋喃糖苷酶活性,
并且具有水解多种天然底物的能力。
本发明的双功能酶是一种新的低温木糖苷/阿拉伯呋
喃糖苷酶,可以应用于能源、饲料和食品等工业,减少能源
消耗。
(1)心血管和肿瘤等重大疾病(2)微态健康调控与益
生制品研发
本发明属于发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联产
尿苷及乙偶姻的发酵生产方法。
现有的技术大多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单独生产尿苷或者
乙偶姻,并且产量水平都不高,存在原料利用率低,成本高
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通过诱变选育出来的具有工业化应
用潜力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相应的发酵工艺,可以联产尿苷
及乙偶姻,产量分别达到尿苷25‑32g/L,乙偶姻50‑65g/L。
大大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降低成本,从而缓解资源
和环境压力。
致力于氨基酸、核苷及其衍生物的高效绿色生物制
造等
本发明涉及一株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枝顶孢属菌及
其应用,保藏编号为:CGMCCNo.11804,分类命名为:枝顶
孢Acremoniumsp.,保藏日期:2015年12月03日,保藏单位
: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其发酵液液与黄曲霉毒素B1反应5分钟后对黄曲霉毒
素B1降解率可以达到74%。
本发明的枝顶孢属菌具有高效快速降解黄曲霉毒素的
能力,在生物降解饲料等中黄曲霉毒素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
前景。
(1)心血管和肿瘤等重大疾病(2)微态健康调控与益
生制品研发
本发明涉及一种类志贺邻单胞菌噬菌体裂解酶的制
备方法及其抗菌应用,其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2,其能够
制备抑制细菌污染或过度生长的药物,类志贺邻单胞菌噬菌
体裂解酶作为杀菌剂来应用。
该酶通过水解细菌细胞壁肽糖上糖与肽间的酰胺键或
肽内氨基酸残基间的连键最终使宿主细胞裂解。裂解酶不仅
特异性作用于宿主,且作用时间短,作用谱较噬菌体广。裂
解酶具有高效、特异且不产生抗性等特点,目前在食品及医
药行业已有成功应用的报道。
(1)噬菌体分离鉴定、噬菌体制剂及应用、噬菌
体感染机制等研究;(2)微生物致病性与耐药性分子机制
、多种环境微微生物生态分析及应用研究;(3)发酵食品
微生物菌群分析及工业菌株的代谢研究。
本发明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高产嘧
啶核苷的菌株及其氨甲酰磷酸合成酶调节位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生产嘧啶核苷的枯草芽孢杆菌突变
株和一个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的编码基因,明确了一个与氨甲
酰磷酸合成酶受终产物反馈抑制相关的关键调控位点,可以
为以后嘧啶核苷高产菌株的选育提供参考。
所提供的枯草芽孢杆菌突变株,通过发酵法生产核苷
嘧啶尿苷产量可达13.5±1g/L,并且对不同嘧啶核苷结
构类似物的耐受性显著提高。
致力于氨基酸、核苷及其衍生物的高效绿色生物制
造等
本发明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高产嘧
啶核苷的菌株及其氨甲酰磷酸合成酶调节位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生产嘧啶核苷的枯草芽孢杆菌突变
株和一个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的编码基因,明确了一个与氨甲
酰磷酸合成酶受终产物反馈抑制相关的关键调控位点,可以
为以后嘧啶核苷高产菌株的选育提供参考。
所提供的枯草芽孢杆菌突变株,通过发酵法生产核苷
嘧啶尿苷产量可达15±1g/L,并且对不同嘧啶核苷结构
类似物的耐受性显著提高。
致力于氨基酸、核苷及其衍生物的高效绿色生物制
造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植物甾醇侧链降解反应的底
物处理方法,属于微生物制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方法用于植物甾醇侧链降解生成雄烯二
酮(AD)反应中,投加植物甾醇进行转化前预先将植物甾醇与
凹土进行改性,根据底物投料量与凹土的添加量,控制植物
甾醇与凹土的质量比为1:0.1~5,投入的共改性植物甾醇与
凹土的浓度为1~40g/L。
此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底物在水溶液中的分散度,提高
底物的利用率和反应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除底物和产物
抑制,提高产物的转化率,且工艺简单,经济实用,对环境
污染危害小,对用生物转化法生产甾体药物有着非常重要的
意义。
(1)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生物转化;(2)传统发酵食品
酿造机理与发酵技术传统发酵食(3)发酵食品健康因子分析
及功能评价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通过乙酸
代谢调控酿酒酵母风味物质的合成的方法。
通过强化乙酸合成途径、削弱乙酸分解途径或外源添
加乙酸的方法使细胞适量积累乙酸,可一步降低酿酒酵母高
级醇、乙醛和乙酸乙酯的生成量,适量提高乙酸的生成量。
该方法为调控酒类产品中风味物质提供了新的途径,在不影
响酿酒酵母基本发酵性能的前提下,从整体上降低所有高级
醇、酯以及乙醛等微量风味物质的生成,提高酒品的纯净度
。
酿造微生物及其风味物质的代谢与调控、活性干酵
母与特种酵母的开发等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脱臭大蒜
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以高粘度、不需要预先糊化、内疏水而外亲
水的冷水可溶淀粉为原料,采用球磨法,在常温下将新鲜的
蒜泥、纯净水、冷水可溶淀粉按一定的比例研磨至所需时间
,大蒜素客体分子即可进入淀粉螺旋空腔内,形成淀粉/大
蒜素自组装体即新型脱臭大蒜粉,紧密包裹大蒜所产生的蒜
臭味及挥发性硫化物,达到脱臭的目的。
该法较好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制备工艺简便,
低耗能,低成本。球磨法制备的新型脱臭大蒜粉,包埋率9
1.50%,大蒜素的利用率达96.03%,既能脱除大蒜的臭味
又能保护大蒜的有效成分及营养成分,还可以延长产品的货
架期,为制备脱臭大蒜粉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1)逆向合成法指导新药设计与高通量虚拟筛选(2
)中药有效成分的高效分离与制备(3)药用植物细胞的培养、
中高能重离子径迹上生物学效应及其应用等
本发明涉及一系列黄酮类芳香化酶抑制剂,通过氰
甲基化反应和烷基化反应,改变了黄酮类化合物母环上的某
些取代基团,合成出一系列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其结
构通式可用权利要求书中通式表示。
结构通式中,R1选自?OH或H中的任意一种,R2选自~
H或~OCH3或~OH中的任意一种,R3选自~H、~OH或~OCH2CN或
?OCH3中的任意一种;R4选自~H或?OH或?OCH2Ph或?2?(2?甲
氧基?2氧代乙基)苄氧基中的任意一种,R5选自~H或?OCH2
Ph或?OCH3中的任意一种,R6选自~H或~OH或~OCH3中的任意
一种。
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对芳香化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经
过活性测试,本抑制剂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最高为IC50=0.
251μmol/L。
(1)逆向合成法指导新药设计与高通量虚拟筛选(2
)中药有效成分的高效分离与制备(3)药用植物细胞的培养、
中高能重离子径迹上生物学效应及其应用等
本发明涉及由α?酮戊二酸到戊二酸合成的方法,具
体是在较温和条件下,雷尼镍催化加氢还原已保护的缩硫酮
,在最关键步骤羰基还原部分实现了反应物、溶剂、催化剂
的回收套用,开拓了较为简单的四步法制备需求量较大的戊
二酸的方法。
本申请首次运用该方法合成出了收率较高的戊二酸,
每一步收率依次是92%,78.6%,90%,85%,总收率55.
