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和化工生物领域成果汇编
轻工和化工生物领域成果汇编
天津科技大学(TianjinUniversityofScienceand
Technology),位于天津市,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
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
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天津市“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建
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
建设高校、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
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
CDIO工程教育联盟、“一带一路”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联盟成
员单位。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为河北轻工业学院,是全
国首批4所轻工类本科院校之一,隶属轻工业部。1959年,
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的主要师资和实验设备调入学校。1
964年,北京轻工业学院发酵工学专业、无锡轻工业学院塑
料成型加工专业先后调入学校。1968年,学校改名为天津轻
工业学院。1971年,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全部调入学校。
1972年,北京轻工业学院盐化专业和轻工业部塘沽盐业专科
学校合并后划归学校。1998年,学校的管理体制改为中央与
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学
校更名为天津科技大学。
根据分子模型合成策略,通过计算机优化设计方法
,筛选了氯霉素、伏马毒素抗原的最佳合成路线,半抗原合
成方法,有效提高了半抗原的合成效率。所合成的半抗原不
仅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氯霉素、伏马毒素的核心结构,而且在
空间结构上与氯霉素、伏马毒素分子高度相似,同时半抗原
上的活性基团位置合适,反应活性高,非常利于半抗原与载
体蛋白的连接。
国内首次自主研究制备了伏马毒素抗体,建立了快速
免疫分析方法,开发了试剂盒,并进行了应用实验。
利用胶原蛋白多肽与三价铬螯合反应,建立了胶原蛋
白铬螯合物的提取制备工艺。所制备的胶原蛋白多肽铬对四
氧嘧啶处理小鼠肝脏形态结构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胶
原蛋白多肽铬可能通过加强胰岛素的作用,对四氧嘧啶处理
小鼠相关代谢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缓解小鼠肝脏的受损程
度。检测试剂盒已在多家单位应用,受到用户好评,应用推
广程度高。通过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培养了一批掌握应用
该项技术的人员,技术辐射能力强。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
有力的技术支撑,社会效益巨大。
国内首次自主研究制备了伏马毒素抗体,建立了快
速免疫分析方法,开发了试剂盒,并进行了应用实验。
1.L-异亮氨酸(L-isoleucine,Ile)属于分支链氨
基酸,是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之一,在食品和医药等行业具
有非常广泛的市场及应用前景。
2.本项目针对我国L-异亮氨酸菌种产能水平低、提取
收率低以及生产过程环境污染重等问题开展了L-异亮氨酸生
产菌种的选育、L-异亮氨酸网络定量分析、发酵过程控制和
优化以及L-异亮氨酸发离提取工艺的优化等研究并于天津实
发中科百奥工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100L罐中试及30K
L罐规模发酵与提取的产业化研发工作。
3.本项目于5L发酵罐L-异亮氨酸产酸率平均39.0g/L
,糖酸转化率≥24%,发酵周期55h;于100L发酵罐L-异亮氨酸平
均产酸率34.1g/L,平均糖酸转化率20.9%,平均提取收率80.
6%,发酵周期55h;于30KL发酵罐L-异亮氨酸平均产酸率≥31.
9g/L,平均糖酸转化率19.3%,发酵周期55h。
4.本项目已申请国内专利3项,发表论文9篇,其中SCI
或EI收录6篇,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上述技术指标及工作指
标均达到合同要求。
5.采用本项目选育的L-异亮氨酸高产菌种及相关发酵
过程控制和分离提取工艺使得L-异亮氨酸的生产成本将会大
大降低。
6.经测算,采用本技术制造L-异亮氨酸生产成本为8万
元/吨,而市场上L-异亮氨酸供不应求,产品附加值高,因此L
-异亮氨酸工业化生产的盈利前景乐观
7.本研究可为实现L-异亮氨酸的发酵新技术产业化奠
定坚实基础,对加快实现国内氨基酸原料药的进程,与国际市
场接轨有着推动的作用。同时膜技术与色谱技术组合实现清
洁生产技术也将解决氨基酸发酵生产的提取污染共性难题,
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8.本项目的推广将在发酵行业中起到技术支撑辐射的
作用,带动整个小品种氨基酸发酵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提
高氨基酸行业技术,尤其对于小品种氨基酸发酵行业的清洁
生产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本项目已申请国内专利3项,发表论文9篇,其中SCI
或EI收录6篇,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
本发明涉及除草剂2,4‑二氯苯氧乙酸连续反应结
晶粒度控制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制备温度在80‑100℃的2,4‑二氯苯氧乙酸盐
的饱和或近饱和溶液、浓度为10‑38%的盐酸;
2、在结晶器内,连续加入步骤1配置的2,4‑二氯苯
氧乙酸盐溶液和盐酸,其中2,4‑二氯苯氧乙酸盐和盐酸的
摩尔比为1∶1‑1.2;控制结晶温度为20‑60℃,停留时间为2
‑10h,连续排料到后处理工序得到产品。
本发明的粒度控制方法,采用在高温下溶解2,4‑二
氯苯氧乙酸盐,在低温下将2,4‑二氯苯氧乙酸盐溶液和盐
酸在结晶器内进行连续反应结晶工艺,克服了在高温下酸化
反应后再冷却结晶工艺所存在的2,4‑二氯苯氧乙酸产品纯
度低、粒度小及设备易腐蚀问题。
本技术具有产品粒度大、纯度高、能耗低、收率高
、设备腐蚀小等优点,简化了操作,并使过程易于实现自控
。
本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1)工业结晶机理研究及工艺开发;(2)计算流
体力学及结晶器设计;(3)海卤水资源综合利用及废水资
源化;(4)光/电催化纳米材料及过程;(5)电化学分离
分析技术。
光合细菌富含多种活性物质,是一种重要的单细胞
蛋白。
主要应用于水产养殖开口饵料,提高水产动物的抗病
性和耐药性;增加观赏鱼类的色彩鲜艳度;污水的调水剂,
有效降解污水的COD、铵态氮、和磷等污染物。
光合细菌规模化培养,目前已完成百吨级发酵生产光
合细菌菌剂。
1)甾体药物高效微生物转化体系构建;(2)非耐
药性新型抗菌剂;(3)抗菌功能生物材料;(4)生物膜在
能源环境中的应用开发;(5)高盐废水处理与微生物制氢
;
包括主要技术内容、授权申请专利情况、经济社会
价值等。
获得多个微生物菌剂,用于盐碱地改良。
极大的降低盐碱地的pH值和盐度。
使盐碱地更适应耕种,提高作物产量。
1)甾体药物高效微生物转化体系构建;(2)非耐
药性新型抗菌剂;(3)抗菌功能生物材料;(4)生物膜在
能源环境中的应用开发;(5)高盐废水处理与微生物制氢
;
获得多个微生物菌剂,用于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
为治理诸如农作物秸秆、养殖废弃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开
展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菌剂开发;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干式发
酵和湿式发酵理论和技术研究;在治理和处置养殖废弃物、
农业废弃物和城镇垃圾的同时,生产生物有机肥和腐殖酸等
高附加值产品。
1、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玉米、大豆、小麦等秸秆
的腐解速率,提高土壤总氮、总磷和腐殖质含量。
2、在北方采收季与秸秆直接抛洒在农田,极大促进
了秸秆的降解。
3、避免了因为堆肥等步骤造成的人力浪费。
1)甾体药物高效微生物转化体系构建;(2)非耐
药性新型抗菌剂;(3)抗菌功能生物材料;(4)生物膜在
能源环境中的应用开发;(5)高盐废水处理与微生物制氢
;
本成果主要涉及食品、精细化工品中的香精香料的
冷冻分离提纯技术。
本发明是针对一种针对枣汁清汁的浓缩方法,步骤包
括:将待浓缩的清汁预冷后倒入结晶器中;将结晶器降温后
添加晶种,恒温一段时间后将结晶器以一定的降温速率继续
降温,之后恒温一段时间,最后排出未结晶的浓缩枣汁产品
。
本发明可充分利用清汁原料进行浓缩,具有浓缩质量
优、溶质回收率高、原料损失小的特点,获得的浓缩枣汁较
之待浓缩的枣汁清汁浓度提高两倍左右,溶质回收率超过9
5%;本发明整个浓缩过程均在低温下进行,避免了高温对
原料中营养物质的破坏,显著减少了风味物质的损失,最大
限度保留枣汁原有品质。
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易控、设备投入小、生产成本
及能耗低、污染排放少的优势。
本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1)工业结晶机理研究及工艺开发;(2)计算流
体力学及结晶器设计;(3)海卤水资源综合利用及废水资
源化;(4)光/电催化纳米材料及过程;(5)电化学分离
分析技术。
1、以奶渣为原料分离制备高纯酪蛋白酸钠和酪蛋
白磷酸肽;
2、促钙吸收功能食品及饲料添加剂;
3、天然酪蛋白酸钠及多肽洗护产品。
成本低、效率高、工业化
天然产物、生物活性物质功能及机理研究;“食品
添加剂与功能配料生产和应用技术”、“天然活性物质及其
营养调控”,从食品添加剂的绿色制造和营养功能两方面提
高食品质量与安全水平;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装备开发、食品质量与安全控
制、食品安全与风险评估等
D-核糖(D-ribose)是一种具有醛基的五碳糖。它不
仅是生物体遗传物质-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
的组成成分,而且还是若干辅酶和维生素的组成成分,是一
种具有重要生理意义的戊糖。
D-核糖在食品和医药工业等领域应用广泛。D-核糖的
生产方法主要有三种:水解法、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
。其中,通过微生物发酵法生产D-核糖是最经济有效的生产
方法。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食品生物技术
研究室长期从事D-核糖生产菌株的选育和发酵研究。通过各
种理化因素诱变,获得一株枯草芽孢杆菌转酮酶缺失突变株
FBL04-742,经过60h发酵,能够在发酵液中积累D-核糖7%以
上,葡萄糖转化率为54.17%。
研究成果:
(1)选育出了耐高温、耐高渗和耐高酒精浓度的优良
生产菌株。其主要性能指标为:耐酒精度22%(V),耐糖34%
,耐高温40~43℃。
(2)开发了淀粉质原料酒精浓醪发酵的复合辅助酶制
剂,优化了多酶协同糖化酒精浓醪发酵工艺,大大提高了酒
精浓醪发酵的速度。其适宜使用工艺为:复合酶在发酵开始
添加,用量为0.7mg/g原料,自然pH,主发酵温度35~37℃
。在该条件下,与不加复合酶系统比较,发酵周期缩短12小
时左右,酒度提高0.6度,原料相对出酒率提高4.6%。
(3)研究了多种发酵辅因子对酒精浓醪发酵的影响,
大豆粉和酒曲作为生产用的发酵辅助因子可有效提高酵母的
酒精耐性。添加原料量3%的大豆粉后,酿酒酵母的耐酒精能
力明显提高,与空白比较,酵母菌的耐酒精能力可提高4~
6度;添加原料量4%的蓼曲后,酿酒酵母的酒精发酵能力明
显提高,与空白比较,最终产酒浓度可提高1~2度。
(4)确定了淀粉质原料浓醪发酵生产燃料酒精的工艺
。30L发酵罐,酒精发酵浓度达18.2%(V);900m。
肽是蛋白质水解后,由数量不等的氨基酸残基组成
的物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介于蛋白质和氨基酸之间的肽类
具有很多的生理功能。
肽的生理功能:
1、易消化吸收性;
2、低过敏性;
3、促进脂肪代谢和减肥作用;
4、降血压作用;
5、降血脂和胆固醇作用;
6、增强运动员肌肉和消除疲劳作用;
由于肽易于吸收,能迅速利用,因此,抑制或缩短了
体内“负氮平衡”的负作用,达到抗疲劳作用。
现在肽的生产都是采用酶法分解蛋白质,成本高而且
产物单一。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肽制品,可以作固态发酵
或液态发酵。如果采用固态发酵不仅成本低,而且大大减少
废水的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国策。由于微生物发酵法可
采用单一菌种或混合菌种进行,因此可得到多种肽类,即可
以生产混合肽制品,也可以分离后得到多种的肽制品,以满
足不同需求。
该项目以黄色短杆菌TV10为出发菌株,通过原生质
体紫外诱变等方法选育出L-缬氨酸高产菌TV2564,该菌株在
未优化条件下发酵72h产L-缬氨酸29.3g/L。
经试验结果验证,所得菌株的遗传标记和产酸能力十
分稳定。
应用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优化得到种子培养基的最佳
组成,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得
到最佳摇瓶分批发酵培养基组成,并研究菌株了TV2564的摇
瓶分批发酵最优条件。
对菌株TV2564进行了5L罐分批发酵试验,提出了分阶
段供氧的控制模式,并建立了菌体生长、产物形成和底物消
耗的动力学模型。
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菌体生长、产物生
成和底物消耗的变化规律,且此模型的适用范围广,对L-缬
氨酸发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该项目研究了芝麻油碱炼脱酸、脱色及汽提脱臭过
程中芝麻油和脱臭物中芝麻素类含量的变化,得到含芝麻素
大约9-10%的浓缩脱臭物;对浓缩物进行纯化处理和抗氧化
性能研究,得到纯度大于90%的芝麻素浓缩物,用乙醇进行
重结晶可以进一步提纯样品使芝麻素含量达到95%以上或更
高;与VE配合获得了更好的抗氧化效果:对DPPH的清除效应