32%,在建立该类化合物库的合成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
(1)药物合成方向(2)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方向(3)
疫苗、检测试剂等产品开发方向
本发明涉及一种1,4‑萘醌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
应用,本发明首次合成并发现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抑制人
结肠癌细胞(SW480和HCT116)的活性,在抗肿瘤药物开发和
应用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同时本发明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α‑葡萄糖苷酶抑
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也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
酶抑制活性,说明该类化合物在治疗糖尿病药物的开发与应
用方面也具有广阔前景。
(1)药物合成方向(2)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方向(3)
疫苗、检测试剂等产品开发方向
本发明涉及一种五取代2,3?二氢吡咯的合成方法,
具体是:以简单易得的胺,醛与α?酮酰胺为原料,乙醇为溶
剂,冰乙酸做催化剂,60~80度条件下,反应得到顺式的二
氢吡咯类化合物。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试剂便宜易得,原
子经济性好,反应立体选择性高,底物适用性广等优点。
此外,首次对该类化合物的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能很好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
,且均好于阿卡波糖。
本发明在治疗糖尿病药物的开发与应用方面具有广阔
的前景。
(1)电化学生物传感;(2)新能源电极材料;(
3)燃料电池催化剂;(4)电催化剂;(5)分子模拟,过程
强化
本发明涉及一种α‑酮基丁酸的发酵生产工艺,利用
热诱导型表达载体过表达经过定点突变的苏氨酸脱水酶编码
基因ilvA并敲除乙酰羟基酸合成酶III的大亚基编码基因il
vI;所用菌株是以苏氨酸生产菌株E.coliTHRD为出发菌株;
该生产工艺可以有效解决发酵过程中α‑酮基丁酸对菌体生长
和产酸的抑制问题,发酵28h后α‑酮基丁酸最高产量可以达
到22.8g/L。
致力于氨基酸、核苷及其衍生物的高效绿色生物制
造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重油出芽短梗霉菌株及其构
建方法与用途,属于基因工程领域。
本发明通过敲除普鲁兰合成酶基因同时过表达ACL基
因,选育得到的出芽短梗霉重油产量明显提高。
在经过以木糖为碳源发酵7天后,重组菌株重油产量
达到了19.4372g/L,亲本菌株重油产量为10.0325g/L,重组
菌株相比较亲本菌株提高了93.74%。
酿造微生物及其风味物质的代谢与调控、活性干酵
母与特种酵母的开发等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嗜甲基营养菌菌株及其应用,所
述菌株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
GMCCNO.16166。
本发明所述嗜甲基营养菌MethylophagaspTJ1807源于
淤泥质港口淤泥,将淤泥质港口淤泥样品直接接种于液体选
择培养基中进行富集,分离,接种纯化得到以甲醇为唯一碳
源和能源的菌株,该菌株添加入淤泥后快速成为优势菌株,
通过菌株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胞外聚合物并使胞外聚合物与
淤泥质港口淤泥相互作用,从而延缓浮泥的密实速度,增加
可航行水深使用时间,减少维护疏浚工程量,可有效缓解淤
泥质港口回淤等问题,有利于工业应用,在经济、环境和社
会效益方面都有重大的意义。
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产品、纤维素的生物合成与
功能化应用、新型生物防腐剂和功能配料等
本发明提出固绿制备α‑突触核蛋白聚集抑制剂中的
用途,属于医药、保健品或食品技术领域。
固绿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以α‑突触核蛋白的聚
集沉淀为特征的疾病的药物、保健品或食品中的用途。
本发明提出的固绿在抑制α‑突触核蛋白聚集中的用途
,可有效抑制了α‑突触核蛋白聚集,有效预防PD的发生和延
缓PD的发展。
并且有效抑制了α‑突触核蛋白聚集体对细胞产生的毒
性,抑制α‑突触核蛋白的聚集及其构象变化过程,是治疗和
预防帕金森的理想药物。
(1)工业酶制剂的开发及应用;(2)重要工业菌株的
遗传改造;(3)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生物转化;(4)益生菌筛选与
功能食品的开发
本发明属于医药、保健品或食品技术领域。本发明
提供了巴西木素在制备α‑突触核蛋白聚集抑制剂中的用途,
以及巴西木素作为α‑突触核蛋白聚集抑制剂在制备药物、保
健品或食品中的用途。
本发明中巴西木素可有效抑制α‑Syn聚集体对细胞产
生的毒性,减缓α‑Syn的二级结构向β‑折叠的转变,抑制α‑
Syn的聚集及其构象变化过程,是α‑Syn聚集的抑制剂。
(1)工业酶制剂的开发及应用;(2)重要工业菌株的
遗传改造;(3)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生物转化;(4)益生菌筛选与
功能食品的开发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谷氨酸生产菌株及其构建方法
与应用,所述L‑谷氨酸生产菌株通过基因敲除实现细胞壁和
细胞膜的双转型控制,获得具有缺陷的谷氨酸棒杆菌,进而
解决生物素亚适量菌株在发酵后期出现的菌体活力下降等问
题,采用“双开关”发酵生产L‑谷氨酸,通过交替控制D‑谷
氨酸和生物素两个转型“开关”,达到菌体快速转型和提高
菌体发酵后期菌体活力的效果。
致力于氨基酸、核苷及其衍生物的高效绿色生物制
造等
本发明属于生物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
甾药生产菌株活力高效发酵生产甾药前体的方法。
本发明将通过过表达Ⅱ型NADH脱氢酶基因提高甾药生
产菌株活力高效发酵生产甾药前体,以解决微生物法甾药前
体生产时存在的发酵周期长、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为甾药前
体生产成本的降低提供新方法。
(1)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生物转化;(2)传统发酵食品
酿造机理与发酵技术传统发酵食(3)发酵食品健康因子分析
及功能评价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硒查尔酮衍生物Compound1,所
述含硒查尔酮衍生物Compound1的结构式如下:
本含硒查尔酮衍生物Compound1具有非酒精性脂肪肝
炎的药物活性,合成和纯化方法简单,具有非酒精性脂肪肝
炎活性,可以用于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治疗,可应用于制备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药物中。
(1)药物合成方向(2)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方向(3)
疫苗、检测试剂等产品开发方向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涉及工业微生物的
育种,尤其是构建一种高产丁酸乙酯酿酒酵母菌株的方法及
其应用。
通过在出发菌株中过表达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基因
Erg10、3‑羟基丁酰辅酶A脱氢酶基因Hbd、3‑羟基丁酰辅酶
A脱水酶基因Crt、反式‑2‑烯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Ter、以及
醇酰基转移酶基因AAT,以获得一株具有产丁酸乙酯能力的
酵母菌株EST,与出发菌不产丁酸乙酯相比,其丁酸乙酯产
量达到了77.33±3.79mg/L。
在对Ter基因和AAT基因进行二拷贝表达后获得菌株E
DST,丁酸乙酯的产量达到了99.65±7.32mg/L,与EST
菌株相比产量提高了28.9%,同时还产生了40.93±3.