86.5%;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应62.4%;亚油酸体系中的抗
氧化作用60.11%;肝组织MDA抑制率78.32%;脑组织MDA抑制
率72.33%;H2O2诱导MDA抑制率65.25%。
实验中还初步对溶剂浸出法芝麻残渣和水代法芝麻油
残渣进行了提取及抗氧化性能的研究,结果发现二者也具有
类似的抗氧化效应。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奶牛饲料发酵剂,目前生
产规模达到5吨发酵罐,年产1吨发酵剂,发酵剂中活菌数达
到1013cfu/g。
发酵剂中微生物配伍科学,具有多种功效,首先,将
秸秆里的粗纤维、木质素、长分子链,通过生物降解作用,
把畜禽不能吸收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转化成可吸收利用的低
分碳水化合物,即能量饲料功能;其次,发酵剂里的多种有
益菌群能大量吸取畜禽难以利用的有机氮、无机氮,使之转
化成营养成份较高的菌体蛋白质,即蛋白饲料;同时,有益
菌株在发酵中能产生大量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
分解酶,B族维生素和A、D,这是普通饲料无法相比的;还
有,有益菌群在畜禽肠胃里,增强了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
。
用该发酵剂2克发酵1吨青秸秆,生产的秸秆粗饲料粗
蛋白提高22.2%,粗纤维降低16.32%;微生物发酵奶牛精饲
料粗蛋白提高22.7%,饲料利用率提高20%,奶牛日产奶量平
均增加0.85~1.52公斤/头。
该技术应用于奶牛饲料发酵菌剂和发酵饲料的生产
。本市存栏奶牛达10万头以上,平均每头牛年需粗饲料达7
~8吨,精饲料4~5吨,全市需饲料发酵剂40~50吨/年,市
场前景广阔。
e-聚赖氨酸(e--poly-L-lysine)是一种天然的生物
代谢产品,是具有巨大应用市场的高新技术产品。在世界范
围内,e-聚赖氨酸被广泛的用做食品保鲜剂,从肉类、家禽
、海产品到面包、饼干等各种各样的食品。
多聚赖氨酸具有广谱抑菌性,能够抑制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和一些耐热性芽孢杆菌等,安全性能
高,在水中的溶解性极强,热稳定性好,在中性和微酸性环
境条件下有较强的抑菌性。
另外,在基因治疗方面、在生产可生物降解的高吸水
性树脂(SAP)方面、在基因芯片的制造方面(化学修饰空白芯
片、核酸生物芯片、氨基酸芯片、蛋白质芯片等)和某些药
物的包被物的制作方面等有重要用途。
E-PL生产技术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化学合成法;二
是微生物发酵法。由于化学合成法生产的是α-聚赖氨酸,有
毒,难以在国内推广使用。而发酵法安全、成本低、污染少
等优点,具有巨大的生产潜力。
经济效益分析:年产20吨,产值:3000万元;利税:
1000万元。
经济效益分析:年产20吨,产值:3000万元;利税
:1000万元。
大蒜(AlliumSativumL.)为百合科葱属植物生蒜的
鳞茎,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中
国是大蒜的主产国,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大蒜多糖和蒜氨酸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是大蒜中的主
要生物功能成分。该项目以水为热媒,通过热力灭酶的方法
使蒜氨酸酶失活,然后以水为介质同时提取大蒜多糖和蒜氨
酸,通过超滤技术将蒜氨酸与大蒜多糖分离,然后将大蒜多
糖溶液通过真空浓缩和干燥技术处理,获得高纯度大蒜多糖
;将蒜氨酸溶液通过离子交换色谱技术和结晶技术获取高纯
度蒜氨酸。
本工艺的主要特点在于综合提取大蒜多糖和蒜氨酸
,原料加工利用率高;采用热力灭酶,整个提取纯化过程均
在常温下进行;并采用超滤膜技术对大蒜多糖和蒜氨酸进行
分离;所获大蒜多糖和蒜氨酸的得率和纯度均较高,其中大
蒜多糖的纯度大于90%,蒜氨酸的纯度大于60%。
淀粉酶:创建淀粉酶品高效表达新及系统及菌株:
酶蛋白的分泌能力达超过30g/L。是目前工业酶蛋白安全表
达水平最高的系统之一。获得酸性高温淀粉酶、普鲁兰酶等
新酶新分子,填补国内空白。本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高碱性蛋白酶:发酵活力达到45000U/mL以上,发酵周期缩
短到32h,国际先进水平
中性蛋白酶:酶活力达到了23800U/mL,国内领先
酸性蛋白酶:规模发酵酶活力达到5000U/mL
本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碱性蛋白酶:发
酵活力达到45000U/mL以上,发酵周期缩短到32h,国际先进
水平•中性蛋白酶:酶活力达到了23800U/mL,国内领先•酸
性蛋白酶:规模发酵酶活力达到5000U/mL
大豆的大分子蛋白质分解成为人体可快速吸收的分
子量低的的肽类和氨基酸物质,更容易消化吸收,在防止心
血管病、高血压、骨质疏松、改善更年期疾病、抗癌等方面
具有一定效果。
•益生菌进行发酵不仅改善了口感风味,又提高人体
的消化吸收和提高免疫功能。。
•豆制品在发酵过程中,分解物会产生许多天然的风
味物质,使得口味更佳,鲜味、咸味、香味等天然风味更饱
满。。
 。
一株中国根霉在以豆浆为原料的培养基中,28℃发
酵60天后,发酵液中能产生溶解血栓的生物活性物质,经分
析,该物质属于纤溶蛋白酶,分子量40000-50000Dal,体外
溶栓效果显著,而且经毒理试验证明该物质无毒。
急待对该物质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为开发成新型溶解
血栓的药物奠定基础。该技术可联合开发或提供资金、设备
等。
该产品是采用农药高特异性免疫检测抗体配合经过
优化的免疫检测方法研制成功的现代生物技术产品。
其试剂盒用于农药残留的快速定量检测,试纸条用于
快速定性检测,其特点是检测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结果准
确。
该产品属于界面友好型产品,操作简便,非专业人员
可以顺利完成检测;而且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
的特点。
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海关、商检、质量检测部门和
农产品、食品生产企业对农产品和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检
测,消费者也可以使用试纸条对所购买的农产品和食品进行
检测。该产品技术成熟,工艺简单,单位产品成本仅为进口
产品的十分之一,而且市场前景良好,尤其适合中小型高新
技术企业投资生产。
与开展极端微生物研究同样重要的是极端条件下已
有工业微生物性能研究,因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已有
微生物资源的应用领域。
进行温和压力(0.5~1.0Mpa)下和高压及其超临界
相态下微生物活性的变化的研究正是符合这一需求的工作,
特别是温和压力下的研究更为重要。
结果表明:一定压力下影响微生物活性的主要原因是
升降压速度和加压介质的性质,其次是厌氧环境。当选择高
纯空气为加压介质,控制合适的条件,微生物活细胞率不会
损失。
由于一定压力的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通量和相应的酶
活性发生变化。温和压力下有的酵母菌的海藻糖合成酶活力
较常压下提高一倍,相应的酵母菌海藻糖生物合成能力最高
提高200%,酵母菌代谢过程分析表明,一定压力下与海藻
糖生物合成相关的代谢分枝的获得加强;利用蓝色梨头霉进
行氢化可地松生物转化的过程中,若采用加压生物转化,可
提高氢化可的松生物转化率15%左右,酶学研究同样表明此
时相应的酶活力大幅度提高。
基于获取的大量基础数据,开发了加压生物转化技
术,同时,申报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所有这些结果对于充
分利用已有微生物资源和寻求新的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学术
意义和实用价值。
该项目“微生物发酵过程远程监测与智能控制软件
开发”是天津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04310951R),
项目以支持向量机、模糊逻辑等方法为理论指导,利用网络
控制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开发集微生物发酵过程建模、状态
监测、优化控制和智能数据处理于一体的先进控制与分析软
件。
主要工作包括:改造传统发酵罐,以PLC为下位机,
以PC机为上位机构成现场控制环境;以现场计算机用作控制
和视频采集处理服务器,以远程计算机用作客户端,通过网
络和TCP/IP、UDP协议构建了网络监控环境,实现了客户端
连接远程监测发酵过程;研究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发酵过程
建模及提高产物得率和品质的方法,开发发酵过程建模分析
模块;开发具有视频监测、优化控制等功能模块的测量与控
制软件。
研制的软件及测控系统具有以下技术特点:在传统回
归支持向量机的基础上引入模糊数学,构建了用于建模和软
测量的模糊回归支持向量机Fv-SVR;将支持向量机用于聚赖
氨酸、酵母菌等微生物发酵过程的建模,对菌体浓度、产物
浓度和底物浓度等关键生物量进行软测量。
并通过比较研究,在训练集为小样本的真实实验条件
下,测试效果优于神经网络方法。
采集发酵液的图像信息,将其中的颜色信息作为辅助
信息,再综合模糊回归支持向量机,对发酵状态进行判断,
提高了判断的准确性。
开发了集成发酵建模、软测量、发酵过程检测和控制
等功能于一体的监控软件,用于聚赖氨酸和酵母菌的发酵过
程监控。该软件还具有一定得扩展性和模型自学习能力,通
过该软件的开放模型库,用户还可导入其它微生物发酵过程
的相关数据,通过用户监督训练,即可适应发酵过程的监控
需要。
该项目开发的软件已通过天津软件评测中心的测试,
并取得“微生物发酵过程远程监测与智能控制软件”软件著
作权一项。
经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查新检索表明,国内未
见与该查新项目技术特点相同的将回归支持向量机(SVR)
、模糊回归支持向量机Fv-SVR用于聚赖氨酸、酵母菌等微生
物发酵过程的远程监测与智能控制软件的文献报道。
通过用户使用证明,该软件可节约大量在线检测设备
购置费用,提高发酵过程控制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降低劳动
强度,降低实验损耗,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
该项目开发的软件已通过天津软件评测中心的测试
,并取得“微生物发酵过程远程监测与智能控制软件”软件
著作权一项。
酶是一种具有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反应条件温
和的生物催化剂,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和精细化工等众
多领域。
但大多数天然酶表现出稳定性差、易失活,难以从反
应液中回收重复利用,导致使用成本高,成为制约其应用的难
题。
酶固定化技术是克服这些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酶的
固定主要是利用物理或化学作用将酶蛋白与载体结合或形成
不溶物。
但是,传统的方法和载体难以精准控制固定化酶的尺
寸和形状,制备过程复杂、条件苛刻导致载酶量低、酶失活
严重等问题,特别是由于对固定化酶微观结构与其催化性能
间的构效关系、酶和载体间相互作用以及微环境对酶分子结
构的影响缺乏深入理解,从而难以制备出高效的固定化酶。
该成果是在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的支持下,对脂肪酶和过氧化氢酶等工业常用酶进行固定化
合理设计,建立了系列高效的酶固定化可控制备技术,制备出
性能优越的固定化酶,提高了酶催化效率,增强了其稳定性,
揭示了固定化酶微观结构与其催化性能间的构效关系,阐明
载体和酶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微环境对酶分子结构的影响机制
。
形成具有以下四个创新点的成果。
1、建立了新型的酶蛋白快速印迹交联方法,实现了对
酶蛋白活性构象的完整“固化”,创建了系列杂化纳米生物
催化剂可控制备技术体系,显著提高了酶蛋白的固定化效率
,增强了酶稳定性。
2、首次将界面激活和金属离子激活作用引入到脂肪
酶杂化纳米花的制备过程中,建立了高效的界面酶杂化纳米
花生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阐明了界面作用和金属离子激活
对纳米花生物催化剂中酶分子结构影响的机制
3、通过调控前体物浓度,首次合成了高活力的不同于
传统多面体结构的十字花型ZIF-L的杂化纳米生物催化剂,揭
示了杂化纳米生物催化剂微观结构与其催化性能间的构效关
系。
4、提出“人工纳米包衣”的生物催化剂的遮蔽保护
策略,显著提高了纳米生物催化剂的稳定性,阐明了“人工纳
米包衣”、酶以及载体间相互作用关系,揭示了“人工纳米
包衣”对酶的保护机制。
在充分了解国内外食品安全最新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针对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技术问题,研发了食品安全快速
检测技术。
主要技术性能为:。
1.半抗原和人工抗原的合成通过计算机分析和模拟目
标物分子中功能基团的结构和空间位置,设计合成与目标物
分子空间结构高度相似,同时最大程度保留目标物核心结构
,具有高反应活性基团的氯霉素、西维因、硫丹、伏马毒素
和T-2毒素半抗原。优化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的偶联方法及偶
联比,保证充分暴露抗原决定簇的空间结构,为获得特异性
良好的抗体奠定基础。
2.免疫检测抗体的制备通过对免疫过程的控制和监测
,研究免疫剂量和抗体纯化方法,提高了抗体的性能。研究
表明,抗体产生水平高,特异性好,技术指标充分满足免疫
分析方法研究和试剂盒开发的需要。
3.氯霉素、西维因、硫丹、伏马毒素和T-2毒素免疫
分析方法及仪器分析方法的建立课题组研究比较了酶标抗原
直接竞争抑制法、酶标抗体直接竞争抑制法、酶标抗体间接
竞争抑制法等免疫分析形式,并且与常规仪器分析方法进行
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快速免疫检测方法在检测灵敏度、
准确性和稳定性等关键指标上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检测速度优势明显,检测结果与标准的仪器检测方法的检
测结果一致。因此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完全可以用于实际检测
工作。
4.氯霉素、西维因、硫丹、伏马毒素和T-2毒素等残
留检测的板式试剂盒的开发课题组完成了板式试剂盒原型产
品的研究开发在研究中重点解决了以下问题。
1)试剂盒检测方法的优化。在保证检测准确性和精
确度的前提下简化了检测操作步骤,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
了试剂盒的检测效率。
2)试剂盒保藏技术的研究和改进。通过开发研究酶