18mg/L的巴豆酸乙酯,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为酿造
出风味优良且更有利于健康的白酒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广
阔的市场前景。
酿造微生物及其风味物质的代谢与调控、活性干酵
母与特种酵母的开发等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涉及工业微生物的
育种,尤其是一种提高酿酒酵母乳酸乙酯产量的方法及其应
用。
通过在出发菌株中过表达乳酸脱氢酶基因ldhL1,以
获得一定产L‑乳酸和乳酸乙酯能力的酵母菌株,该菌株乳酸
乙酯的产量,较以出发菌株为生产菌株,外源添加ldhL1催
化产生的等量乳酸后,生产的乳酸乙酯的产量提高40%以上
,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与出发菌株相比异戊醇降低
了约57.7%,苯乙醇降低了约52.11%;同时选用PGK1P对南
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进行过表达,乳酸乙酯的产量达210.25
mg/L。
为酿造出风味优良且更有利于健康的白酒奠定了理论
基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酿造微生物及其风味物质的代谢与调控、活性干酵
母与特种酵母的开发等
本发明属于酶的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磷脂酶D及其制备磷脂酸、磷脂酰丝氨酸的方法。
其技术方案是利用重组DNA技术对野生型磷脂酶D基因
进行定点突变,得到活力较高的磷脂酶D基因,然后将高活
力磷脂酶D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毕赤酵母表达系
统(包括毕赤酵母游离表达系统和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系
统)中表达,得到产高活力磷脂酶D的重组菌株。
表达后,检测高活力磷脂酶D的比酶活较野生型磷脂
酶D提高38‑140%,高活力磷脂酶D在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内发酵酶活最
高值分别为36.8U/ml、48.1U/ml、140.2U/(g·细胞干
重)。
(1)工业酶制剂的开发及应用;(2)重要工业菌株的
遗传改造;(3)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生物转化;(4)益生菌筛选与
功能食品的开发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产高级醇啤酒酵母菌株及其构
建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本发明低产高级醇啤酒酵母菌株是通过敲出啤酒酵母
氮分解代谢抑制基因转录的关键调控因子GAT1基因权序列来
获得的。
所述低产高级醇啤酒酵母菌株在以小麦为原料的发酵
培养基中发酵后,较亲本菌株的高级醇总量降低了21.42%
。
本发明的菌株发酵性能及生长性能良好,未出现影响
重组菌株生长性能或其他情况。
本发明涉及一种E‑选择素多肽配体修饰的肿瘤靶向
脂质体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的靶向脂质体由磷脂酰乙醇胺
‑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E选择素肽配体偶联物、二棕榈酰磷
脂酰胆碱、培化磷脂酰乙醇胺、肉豆蔻酰溶血卵磷脂制备得
到。
其中涉及的偶联物DSPE‑PEG‑Mal‑8CR由E‑选择素肽配
体8‑CR与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进行化学偶联
合成,本发明制备的肿瘤靶向长循环热敏脂质体,包载不同
的抗肿瘤药物后可以主动靶向于肿瘤新生血管并能够抑制肿
瘤细胞的迁移,对应对肿瘤的转移和复发有着重要意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抗菌水
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黄连素水溶液的配制。
(2)氨基酸衍生物Fmoc‑Phe‑OH溶液的配制。
(3)Fmoc‑Phe‑OH溶液与黄连素水溶液按比例混合,
室温下静置得到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抗菌水凝胶。
该方法具有体系简单、反应迅速以及水凝胶可塑性高
等优点。同时,利用氨基酸衍生物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纤维网
络结构及静电相互作用来限制黄连素分子内运动,进一步实
现黄连素的聚集诱导发光,从而最终制备得到具有光动力抗
菌效果的水凝胶。
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产品、纤维素的生物合成与
功能化应用、新型生物防腐剂和功能配料等
本发明涉及一种吲哚酮类化合物,为1‑(4‑氯苄基
)‑3‑(羟基亚氨基)‑4‑(4‑(三氟甲基)苯基)二氢吲哚
‑2‑酮,能有效抑制hTERT基因启动子的活性。
半定量PCR实验和免疫印迹实验表明该化合物能有效
抑制hTERT的转录和表达,更重要的是该化合物能有效减低
HeLa细胞中端粒的长度。
MTT实验和平板克隆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可以抑制HeLa
细胞活力和细胞增殖。
DAPI染色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可以促
进细胞凋亡。
这些结果都说明该化合物可以靶向抑制hTERT的表达
并可作为一种全新的抗肿瘤药物。
(1)新型抗肿瘤靶向药物的筛选和分子药理学研究
(2)利用微生物发酵和细胞培养技术表达和制备基因工程蛋
白质药物(3)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天然产物、化学合成小
分子等筛选自噬激动剂和抑制剂等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盐且具有产电特性的菌株,名称
为E?1,分类名称为:海藻希瓦氏菌Shewanellaalgae,保藏
编号为:CGMCCNo.17857,保藏日期:2019年5月27日,北京
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
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本菌株是一株耐盐的产电微生物。这是该种内微生物
具有产电特性的首次报道,成果丰富了耐盐产电微生物的多
样性,为微生物燃料电池在海水资源化处理方面的应用提供
新的实验材料。
(1)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生物转化;(2)传统发酵食品
酿造机理与发酵技术传统发酵食(3)发酵食品健康因子分析
及功能评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透明颤菌发酵产物的抗氧化
保湿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
所述保湿精华液按重量份数组成如下:纯净水60-80
份、透明颤菌发酵产物3-6份、银耳多糖5-8份、泛酸0.05-
0.2份、茶叶提取物0.5-2份、马齿苋提取物1-3份、抗坏血
酸1.5-3份、海藻提取物2-5份、卡波姆0.01-0.06份、角鲨
烷1.5-3.5份、丙二醇2-5份、苯氧乙醇0.35-0.5份、香精0
.05-0.15份。
本发明不仅以提高多糖产物为导向,通过培养基中不
同碳源、氮源、盐溶液以及酶的选择,显著提升透明颤菌发
酵产物的抗氧化活性。
旨在通过发酵法显著提升精华液的抗氧化性,同时通
过银耳多糖、茶叶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等复合物的添加显
著提高保湿精华液延缓皮肤衰老,使皮肤光滑有光泽的功效
。
(1)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生物转化;(2)传统发酵食品
酿造机理与发酵技术传统发酵食(3)发酵食品健康因子分析
及功能评价
本发明提供一种辅酶再生体系,具体为串联葡萄糖
‑6‑磷酸‑脱氢酶(G6PDH)及5αY187F‑还原酶重组体和串联
NAD激酶及5αY187F‑还原酶重组体,构建其基因工程菌并应
用在高效催化5α‑AD生产中的应用;
将5αY187F‑还原酶分别与分枝杆菌来源的G6PDH和NA
D激酶重组质粒电转至分枝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再对其生
产效率进行测定,发现串联表达的基因工程菌MNRM3/261‑5
αY187F‑G6PDH2对5α‑AD的生产由原来的67.8%提高到了89.
5%,串联表达菌株MNRM3/261‑5αY187F‑NAD2对5α‑AD的生产
由原来的67.8%提高到了92.6%,有效解决了5α‑还原酶催
化活性低的限制问题,为5α‑还原酶的分子改造提供了一条
新的思路。
(1)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生物转化;(2)传统发酵食品
酿造机理与发酵技术传统发酵食(3)发酵食品健康因子分析
及功能评价
本发明属于甾醇生物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混菌发酵生物转化植物甾醇制备甾体药物中间体11α‑羟基‑
雄甾‑4‑烯‑3,17‑二酮的方法。
本发明将分枝杆菌TCCC11028M3接入含有植物甾醇和
转化介质环糊精的发酵培养基中,培养24h后接种赭曲霉CI
CC41473孢子液继续进行转化。本发明利用混菌发酵实现了
由植物甾醇到11α‑羟基‑雄甾‑4‑烯‑3,17‑二酮的一步转化。
此方法提高了产物的生成率,缩短了转化周期,简化操作,
节约成本,适用于甾体化合物生物转化的生产。
(1)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生物转化;(2)传统发酵食品
酿造机理与发酵技术传统发酵食(3)发酵食品健康因子分析
及功能评价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强心苷类单体化合物及其在制
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利用MTT实验证实HTF‑1能够诱导人
宫颈癌HeLa细胞,人乳腺癌MCF‑7细胞,人肝癌HepG2细胞发
生凋亡,并且具有剂量与时间依赖性。
然后以HeLa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细胞流式分析技术
、伤口愈合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蛋白免疫印迹法等
,分别检测HTF‑1对HeLa细胞的凋亡、细胞周期、增殖、迁
移、侵袭以及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本发明中HTF‑1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并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使细胞周期停滞在S期。
(1)基于CRISPR-Cas系统、核酸适体和纳米材料的
生物传感系统研究,用于生物样本和食品分析,包括食源性
病原微生物、小分子等检测;(2)基于天然产物的抗肿瘤活性
物质发现及药理学评价等
本项目结合国际上催化乙烯四聚领域内的最新进展
——乙烯四聚可能是通过双金属机理进行的,稳定的双金属
铬过渡态是高效催化乙烯四聚生成1-辛烯的关键。
设计并合成新型的环状四膦胺配体,用于制备骨架结
构稳定的双核铬络合物,利用双金属铬络合物中两个金属中
心的协同催化作用来实现乙烯的高选择性齐聚。
通过调节配体的链接原子来研究双核铬络合物的结构
对乙烯齐聚催化体系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进一步揭示乙烯
高选择性齐聚活性中心的本质和催化过程中两个邻近的金属
中心的协同效应,验证乙烯四聚的双金属机理,为新型高催化
活性、高选择性乙烯齐聚催化剂的开发和工业应用提供实验
数据和理论指导。
包括主要技术内容、授权申请专利情况、经济社会
价值等。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甘薯淀粉加工废水、造纸制
浆、工业发酵和农林畜渔食品加工行业)进入污水处理系统
,不但增加了后继处理系统的负荷,还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进行处理,本成果为一种高效生物转化装置,将高浓度的有
机废液资源化,培养用于土壤修复的高效微生物,可实现废
液资源化和减量化。目前转化液土壤修复技术国内相对很少
有人提出,是一个新兴技术,我们可以对甘薯淀粉加工废液
进行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转化,并应用到对蔬菜土壤的修复之
中,预测会得到良好效果。在前期实验阶段,我们确实得到
了预期结果,为了能够得到经济效益,利用连续发酵设备,
对甘薯淀粉加工废液进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转化,是在前
期有力的实验成果基础之上,做出进一步的研究。这是把废
水处理,废物资源化利用,土壤生物修复联合起来的一种产
业化途径,有着较大的科学价值和应用潜力。连续转化装置
的转化率达到75%以上;(2)生物转化物用于土壤生物修复对
病害菌的抑制率达到85%以上。预期转化后废液COD从10000
-20000mg/L降到4000mg/L以下,对蔬菜农田进行浇灌和喷施
后,能够改良土壤环境和对蔬菜植株生长、种子发芽起到明
显促进作用。项目已获得申请“一种甘薯淀粉废水连续生物
转化装置”等相关专利3项,同时还申请相关专利6项。相关
成果获得1项省部级科技奖。该成果被天津市科技局鉴定为
国际先进水平。
(1)互联网+环境应急(移动式)污水处理装置;(
2)管道非开挖修复材料产业化及标准化;(3)生物强化及土
壤修复技术。
包括主要技术内容、授权申请专利情况、经济社会
价值等。电子化学品,就生产工艺属性而言,属于精细化工
行业;就产品用途而言,属于电子材料行业。电子化学品行
业属于"专项化学用品制造业"2662,属于"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C4360)。课题组开发了高精密
精馏-吸附集成技术,针对异丙醇、乙腈、NMP等溶剂进行提
纯,产品质量可达电子级溶剂要求。高纯电子化学品对杂质
要求极为苛刻,产品质量控制非常严格,因此,该领域的技
术关键不仅在于研究金属杂质含量小于1μg/L-50μg/L以下的
成套技术本身,更在于工程化技术的开发,其涉及到的控制
技术、设备技术、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稳定性、经济性以及
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是整个技术成功的关键。
(1)反应精馏;(2)高纯电子化学品分离纯化;
(3)化工过程系统优化、控制与过程故障诊断;(4)化工
设备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
包括主要技术内容、授权申请专利情况、经济社会
价值等。锂电池电解液是电池中离子传输的载体,一般由锂
盐和有机溶剂组成。碳酸酯类溶剂具有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较高的闪点和较低的熔点而在锂离子电池中得到广泛的应
用,在已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中基本上都采用碳酸酯作为电
解液的溶剂。另外,羧酸酯类溶剂如丙酸乙酯、丙酸丙酯的
凝固点平均比碳酸酯低20~30℃,且黏度较小,因此能显著
提高电解液的低温性能,也在快速发展,用量逐步加大。碳
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和碳酸二乙酯、丙酸丙酯、丙酸乙酯
的合成均使用反应精馏的方法,将反应和分离耦合在一起,
达到节约能耗和节省设备投资的目的;碳酸酯催化加选用甲
醇钠,活性高,选择性强;反应精馏塔采用高效固阀塔盘,
不易堵、效率高;羧酸酯催化剂采用高效非均相催化剂,高
效装填入催化精馏塔,精制塔采用高效填料塔,压降小、分
离效果好。催化剂的脱除采用刮板蒸发器,高效,快速。
(1)反应精馏;(2)高纯电子化学品分离纯化;
(3)化工过程系统优化、控制与过程故障诊断;(4)化工
设备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
项目简介:皮革是一种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化学
稳定性和热性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车辆、航空、船
舶及家具等方面。
但皮革应用中存在一个不可小觑的问题,即加工后皮
革材料的易燃性。根据我国公安部的规定,从2008年7月1日
起,新建或改建的公共场所必须采用满足国家标准《公共场
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的阻燃制品。
因此,对皮革阻燃化处理对提升皮革档次有重要意义
。阻燃剂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铝具有热稳定性好,阻燃效率