标抗原和抗体保护剂,提高了试剂盒的保藏稳定性,延长了
试剂盒的有效期,更加有利于试剂盒的推广应用。
5.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通过选择有机溶剂和控制其含
量及加入适当添加物遮蔽干扰物的方法减小其他物质的干扰
以达到最高检测灵敏度,最终确立了适合于不同类型样品高
效、简捷和快速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1.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是一种天然的
生物代谢产品,是具有巨大应用市场的高新技术产品。目前
,在世界范围内,ε-聚赖氨酸被广泛的用做食品保鲜剂,从肉
类、家禽、海产品到面包、饼干等各种各样的食品。
2.多聚赖氨酸具有广谱抑菌性,能够抑制革兰氏阳性
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和一些耐热性芽孢杆菌等,安全性
能高,在水中的溶解性极强,热稳定性好,在中性和微酸性环
境条件下有较强的抑菌性。
3.另外,在基因治疗方面、在生产可生物降解的高吸
水性树脂(SAP)方面、在基因芯片的制造方面(化学修饰
空白芯片、核酸生物芯片、氨基酸芯片、蛋白质芯片等)和
某些药物的包被物的制作方面等有重要用途。
本项目属生物技术医药与食品工程技术领域。
它包括菌种分离筛选、吖啶橙—紫外线诱变和N注入
诱变获得一株高产γ-氨基丁酸LactobacillusbrevisTCCCNO
.13007(CGMCCNO.3414)菌株;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优化
以及采用该菌株的生长细胞发酵和休止细胞的生物转化相偶
联生产γ-氨基丁酸;采用膜过滤、吸附树脂脱色、强酸阳离
子树脂离交、乙醇重结晶等技术以及制备色谱技术节能降耗
技术,将γ-氨基丁酸从发酵和生物转化液中分离纯化。
食品安全技术是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确立
的优先主题之一。食品安全技术在《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
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被列入扩大内需,改
善民生的10大重点技术。
本项目重点研究食品中有害化学物检测技术中一些亟
待解决的方法学问题,促进我国的检测技术在高端检测技术
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本项目研究成果的直接支持下天
津科技大学、天津进出口检疫检验局等部门开发出了一系列
的检测技术和产品,有效的提高了我国的食品安全化学危害
物检测能力,2006年的“鳗鱼事件”中天津检验检疫局利用
本项目成果研发的硫丹胶体金检测试纸条在10分钟内完成初
筛检测,为养殖企业挽回了近3亿元的损失,有力的保障了
我国鳗鱼养殖业的发展和广大养殖户的经济利益。这一成果
被中国食品产业网、中国食品报等媒体广泛报道。
羟基异亮氨酸是异亮氨酸的羟化产物,是存在于胡
芦巴属植物中的一种非蛋白氨基酸,约占该种子中游离氨基
酸总含量的80%。
4-羟基异亮氨酸可作为新型胰岛素分泌促进剂,可用
于治疗Ⅱ型糖尿病。
目前,主要通过主要通过植物提取、化学合成法和酶
法生产羟基异亮氨酸,但存在收率低、污染重、成本高等不
足。
本成果以谷氨酸棒杆菌为出发菌株利用代谢工程理论
及技术选育获得羟基异亮氨酸高产菌株,并根据其特性通过
发酵过程优化获得最佳羟基异亮氨酸发酵工艺。
5L发酵罐发酵羟基异亮氨酸产量≥30g/L,糖苷转化率
≥15%,发酵周期≤48h。
致力于氨基酸、核苷及其衍生物的高效绿色生物制
造等
酪氨酸属于芳香族氨基酸,是人体的条件必需氨基
酸,它常作为营养补充剂及L-多巴、对羟基肉桂酸、对羟基
苯乙烯等医药化工产品的制备原料被广泛用于食品、饲料、
医药和化工等行业。
目前,主要通过蛋白水解法、化学合成法和酶法生产
酪氨酸。但这些方法存在诸多缺点,如原料来源有限、反应
过程中酶活性和稳定性差、工艺繁琐、产品成分复杂等。
本成果以大肠杆菌为出发菌株利用代谢工程理论及技
术选育获得酪氨酸高产菌株,并根据其特性通过发酵过程优
化获得最佳酪氨酸发酵工艺。5L发酵罐发酵酪氨酸产量≥40
g/L,糖苷转化率≥15%,发酵周期≤30h。
致力于氨基酸、核苷及其衍生物的高效绿色生物制
造等
尿苷属于重要的核苷酸衍生物,在代谢过程中起着
重要的调控作用,常用于治疗神经炎、巨型红血球贫血、心
脑血管疾病等。此外,尿苷还可作为营养添加剂用于奶粉等
食品中。
目前主要采用RNA水解法和化学合成法生产尿苷,但
该方法存在收率低、成本高、污染重等不足。本成果以大肠
杆菌为出发菌株利用代谢工程理论及技术选育获得尿苷高产
菌株,并根据其特性通过发酵过程优化获得最佳尿苷发酵工
艺。
5L发酵罐发酵尿苷产量≥50g/L,糖苷转化率≥15%,发
酵周期≤48h。
致力于氨基酸、核苷及其衍生物的高效绿色生物制
造等
主要内容:
基于CRISPR-Cas的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利用CRISP
R-Cas12a/-Cas13a的非特异附属切割活性,结合等温扩增方
法以及多种显色技术,建立的一套微生物核酸快速检测技术
。
技术优势:
微生物核酸全流程检测时长缩短到1小时内;检测灵
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强,已实验证实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灵
敏度达到2CFU/毫升,能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很好区分
,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达到99%以上;不依赖PCR仪器;可视化
检测,现场化检测。
经济社会价值:基于CRISPR-Cas的微生物核酸检测
技术较目前的荧光PCR方法具备更低成本、更高灵敏度、更
高特异性、检测用时更短、不需要荧光定量PCR仪器等优势
,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项:一种利用核酸适配体和
磁性材料检测凝血酶的荧光检测方法(201711083141.4)一种
基于CRISPR-Cas13a系统检测微生物的方法及应用(2020100
83137.3)
(1)基于CRISPR-Cas系统、核酸适体和纳米材料的
生物传感系统研究,用于生物样本和食品分析,包括食源性
病原微生物、小分子等检测;(2)基于天然产物的抗肿瘤活性
物质发现及药理学评价等
研究团队以透明质酸工业生产菌株兽疫链球菌为研
究对象,创建了透明质酸生产菌株遗传操作系统。
利用该系统解析了透明质酸合成和调控机制,成功构
建了透明质酸高产菌株和生产不同分子量透明质酸的工程菌
株。
在获得这些兽疫链球菌工程菌株基础之上,结合发酵
工艺优化,分别获得了稳定生产0.8MDa小分子量、1.86MDa
中分子量及3.2MDa大分子量的透明质酸产品。
相关成果已在山东福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东营
市科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推广转化,生产效能提升,生产成
本和能耗降低,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显著增大。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3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
,其中获得授权2项,并获得2018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1)微生物生长、发育、分化及代谢过程中重要调