高,环境友好的特性。将有机OMMT与CEPPAAl复合并应用于
制革工艺可得到综合性能良好的阻燃皮革。阻燃皮革的极限
氧指数达到33.0%,有焰燃烧时间和无焰燃烧时间几乎为0;
皮革的HRR、THR、SPR和EHC均有明显下降。
阻燃剂能够保持皮革优良的力学性能和湿热稳定性。
产品性能及使用方法:
①本产品在皮革复鞣工序中加入。
②本产品为磷系阻燃剂和有机OMMT的水分散液,操作
安全,阻燃效率高,绿色环保。
(1)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加工技术;(2)热稳定及
防老化技术;(3)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4)电化学柔性
高分子材料;(5)聚烯烃分级及其构效关系;(6)高分子
材料高
技术内容:随着交、直流输电技术的大力发展,电
工装备对配套电容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电容器中的核心部
件之一为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
目前我国每年对聚丙烯薄膜材料需求在10~12万吨,
但是电工用聚丙烯树脂基料80%以上来自进口,现有国内产
品多为灰分含量较高的低端民用产品(灰分含量大于50ppm
),不能满足高端电工装备指标。
本实验室采用溶剂洗涤法处理聚丙烯产品,脱除其中
的Ti、Mg、Al等残留无机灰分,提升产品纯度。利用设计开
发的三组分复配溶剂,并优化洗涤工艺,可以使聚丙烯树脂
粉料的灰分含量低于40ppm,同时等规度在98%以上,基本达
到进口树脂水平。
经济社会价值:目前,国内电工级聚丙烯粒子材料
主要依赖进口,每年需要花费数亿美元采购电工级聚丙烯粒
子。制成薄膜后的价格约是树脂的两倍,其附加值差距更加
明显。此成果的推广不仅有望为国家节约大量外汇,而且将
极大地促进新材料行业的技术创新,形成具有我国行业特色
的自主知识产权,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进而提升我国
高端装备制造能力。
授权申请专利情况:已申请发明专利两项,“一种
低灰分聚丙烯树脂的生产方法CN201910179618.1”和“用于
测定聚合物中硅元素含量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及测定聚合物中
硅元素含量的方法CN201910875460.1”。
(1)乙烯选择性齐聚制备高级线性α-烯烃;(2)
烯烃聚合Ziegler-Natta-催化剂;(3)专用茂金属催化剂
;(4)低值烯烃的高附加值利用;(5)新型催化材料。
主要技术内容:在当前提倡节能减排、加强环境保
护的新形势下,对润滑油的品质提出了严格要求。
聚α-烯烃合成油(PAO)是合成润滑油中产量最大的
品种,在汽车工业、制造业、军事及航空航天工业中均表现
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PAO以1-癸烯为原料制备,导致PA
O价格较高。
本技术分别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和氯化铝催化剂,以廉
价1-丁烯与长链α-烯烃共聚方式来制备PAO:
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在1-丁烯中添加8%1-癸烯,所得
PAO的粘度为46cSt(100℃),粘度指数287;
采用氯化铝催化剂,添加10%1-癸烯,所得PAO的粘度
为12cSt(100℃),粘度指数129。
同时以1-癸烯为原料,以AlCl/MCl为催化剂,所得P
AO的粘3x度为8cSt(100℃),粘度指数146。
经济社会价值:根据润滑油的应用范围使用不同的
催化剂和原料。对于高粘度PAO,使用廉价的1-丁烯作为原
料,原料成本较只用1-癸烯可节约50%以上,创造较大的经
济价值。
申请发明专利1件:一种制备聚-烯烃合成油的催化
剂及方法,201910846414.9。
(1)乙烯选择性齐聚制备高级线性α-烯烃;(2)
烯烃聚合Ziegler-Natta-催化剂;(3)专用茂金属催化剂
;(4)低值烯烃的高附加值利用;(5)新型催化材料。
油气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还会对世界的经济格局和政治
、军事形势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地下盐穴储气库在战略能源储备以及和平时期的能源
调峰方面不可替代的突出优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作为
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工程一地下盐穴储气库的建造,主要用
于解决由于季节、气候变化造成的不平衡调峰以及管道意外
故障的应急供气。
我国盐穴储气库建库地质条件复杂,具有岩盐品味差
、厚度薄、多夹层等特点,导致造腔周期及造腔形态设计指
标与实际相差较大,使得建立的地下盐穴储气库难以满足要
求。团队针对我国盐穴储气库建设面临造腔速度慢、成效效
率低、形态难以控制,国外造腔理论、数值模拟手段和工艺
体系无法满足我国层状岩盐建库及造腔的需要等难题,开展
了多夹层岩盐水溶造腔机理与数值模拟研究,进一步完善多
夹层盐穴储气库水溶造腔机理,建立了不同地质特征、不同
造腔方式等多因素耦合条件下盐腔水溶造腔数学模型,初步
形成了适用于我国岩盐地质特点的水溶造腔数值模拟技术和
软件。
(1)海卤水资源综合利用;(2)盐与健康及盐产
品高值化;(3)膜及膜分离技术;(4)多相催化和膜催化
。
一、主要技术内容
本技术主要用于能源与环境化工过程的新型、高效催
化剂的设计与制备,利用缺陷与表界面结构的调控解决限制
光催化处理废水与光解水产氢过程的瓶颈问题。针对常见氧
化物光催化剂二氧化钛和氧化锌进行了氧缺陷和金属缺陷调
控,并基于氧缺陷型半导体和金属缺陷型半导体构建了p-n
同质结,并系统研究了缺陷位调控与光催化性能的构效关系
,可用于光催化降解水中污染物如印染废水,芳香类废水等
,性能显著提高。此外,该技术可用于Co,Mn,Ni等单金属
/多金属型非贵金属氧化物中缺陷的调控,有效改善其OER和
ORR性能,显著提高水分解效率。
二、经济社会价值
本技术为新型、高效催化剂的设计和构建提供了重要
的理论基础,经济效益视投资规模确定。
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篇,研究论文先后发表在J.Am
.Chem.Soc.,NanoEnergy,Appl.Catal.B,J.Hazard.Mate
r.等能源与环境化工顶级期刊。
(1)海卤水资源综合利用;(2)盐与健康及盐产
品高值化;(3)膜及膜分离技术;(4)多相催化和膜催化
。
铝基锂吸附剂LiX·2Al(OH)·nHO以氯化
锂、氯化铝、氢氧化钠为32主要原料,采用一步法制备而成
。
其原料廉价易得、制备方法简单,绿色无污染并且对
锂离子有优越的识别功能。
铝基吸附剂吸附容量可达14mg/g,锂离子去除率可达
96.5%。
同时,锂离子的分配系数远大于其他金属离子,尤其
锂与镁的分离因子比高达468。
铝基锂吸附剂在盐湖卤水提锂,特别是在高镁锂比、
低锂离子浓度盐湖卤水提锂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图1铝基锂吸附剂性质图(左)铝基锂吸附剂吸附容
量(右)铝基锂吸附剂微观形态
(1)海卤水资源综合利用;(2)盐与健康及盐产
品高值化;(3)膜及膜分离技术;(4)多相催化和膜催化
。
氢能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载体,电解
水制氢则是最具应用前景的绿色制氢技术。
电解水在碱性和酸性条件下都可以进行。酸性条件下
效率高于碱性条件,但是酸性条件下设备和金属催化剂腐蚀
比较严重,要求催化剂有良好的耐酸性能。
贵金属Pt催化剂不仅起始过电位低,并且具有优异的
活性和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是目前性能最好的电催化析氢
催化剂。但是贵金属价格昂贵、储量低,难以大规模应用,
亟待研制和开发高性能非贵金属催化剂。
为此,我们开发了以Ni2P和MoP为代表的过渡金属磷
化物和磷硫化物电催化析氢催化剂并形成了催化剂制备技术
,制备的催化剂粒度小,活性和耐酸性能优良,并克服了磷
化物和磷硫化物催化剂制备条件苛刻的难题,是目前已知的
活性最高的耐酸电解水析氢催化剂。
有4件授权中国发明专利
(1)加氢及加氢精制;(2)酸碱催化及精细化学
品催化;(3)微通道连续流绿色化学反应工程;(4)耐酸
电解水制氢催化剂;(5)有机液体储氢;(6)选择氨氧化
和酯化;(7)固体酸烷基化。
加氢是化工中一大类重要反应,常用的催化剂为贵
金属催化剂,不仅价格昂贵,还不耐硫和氮等杂质。特别是
针对一些重要的选择加氢反应,贵金属因活性过高很难获得
好理想的选择性和收率。
油品的深度脱硫是清洁燃料生产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也是治理雾霾、改善环境污染的迫切要求。燃料油中硫的
脱除主要是通过加氢精制反应实现的。传统的加氢精制催化
剂为负载型Co-Mo和Ni-Mo等过渡金属硫化物,它们在针对二
苯并噻等吩等芳香杂环含硫化合物的深度HDS过程中面临很
大挑战。
我们开发了以Ni2P、MoP、WP和CoP为代表的一系列性
能各异的磷化物和磷硫化物非贵金属催化剂,在选择加氢(
硝基苯加氢生成苯胺、炔烃选择加氢为烯烃、卤代不饱和烃
选择加氢等)和加氢精制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活性特别是耐
硫稳定性,并且催化性能可以调变。
有5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
(1)加氢及加氢精制;(2)酸碱催化及精细化学
品催化;(3)微通道连续流绿色化学反应工程;(4)耐酸
电解水制氢催化剂;(5)有机液体储氢;(6)选择氨氧化
和酯化;(7)固体酸烷基化。
技术内容:茂金属聚乙烯具有分子链规整、共聚单
体在分子链中分布均匀的特点,在力学强度、光学性能等方
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代表着聚乙烯新产品的发展方向。
茂金属催化剂的开发应用是继传统的Ziegler-Natta催化剂
之后,烯烃聚合催化剂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特别是高效助
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使得茂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入到
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茂金属催化剂要达到高活性
,所需的MAO用量大,生产成本高,限制了茂金属催化剂在
烯烃聚合领域的广泛应用。
以氟化物和烷基铝为改性剂,经过简单的加热处理获
得了高活性载体。该负载化茂金属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以及聚
合过程中均无需使用MAO,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且所得催化
剂颗粒形态良好,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调。具有良好的催化乙
烯与高级α-烯烃的共聚合反应性能,且共聚活性高。聚合所
得树脂粉料具有良好的颗粒形态,堆积密度高,适用于淤浆
法和气相法聚合工艺。
目前,国内茂金属聚乙烯催化剂主要依赖进口,每
年需要花费数亿美元采购。通过硅胶载体的结构设计和表面
修饰及负载工艺技术攻关,以茂金属中高密度、高级-烯烃
共聚聚乙烯产品为目标,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茂金属
催化剂及其淤浆工艺聚合技术,为我国茂金属聚乙烯生产企
业提供催化剂技术支撑,对于实现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产品
多元化、差异化和高端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授权申请专利情况:已申请发明专利一项,“一种
用于乙烯聚合的负载化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20221
1151937.X
(1)乙烯选择性齐聚制备高级线性α-烯烃;(2)
烯烃聚合Ziegler-Natta-催化剂;(3)专用茂金属催化剂
;(4)低值烯烃的高附加值利用;(5)新型催化材料。
技术背景:在聚苯硫醚生产后期,分离产品后会产
生大量黏稠性残液,经冷却后可固化成褐色废渣,其主要含
不能通过精馏回收的溶剂、锂盐催化剂、NaCl和少量齐聚物
或其他杂质。由于锂与NMP形成类似于络合物的物质,同时
还含有大量不溶和可溶态有机质,导致对废渣中锂的回收极
为困难,严重制约了聚苯硫醚产业发展。
技术内容:开发了聚苯硫醚副产含锂废盐综合回收利
用新技术,除对高价值锂盐进行回收外,还对大量NaCl进行
充分回收,通过获得高纯度NaCl,实现了聚苯硫醚生产与氯
碱生产工艺的对接。
经济社会价值:该技术在不使用任何高能耗和高污染
工艺前提下,彻底解决了聚苯硫醚副产含锂废盐处理问题,
促进了相关产业技术进步。同时,相关技术也为化工行业废
盐绿色高效利用提供了全新解决思路。
3.授权专利
该技术已授权相关发明专利4项,包括国际专利1项。
其中,核心专利获天津市专利优秀奖。
4.经济社会价值
该技术在不使用任何高能耗和高污染工艺前提下,彻
底解决了聚苯硫醚副产含锂废盐处理问题,促进了相关产业
技术进步。同时,相关技术也为化工行业废盐绿色高效利用
提供了全新解决思路。
该技术已授权相关发明专利4项,包括国际专利1项
。其中,核心专利获天津市专利优秀奖。
本技术涉及一种以工业级电解液如碳酸乙烯之、碳
酸二甲酯、氟代碳酸乙烯酯等采用熔融结晶提纯方式获得高
纯(≥99.99%)的电子级产品,回收率达到90%以上。
具体工艺为熔融结晶即高温融化——冷却熔融结晶—
—发汗——母液排杂——产品化料,并与精馏方法耦合提高
产品的回收率。
本技术具有产品纯度高、成本低、收率高、环境友好
等优点,在熔融结晶提纯过程中由于低温操作,相比精馏方
法优势更体现在电解液中微量杂质组成不会变有利于分离纯
化,且能耗降低50%以上。
经济效益显著。在国内多个新材料生产基地已经成功
工业化规模应用。
(1)工业结晶机理研究及工艺开发;(2)计算流
体力学及结晶器设计;(3)海卤水资源综合利用及废水资
源化;(4)光/电催化纳米材料及过程;(5)电化学分离
分析技术。
功能性糖类化合物在食品、药品等领域得到应用的
关键是构效关系明确,但糖类结构分析较蛋白质结构分析复
杂、困难。
本团队在糖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分析、化学
结构测定、质量控制等方面有多年的研究经历,建立了一套
成熟的技术,可为企事业单位提供食药来源的糖类物质提供
分离分析:
1)糖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制备工艺
2)糖类化合物理化性质测定
3)多糖及寡糖结构测定
4)寡糖链的制备及结构鉴定
5)糖类化合物活性评价及作用机理
动物源性产品(肉蛋奶羽骨血内脏)的开发和深加
工,以及对功能活性物质的提取加工和机理研究。
一.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危害性
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ateesters,PAEs)塑化剂是目
前全球生产量最大的类塑化剂(分子结构式见图1),每年产
量约600万吨,其中邻苯二甲酸异辛酸酯(DEHP)是PAEs塑化
剂使用量最大的一个品种(占比60%),其次是邻苯二甲酸甲
酯(DMP)和邻苯二甲酸丁酯(DBP)。PAEs类塑化剂作为潜在的
人体内分泌干扰物、致癌物、诱变剂和致畸剂,即使在较低
的浓度下也会损害生殖健康、引起基因突变等。有研究报道
称当人体摄入PAEs1.4×10-2mg/kg/d就有致癌的风险。
PAEs还容易富集在人体内脏部位,引发肾毒性、神经毒性、
肝毒性以及心脏毒性等。PAEs类塑化剂的危害性已经引起全
世界广泛的关注,6种PAEs已经被我国、欧洲和美国的环保
机构列为优先控制的污染物。
二.白酒中塑化剂来源以及限量标准
白酒中塑化剂的来源包括:蒸酒时使用塑料管导酒或
塑料桶装酒、运输或勾调中使用塑料管道或者塑料容器、贮
存原酒的陶坛口密封用塑料布、酒瓶盖中的塑料内层(垫)等
。此外,其他酿造过程中涉及到塑料制品均会引起塑化剂的
迁移,以及粮食等酿酒原料受到土壤、水体等环境的中的塑
化剂污染。液态法白酒或固液法白酒生产中使用的食用酒精
和香精香料中塑化剂的污染也是白酒中塑化剂的一个来源。
所有这些因素都造成塑化剂迁移进入白酒,诸多因素叠加增
加了白酒中塑化剂含量。
目前白酒中塑化剂限量标准执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办
公厅关于通报成人饮酒者DEHP和DBP初步风险评估结果的函
》(国卫办食品函[2013]283号)文件,其中规定白酒产品DE
HP和DBP的含量分别在5.0、1.0mg/kg以下时为合格。
三.目前使用的去除塑化剂的方法
目前白酒中去除塑化剂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吸附富集的
方法,例如采用活性炭、分子筛、铜锌合金材料作为吸附材