控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2)微生物代谢网络的重构与调控
;(3)生物基化学品和生物医药产品的发酵过程工程
氢化可的松是重要的糖皮质甾体激素药物及其他高
效皮质甾体药物的中间体。
本项目针对氢化可的松发酵生产过程存在的投料浓度
低、副产物多等问题,分别从发酵菌种和发酵工艺等方面对
氢化可的松发酵生产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选育获得了优良氢化可的松生物转化菌种蓝色犁头霉
AL-172,并建立了基于pH调控的氢化可的松高浓度稀释转化
工艺;利用该成果,底物投料浓度较工业生产浓度提高了1
50%,副产物降低了28.4%。
该技术具有“菌种性能优良、投料浓度高、工艺易于
操作和控制”的特点,经济效益显著。
(1)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生物转化;(2)传统发酵食品
酿造机理与发酵技术传统发酵食(3)发酵食品健康因子分析
及功能评价
本项目主要内容是银杏酸脱羧酶生物表达技术。
银杏酸是银杏果(白果)中的一种天然有毒物质。致
使银杏不能常吃和多吃,严重制约白果作为食品和药物开发
。
白果是我国重要的药食同源资源,自古以来就是食疗
和美容的圣品,白果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淀粉,同时还含
有多种蛋白质,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白果中还有两种非常重
要的特征化合物—银杏内酯和银杏黄酮,两者都是药用银杏
粗提物的重要成分,已被许多国家应用于医疗产品和食品中
。
但是,由于白果中含有一类有毒物质银杏酸,虽然含
量不高,但银杏酸可致突变、致敏、致癌,抑制机体中重要
酶的活性,还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使得白果作为食品不宜多
吃和常吃,成为限制白果开发的最大障碍。
目前,许多白果无人采收,任其烂掉。
本技术主要是将银杏酸脱羧酶进行异源表达,通过成
功构建产水杨酸脱羧酶的大肠杆菌工程菌,利用发酵方法产
酶,利用酶催化方法降解白果中的银杏酸,解除银杏酸对白
果作为食品和药品原料应用的限制,以推动我国银杏加工下
游产品开发和应用。
目前,该技术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
(1)逆向合成法指导新药设计与高通量虚拟筛选(2
)中药有效成分的高效分离与制备(3)药用植物细胞的培养、
中高能重离子径迹上生物学效应及其应用等
青稞生长在高海拔地区,高寒、缺氧、强光照的极
端生长环境使得这些谷物有着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
本项目选择了三种不同品种的青稞粉(黄青稞、蓝青
稞、黑青稞),分别进行了加热炒制加工;然后利用国标、
行标等通用标准,对炒制前后的不同品种青稞粉进行了营养
成分分析、微量元素检测、生物功能成分检测,并在动物水
平开展了抗缺氧功能、降血糖功能和抗疲劳功能的研究。
本研究为青稞等高原谷物作为功能性食品原材料提供
了更有利的佐证,为开发青稞类功能食品提供依据。
因青稞富含高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我们
拟开发青稞奶酪棒、青稞米糊,这两款产品分别针对儿童市
场及白领、中老年市场投放。
奶酪棒目前在中国每年的销售额达几十亿,但是由
于奶酪棒添加了糖类及其它添加剂,使得许多家长在购买的
同时又有对配料的担心,若开发一种青稞奶酪棒,因天然食
品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危害较小,又加入绿色、健康的理念,
相信会受到广大家长朋友的青睐。青稞具有高蛋白质、高纤
维、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糖等优点,对此开发一款青稞米
糊,冲泡方便快捷,营养功能多样,对于上班族、中老年群
体都是一款合适的早餐之选。上班族及银发人群消费能力高
,其所蕴含的万亿级市场正成为不少企业眼中的蓝海。总之
,对于以青稞为原材料的食品的开发具有广阔的空间。
(1)药物合成方向(2)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方向(3)
疫苗、检测试剂等产品开发方向
针对传统酱香型白酒生产存在的发酵周期长、劳动
强度大、粮耗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等问
题,本项目开发了一种新型固态发酵生产酱香型白酒的方法
。
主要工艺过程包括原料粉碎、液化糊化、加高温大曲
培菌(相当于传统发酵的堆积过程)、加高产酯酵母合醪发
酵、蒸馏和贮藏,其中培菌过程采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多醪
培菌法,培菌糖化后的多醪混合后在自动控制条件下至发酵
结束。
本项目的技术特点:
一是采用粉粮蒸煮液化后再加入传统固态法制作的高
温大曲粉,控制不同的工艺条件(温度、溶氧、酸度)分醪
培菌(三醪法、四醪法),使物料在可控状态下繁殖不同的
酿酒微生物菌系,并积累足够的酿酒酶系和香味前体物质,
达到传统工艺高温堆积的效果,为随后的合醪糖化发酵打下
物质基础。
二是在酿造过程中采用纯种培养的高产酯酿酒酵母、
乳酸菌、己酸菌和部分商品酶制剂与传统高温大曲协同糖化
发酵,部分净化发酵体系,弥补高温大曲中某些功能微生物
和酿酒酶系的不足,保持酱香型大曲酒风味物质含量丰富的
特点,同时减少成品酒中高级醇和醛类物质的含量,实现酱
香型白酒的优质高产。
本项目消除了环境因素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实现了
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的自动化和机械化操作,大幅度提高了
原料出酒率和缩短了发酵周期,所获基酒具有传统酱香型白
酒的典型风格。
本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白酒3C计划项目
支持,2017年9月22日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ZL2015106535
56.5)。
本发明利用食药用真菌[灰树花(舞茸)、黑木耳、
香菇、虫草]液体发酵产物制备露酒,现已完成部分产品的
小批量生产。
食药用真菌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对疾病具有预防、
治疗作用,食药用真菌发酵产物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多
糖、生物碱、甙类、甾醇类、黄酮类及抗生素等多种活性物
质,其中真菌多糖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抗病毒、抗衰老、降
糖降脂和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
本产品利用食药用真菌液体发酵产物进行生产,产品
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
体质,特别能够满足中老年人的保健需求。
(1)新型抗肿瘤靶向药物的筛选和分子药理学研究
(2)利用微生物发酵和细胞培养技术表达和制备基因工程蛋
白质药物(3)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天然产物、化学合成小
分子等筛选自噬激动剂和抑制剂等
生物胺是一类有机芳香族或者杂环族含氮化合物,
摄入含有高浓度胺类的食品,体内存在高水平的生物胺会直