料,其中的作用原理是基于塑化剂与吸附材料之间的疏水相
互作用吸附、择形吸附、合金表面的配位吸附等。据了解,
这些方法存在的缺点是选择性差,容易导致白酒中固有的风
味物质损失,并且合金材料使用过程中腐蚀,损坏白酒产品
品质。因此需要发展一种选择性去除塑化剂,并且不影响白
酒原有品质和口感的技术。
四.白酒中塑化剂去除新方法---多肽模拟酶催化剂降
解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继锋课题组开展
了多肽模拟酶催化剂PAEs塑化剂的研究,并开发了白酒中P
AEs塑化剂降解去除技术,其原理是基于活性多肽材料选择
目前白酒中去除塑化剂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吸附富集的方法,
例如采用活性炭、分子目前白酒中去除塑化剂采用的方法主
要有吸附富集的方法,例如采用活性炭、分子筛、铜锌合金
材料作为吸附材料,其中的作用原理是基于塑化剂与吸附材
料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吸附、择形吸附、合金表面的配位吸
附等。
据了解,这些方法存在的缺点是选NoneNone择性差,
容易导致白酒中固有的风味物质损失,并且合金材料使用过
程中腐蚀,损坏白NoneNone酒产品品质因此需要发展一种选
择性去除塑化剂,并且不影响白酒原有品质和口感的NoneN
one技术None性结合并分解特定结构的塑化剂[图2]。
五.项目的工作基础我们已经针对这些核心技术开展
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建立了多肽结构设计的理论方法、多肽
合成、降解反应器设计等方法,工作基础如下:建立了选择
性降解不同塑化剂的多肽设计理论方法,我们已经建立了基
于量子力学、分子力学为理论的多肽结构的设计方法,针对
不同的塑化剂,例如DEHP、DBP、DMP设计选择性结合和降解
的多肽结构[图4],实现选择性去除塑化剂,同时避免白酒
中风味物质的损失。该核心技术是我们课题组原创技术,也
是项目的核心竞争力,难以被模仿。
2.研究了10%乙醇含量中DEHP的降解条件,设计了降
解塑化剂的纤维素膜反应器根据肽序列中氨基酸疏亲交替排
列的原则设计了三条肽序列,将多肽模拟酶通过席夫碱反应
共价固定在再生纤维素膜上,制备出了一种可高效降解DEH
P的降解膜反应器。以10%乙醇的体系为对象,研究降解条件
和降解效果,发现制备的这种膜反应器,在中性、室温条件
有效降解DEHP,12小时降解效率接近90%,该反应器并显示
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用性。
图4.多肽选择性结合DEHP、DBP、DMP示意图.。
相关研究工作已经发表在专业学术期刊发表(J.Haza
rd.Mater.,2022,428:128262,2020,389:123873,2020,389:
122074,J.Mater.Chem.B,2020,8:9601-9609,Chem.Commun
.,2019,55:13458-13461.)。
图5.固定了活性多肽的纤维素反应膜反应器应用于塑
化剂催化降解示意图.
六.项目实施方案---白酒中塑化剂降解反应器的设计
方案流程:
⚫针对白酒中塑化剂的种类和含量确定需要降解的PA
Es,进行多肽设计,合成多肽;
⚫并制备含有共价结合纤维素、多孔玻璃、泡沫金属
钛化学基团的多肽序列;
⚫在纤维素膜、多孔玻璃、泡沫金属钛上固定多肽,
制备白酒中塑化剂降解反应器。
图7.白酒中塑化剂降解反应器拟使用的多肽结构(上
)和固定多肽的(下)的纤维素膜(左)、多孔玻璃(中)
、泡沫金属钛(右).
七.工作进度安排
分为两个阶段:
(一)初期阶段。
⚫执行时间:3个月。
⚫工作内容与阶段目标。
1.设计出选择性降解DBP、DEHP的多肽模拟酶材料;
2.合成上述多肽模拟酶材料并进行实验筛选优化;
3.设计出小批量(1L/天)降解处理白酒中塑化剂的
反应器验证性装置。
(二)中期计划。
执行时间10个月。
⚫工作内容与阶段目标。
1.规模化合成多肽材料;
2.设计出大批量(1000L/天)降解处理白酒中塑化
剂的中试规模反应器。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装备开发、食品质量与安全控
制、食品安全与风险评估等
蛹虫草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食药用真菌,多糖是
蛹虫草中含量较高且功能丰富的活性成分。
确立了蛹虫草多糖高效的提取工艺,开发了具有降血
糖、抗肿瘤、抗氧化、吸附重金属活性的不同种类的蛹虫草
多糖,并系统研究了蛹虫草多糖的构效关系及活性机制。
明确蛹虫草多糖对小麦淀粉理化性质及消化特性的影
响,成功制备了功能性小麦淀粉。
技术成果的市场前景简述:蛹虫草多糖对小麦淀粉
的理化和消化性质均具有有益影响,因此在小麦淀粉及面粉
的生产及加工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蛹虫草多糖,能够对其产
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在使小麦淀粉或面粉拥有更好的理化性
质的同时,降低其消化性,从而减轻由淀粉摄入带来的热量
负担,对于目前常见的控糖减脂以及糖尿病的控制都有一定
的正面效益。同时,蛹虫草多糖本身还具备抗氧化、降血糖
、抗肿瘤等多种功效性,将其与小麦淀粉或面粉结合,并进
行一定的产业加工,还能生产出具备多种健康功效的相关产
品,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投资该技术成果所需要的规
模、条件等: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中小企业或初创企业。
该技术已申请与蛹虫草多糖小麦淀粉相关的专利1
项(一种富含蛹虫草水提物功能面粉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申
请号:201910037847.X)发表与蛹虫草活性及构效相关的S
CI收录论文10篇。
动物源性产品(肉蛋奶羽骨血内脏)的开发和深加
工,以及对功能活性物质的提取加工和机理研究。
建立高效提取天然甜味剂甘草酸及甘草次酸的提取
技术——甘草酸的酶解提取技术及甘草次酸蒸汽爆破辅助技
术。
以天然非糖型甜味剂甘草酸的苷元----甘草次酸为母
体,分别引入吡喃单糖、氨基酸高效合成了甘草次酸吡喃糖
苷类衍生物和氨基酸酰胺类衍生物。
经过分析得出甘草次酸吡喃糖苷类衍生物的相对甜度
相比于母体甘草次酸显著增加;甘草次酸吡喃糖苷类衍生物
、N甘草次酰精氨酸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且五种新型衍生物
对细胞活力基本无影响。
1、技术成果的市场前景简述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加强,发现肥胖症、糖尿
病、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与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饮食习惯和
膳食结构有关。甜度高、低热量的功能性甜味剂得到了广泛
关注,成为我国在内的世界食品市场甜味剂研究与应用发展
的重点。甘草次酸吡喃糖苷类衍生物和甘草次酸氨基酸酰胺
类衍生物经过实验探究,验证了其具有较好的甜度和良好的
降血糖活性。这一研究结果为甘草酸结构类似物作为甜味剂
提供了理论基础,这类甜味剂可以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膳食中
,也可用于降血糖的功能食品中,保证了消费者在食用这类
食品过程中,既享受了甜味,又享受了健康,为功能性甜味
剂在市场中的发展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因此,该技术具有
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2、投资该技术成果所需要的规模、条件等:食品、
生物医药等领域中小企业或初创企业。
该技术申请专利1项,发表论文2篇。专利:甘草次
酸糖苷的制备方法和在甜味剂中的应用,申请号201910037
850.1。文章:1.WeiZhang,TingLi,XiaoJingZhang,ZhenYu
anZhu⁎.Hypoglycemiceffectofglycyrrhizicacid,anatura
lnon-carbohydratesweetener,on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mice.Food&Function,2020,11,4160-4170.2.
Zhang,W.,Wang,H.Y.,Wang,H.X.,&Zhu,Z.Y.⁎.(2019).
Synthesisandinhibitionofα-glucosidaseofmethylglycyr
rhetinateglycosides.NaturalProductResearch,1–7.
动物源性产品(肉蛋奶羽骨血内脏)的开发和深加
工,以及对功能活性物质的提取加工和机理研究。
“活性米糠的生物转化与功能产品开发”系天津市
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08ZCKFNC00600)。该项目利用现
代生物发酵技术,将米糠的营养与灵芝、北虫草等药膳真菌
的功能融合,打造米蕈生物产品,实现米糠作为食品资源的
新突破,辅以高新食品生物技术,以发酵米糠为源生产纳米
免疫多糖、阿拉伯木糖缀合物等具有高免疫活性的功能产品
;同时利用反应式挤压技术-超微粉碎耦联技术,生产功能
米糠配料,实现米糠在食品、饲料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真菌发酵米糠同时生产北虫草技术除了可以提供北虫
草菌丝体快速生长的营养源,比全小麦或全大米培养基上生
长迅速,提高北虫草产量,此外,北虫草在发酵过程中的次
生代谢产物(虫草酸、虫草多糖等)等功能成分保留在米糠
培养基中,将其干燥,进行加工成终端产品。已实现1OOOK
g北虫草与800Kg米蕈(发酵米糠)的联产技术,其中米蕈产
品总碳水化合物≥80%,还原糖≤3%;纳米免疫多糖粒径在10
0-500nm,与免疫细胞结合率≥90%;阿拉伯木糖缀合物分子
量1500左右,与dectin受体结合率≥95%。
利用反应式挤压和超微粉碎耦联技术加工米糠生产米
糠全粉,目的是在保持米糠营养与功能的同时,提高米糠的
耐贮性和可食性。本项目中利用磷酸盐类作为反应剂,氢氧
化钠作为催化剂,利用挤压技术,使米糠中淀粉、纤维素交
联化,再经过三级气流粉碎机,进行微粉碎,形成200目左
右粉体。该产品在冷水即溶,具有很强的吸水性、保油性和
乳化性能,在速冻食品、肉制品、焙烤食品等不同食品领域
中得到广泛应用。
已实现1OOOKg北虫草与800Kg米蕈(发酵米糠)的
联产技术,其中米蕈产品总碳水化合物≥80%,还原糖≤3%;
纳米免疫多糖粒径在100-500nm,与免疫细胞结合率≥90%;
阿拉伯木糖缀合物分子量1500左右,与dectin受体结合率≥
95%。
动物源性产品(肉蛋奶羽骨血内脏)的开发和深加
工,以及对功能活性物质的提取加工和机理研究。
成果简介:
利用氨基酸和生物安全的无机纳米材料制备成具有类
似天然酶活性的仿生材料,用于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降解。
材料价格便宜,并且制备过程环境友好,所得材料也
具有生物安全性,可以用于大田以及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降解
,增加食品供应链的安全性。
专项催化剂研制:
制药废水的集成技术和石化废水的集成技术研究,用
催化氧化技术用于深度处理,提高废水的出水水质,研制的
催化剂为多组分复合非均相催化剂,使用寿命3-5年,具有
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絮凝剂的优点:
1.属于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具有磁性。
2.絮凝效果好(沉降速度快、絮体体积小、脱水性能
高)。
3.出水水质好,浊度的去除率可高达95%以上,TP的
去除率也可达95%以上,COD的去除率可达74%。
4.稳定性好,可以直接投加,也可以转化为水溶液投
加;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与PAC等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和
助凝剂一同使用,具有很好的协同效应。
5.适用范围广,可以用于废水治理及污泥脱水,产生
的污泥密实,体积小。图1处理工业废水与PAC效果对比图2
制革废水处理前后效果1.PAM2.磁性絮凝剂3.PAMPAC4.PAC图
3对微藻固液分离不同絮凝剂效果对比。
“吸附捕集催化燃烧”是应对低浓度、大风量VOC
s废气的主流技术之一。
该技术的主要流程是:VOCs废气经干式过滤器去除部
分粉尘颗粒物,然后送入活性炭吸附箱进行吸附净化,净化
后的洁净气体由主排风机排入大气中。
吸附装置配备备用吸附箱1套,当活性炭吸附饱和后
通过控制阀门切换至催化燃烧脱附状态,实现VOCs向CO2转
化。
吸附过程为连续式处理工艺,即备用吸附箱投入使用
的同时,饱和吸附箱进行脱附工作,脱附后活性炭箱预备至
下次循环使用。
催化剂作为VOCs净化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仍以铂、
钯等贵金属为主。
由于贵金属价格昂贵(如2021年1月15日贵金属价格
:硝酸钯580元/g,硝酸铂260元/g,硝酸铑5000元/g),且
长期以来依赖进口,国内主要催化剂厂家通过降低贵金属负
载量的方法(商用贵金属催化剂的铂含量为239μg/g,钯含
量仅为0.23μg/g)展开价格战,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但
是需要大幅增加运行电耗来提高催化反应温度,方能达到排
放标准。
1、申请人自2013年以来一直致力于过渡金属氧化
物催化剂的研发,大幅降低催化剂的成本,由于在涂覆过程
中提高了催化剂在蜂窝陶瓷载体上的负载量,催化剂的耐久
性也明显提高。
2、在甲苯浓度为1500ppm/空气、空速为24000h-1条
件下,商用贵金属催化剂的100%甲苯转化率对应的转化温度
为340℃,而本成果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实现100%甲苯
转化率对应的转化温度仅为218℃,比商用贵金属催化剂的
转化温度低122℃。
3、因此,本研究及获得的成果有望彻底摆脱德国贺
利氏控制全球80%的卡脖子贵金属资源,实现VOCs净化工艺
的转型升级。
本成果是在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博士
后基金面上项目,天津科技大学青年创新基金的支持下完成
的,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总引用次数1000余次,申请中国
发明专利5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参与出版专著1部。
(1)材料模拟与设计;(2)电催化制双氧水;(
3)催化反应动力学;(4)吸附材料开发与应用
利用蛋白质和多糖开发了脂肪模拟物,包括:
1.低脂打发奶油。
2.低脂色拉酱。
3.低脂蛋黄酱。
4.低脂咖啡伴侣。
5.低脂肉制品。
这些产品的生产技术经过研究和开发,利用蛋白质和
多糖的特性,成功模拟了脂肪的口感和质地,同时降低了脂
肪含量,使得这些产品更加健康和适合减脂的人群食用。
海洋复合微藻多肽对DPPH、羟基自由基等有很好的
去除效果,并且可以显著抑制小鼠血清MDA的生成,可用于
抗氧化保健品的开发。
微藻食品及保健品、海藻多糖、藻菌复合剂、石油
烃降解菌、水质净化、大型海藻的资源化利用及海洋微生物
治理重金属污染等领域
1.不同分子量透明质酸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
域具有不同的用途。目前还不能通过发酵生产不同分子量的
透明质酸产品,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2.本项目拟通过遗传和代谢工程手段,从透明质酸合
成关键酶、能量代谢以及底物平衡等角度研究关键基因与透
明质酸分子量及产量之间的关系,揭示调控透明质酸分子量
与产量的生理机理,构建新型微生物代谢系统,优化其发酵生
产工艺,实现不同分子量发酵生产,并开发其在医药领域中应
用新产品。本成果从透明质酸合成关键酶、能量代谢及底物
平衡等角度发现并研究影响兽疫链球菌生产透明质酸分子量
与产量的关键基因,阐明这些基因与透明质酸分子量与产量
之间的关系,并将构建一系列的工程菌株,建立新型微生物代
谢系统来合成不同分子量透明质酸产品,实现了透明质酸的
分子量可控发酵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