接影响到人体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食品安全意识的加强,消费者
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
目前可研究通过调控发酵乳品过程参数,实现生物胺
的消减。
同时可根据产品性质、微生物特点,提供食品加工工
艺改良、添加外源胺氧化酶、胺基转移酶等技术消减生物胺
的相关服务。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高糖面团发酵的面包酵母菌
株及其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面包酵母菌株通过利用VPS8启动子调控
出发菌株面包酵母CICC32253中蔗糖编码基因SUC2表达来获
得。
所述面包酵母菌株,高糖面团发酵能力较亲本菌株明
显提高,高糖面团发酵2hCO2产生量为875mL,与亲本菌株相
比,发酵力提高了10.06%,发酵时间缩短8min,解决了甜
面包制作过程中的技术障碍和质量缺陷。
并且选育得到的面包酵母菌种对发酵设备及条件没有
任何特殊要求,一般工厂的设备和条件均可使用,因而具有
广泛的应用前景。
酿造微生物及其风味物质的代谢与调控、活性干酵
母与特种酵母的开发等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适合不加糖面团发酵的面包酵母
菌株及其选育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过在亲本面包酵母菌株中,完全敲除葡萄糖
磷酸变位酶基因PGM2,同时选用强启动子PGK1过表达H/ACA
小核仁RNA(SNR84)全序列,来获得该快速发酵面包酵母菌株
。
所述快速发酵面包酵母菌株在不加糖面团发酵中1hC
O2产气量达到818mL,较亲本菌株提高了21.2%(亲本菌株不
加糖面团发酵1hCO2产气量675mL),同时发酵时间缩短了18
.0%。
该面包酵母在不加糖面团中发酵能力强,有广泛的应
用前景。
酿造微生物及其风味物质的代谢与调控、活性干酵
母与特种酵母的开发等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醋发酵营养盐及其使用方法,属
于生物技术领域。
所述营养盐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复合氨基酸
5-11份,复合维生素1-4份,复合微量元素0.005-0.01份,
乙酸钠0-30份,磷酸二氢钾20-45份,蔗糖20-45份,酵母抽
提物2-5份,山梨糖醇0-3份。
在以果酒为原料的果醋液态发酵生产过程中,利用本
发明公开的营养盐及其使用方法,能够显著促进菌体生长,
提高菌体活性,从而提高发酵效率,缩短发酵时间,节约生
产成本。
此外该营养盐的使用方法是根据乙醇浓度计算出营养
盐的添加量,而不是将营养盐固定在某一添加范围之内,对
于以乙醇为底物的醋酸发酵不仅保证了其发酵效率而且提高
了原料的利用率。
(1)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生物转化;(2)传统发酵食品
酿造机理与发酵技术传统发酵食(3)发酵食品健康因子分析
及功能评价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液态发酵生产米香型白酒的方法
,属于酿酒技术领域。
所述方法包括:原料粉碎、液化糊化、培菌糖化、发
酵和蒸馏步骤,培菌糖化步骤如下:将糊化液冷却后加糖化
酶,再加入小曲粉或根霉曲、以及乳酸菌培养液和酵母菌培
养液,微耗氧状态下培菌糖化。
该方法采用粉粮蒸煮液化后再液态培菌糖化从而实现
小曲白酒生产机械化,改善了固态培菌糖化过程受气候、环
境等因素影响导致质量不稳的缺陷;同时纯种培养的高产酯
适量低产高级醇的酿酒酵母、乳酸菌和部分商品酶制剂与传
统糖化发酵剂协同糖化发酵,部分净化发酵体系,补充传统
糖化发酵剂的不足,大幅度增加米香型白酒中酯香物质的含
量,同时控制高级醇的含量,显著提高米香型白酒的质量。
本发明涉及一株高产嗜铁素的假单胞菌菌株与应用
,菌株编号为PA94,分类名称为Pseudomonas?aeruginosa,
保藏编号:CGMCCNo.9180,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
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
1号院3号。
本发明采集蓟运河的土壤样品,在MMSA-CAS平板上共
筛选到15株产嗜铁素的菌株。在MMSA培养基中,培养PA94菌
株24h,测得嗜铁素活性单位SU=63.54%,As/Ar=0.36,
产嗜铁素的能力为。
产生的嗜铁素为氧肟酸型和柠檬酸型的混合型,对致
病菌和真菌具有拮抗作用,嗜铁素可以用于蔬菜种植中疾病
的防控,并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
(1)噬菌体分离鉴定、噬菌体制剂及应用、噬菌
体感染机制等研究;(2)微生物致病性与耐药性分子机制
、多种环境微微生物生态分析及应用研究;(3)发酵食品
微生物菌群分析及工业菌株的代谢研究。
本发明涉及一种积累高丝氨酸的ε‑聚赖氨酸的发酵
方法,采用淀粉酶产色链霉菌CGMCCNo.3145作为生产菌株。
在发酵0‑48h,向发酵培养基中添加终浓度为2.5‑5.0g/L的
L‑苏氨酸。
本发明中涉及到的在发酵液中添加L‑苏氨酸、L‑蛋氨
酸和L‑亮氨酸不同于其他氨基酸的添加来提高ε‑PL产量,而
是通过抑制支路代谢改变代谢流分布来实现提高ε‑PL产量的
,是相同原料投入获得更高的产物浓度,副产物浓度降低,
纯化简单。
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产品、纤维素的生物合成与
功能化应用、新型生物防腐剂和功能配料等
一株能降低黄酒中生物胺的酿酒酵母工程菌及其构
建方法与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的酿酒酵母菌,是敲除了酿酒酵母的PEP
4前肽基因,获得低蛋白酶A活力的酿酒酵母工程菌并将其应
用于发酵生产低生物胺含量的黄酒。
该菌在其它发酵性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转化子菌株
与亲本菌株相比:模拟半固态发酵后,主要的生物胺含量都
有所降低,其中酪胺、尸胺和组胺含量下降最多,较原菌分
别降低了57.5%,24.6%,和54.3%;筛选得到的工程菌对发酵
设备及条件没有特殊要求,一般酒厂的设备和条件均可使用
,因而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能为黄酒的安全生产提供重要保
障。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甾体化合物A环1,2位脱氢的基
因工程菌及发酵剂,所述工程菌的宿主菌为简单节杆菌,保
藏编号为ACCC12070,所述基因工程菌内含有如序列2所述的
重组基因片段。
所述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底物包括醋酸可的松、含氟皮
质激素、4‑AD。本发明构建的工程菌在含有酵母提取物、磷
酸盐、玉米浆和葡萄糖等营养成分的基础上,通过恒温通气
搅拌发酵,在甾体化合物浓度不高于10%(m/V)时,采用一次
加投甾体化合物底物,在32~48小时内生物脱氢转化率能够
达到95%以上;在甾体化合物浓度高于10%时,采用连续补加
甾体化合物底物的情况下,在60小时内生物脱氢转化率能够
达到95%以上。
(1)工业酶制剂的开发及应用;(2)重要工业菌株的
遗传改造;(3)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生物转化;(4)益生菌筛选与
功能食品的开发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应用于医用包扎材料
、卫生垫、卫生巾、纸尿裤的生物抗菌吸水卫生材料及制备
方法。
由上至下依次叠层设置抗菌透液性面层、抗菌功能性
吸收芯、不透液性底层,所述抗菌透液性面层为单层或双层
生物抗菌剂整理过的无纺布,生物抗菌剂为ε‑聚赖氨酸和/
或ε‑聚赖氨酸盐酸盐、纳他霉素、nisin(乳酸链球菌素)中
的一种或几种;抗菌性吸收芯中包括:生物杀菌剂为ε‑聚赖
氨酸、ε‑聚赖氨酸盐酸盐、纳他霉素、nisin中的一种或几
种混合物,高分子吸水剂,绒毛浆,植物提取物;背层为微
孔透气薄膜。
本生物抗菌吸水卫生材料具有抗菌持久性好、抑菌谱
广、生物安全性高、反渗率低的优点。
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产品、纤维素的生物合成与
功能化应用、新型生物防腐剂和功能配料等
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微生物转化制备麦芽糖酸的方法
:
(1)在传统菌体发酵培养过程中,添加一种非蛋白质
类氨基酸,即5‑氨基乙酰丙酸,能显著减少菌体培养时间,
所获得的菌体具有高效转化麦芽糖生成麦芽糖酸的能力;
(2)离心重悬细胞,用所得静息细胞对麦芽糖进行转
化,在转化过程中添加NaCO3或CaCO3使pH保持恒定,以提高
转化效率;
(3)转化结束后,离心取上清,经蒸发浓缩、乙醇沉
淀、烘干等步骤得到麦芽糖酸钙、麦芽糖酸钠,最后用硫酸
置换反应获得麦芽糖酸产品。
该法所获得的麦芽糖酸具有生产周期短、转化效率高
及产品纯度高、安全可靠等显著优点,可用作食品添加剂、
医药中间体、化妆品等行业。
(1)工业酶制剂的开发及应用;(2)重要工业菌株的
遗传改造;(3)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生物转化;(4)益生菌筛选与
功能食品的开发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发酵生产酱香型白酒的方法
,包括原料液化糊化,加曲、培菌,合醪发酵和蒸馏步骤,
加曲后的糊化液采用四醪培菌法;培菌糖化后的四醪混合后
合醪发酵,发酵结束后蒸馏。
本发明采用粉粮蒸煮液化后再加入传统固态法制作的
高温大曲粉,控制不同的工艺条件分醪培菌(三醪法、四醪
法),使物料在可控状态下繁殖不同的酿酒微生物菌系,并
积累足够的酿酒酶系和香味前体物质,达到传统工艺高温堆
积的效果,为随后的合醪糖化发酵打下物质基础。
本发明消除了环境因素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实现了酱
香型白酒酿造过程的自动化和机械化操作,大幅度提高了原
料出酒率和缩短了发酵周期。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液态发酵生产清香型白酒的方法
,属于酿酒技术领域。
所述方法包括:原料粉碎、液化糊化、糖化、发酵和
蒸馏步骤,发酵步骤如下:将冷却的糖化醪,接酵母菌培养
液4‑6%,乳酸菌培养液1‑3%,30‑35℃发酵36‑48h后接醋
酸菌培养液0.5‑1.5%,再发酵2‑4天,随后蒸馏。
上述方法酿造过程采用可控液态发酵,可根据发酵过
程随时调控发酵工艺参数,大大减轻劳动强度,稳定白酒产
量与质量,全面实现白酒生产机械化操作;同时在酿造过程
中采用纯种培养的多菌系与商品化多酶系协同糖化发酵,在
保持固态法白酒高风味物质含量的同时,提高原料出酒率1
0%‑20%,缩短发酵周期至4‑6天,实现白酒生产节粮降耗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态菌体固定化发酵罐,包
括罐体、若干微滤装置、菌体输送管路、物料输送管路、文
氏管件和物料输送泵。
各所述微滤装置平行设置于所述罐体内部,并与该罐
体通过卡槽卡接方式固定,所述微滤装置由空腔微滤膜板、
微孔滤膜和透过性支撑层组成。
空腔微滤膜板的上壁和下壁分别安置有微孔滤膜,所
述微孔滤膜两侧紧密固定有透过性支撑层,所述空腔微滤膜
板一侧与空腔微滤膜板的上壁和下壁垂直方向设有物料通过
孔。
所述空腔微滤膜板两端设有菌液输送孔,所述微滤装
置的菌液输送孔与罐体外部的菌体输送管路相连;所述物料
输送管路上设有用于输送无菌空气的文氏管件和物料输送泵
。
实现菌体与发酵培养基分离发酵,提高了单位菌体利
用率。
致力于氨基酸、核苷及其衍生物的高效绿色生物制
造等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解鸟氨酸拉乌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P1‑A‑19,该菌株是从污水处理厂的污泥
经过富集、分离、纯化和筛选得到的。
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应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中表现
出产电能力,同时又具有将巴卡亭III转化生成10‑脱乙酰巴
卡亭III(10‑DAB)的能力,菌株保藏编号:CGMCCNo.10267。
本发明对于丰富产电微生物的多样性,挖掘更多具有高电化
学活性的微生物菌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了用
于10‑DAB生物合成的微生物菌株,为开发新的紫杉烷化合物
的合成途径提供了新材料和新方法。
(1)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生物转化;(2)传统发酵食品
酿造机理与发酵技术传统发酵食(3)发酵食品健康因子分析
及功能评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流态菌体固定化循环发酵
罐,包括罐体、若干中空陶瓷膜板、离心泵、文氏管和物料
管道。
所述中空陶瓷膜板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中空陶瓷膜
板设置于罐体内部,该中空陶瓷膜板一端与罐体内壁通过卡
槽卡接固定,该中空陶瓷膜板另一端与罐体内壁不接触,所
述中空陶瓷膜板的两端都与物料管道管路连接。
同时该物料管道设置于所述罐体内外两侧,所述罐体
外侧的物料管道上分别设有离心泵和文氏管。
所述发酵罐使主生产菌所产的毒害物质被副生产菌所
代谢,减少了有毒物质对主生产菌的危害,不但可以长时间
维持菌体活力,而且能够提高物料的利用率,实现两种菌的
互补发酵,最终提高糖酸转化率。
致力于氨基酸、核苷及其衍生物的高效绿色生物制
造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氨基酸发酵过程中去除乙酸
装置,将发酵罐通过补料管道与恒温减压蒸发罐相连接,恒
温减压蒸发罐可通过通风和排风实现增减压力,且可保持恒
温。
恒温减压蒸发罐罐底部还设有电磁搅拌机,恒温减压
蒸发罐连通至带有冷凝液回收器的冷凝器,在冷凝器与恒温
减压蒸发罐之间连有一个防止料液冒出至冷凝器的回流缓冲
罐。
可以在菌体生长最适温度和无菌条件下实现料液中副
产物乙酸的挥发和冷凝收集,解除或减轻发酵液中的副产物
的抑制作用,尤为适合色氨酸、苏氨酸发酵,有利于提高色
氨酸和苏氨酸产量和提取效率,适用于大型生物反应应用。
致力于氨基酸、核苷及其衍生物的高效绿色生物制
造等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杨酸脱羧酶降解银杏酸的应用,
所述酶的基因序列如序列1所述,该酶为水杨酸脱羧酶(Sdc
)。
含有Sdc的pET21a()‑sdc/E.coliBL21(DE3)的细胞破
碎液可明显降低银杏酸的含量。
本发明的酶可以在较广的温度和pH范围内发挥对银杏
酸的降解作用,为银杏中取出银杏酸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方
法,为银杏的广泛利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1)逆向合成法指导新药设计与高通量虚拟筛选(2
)中药有效成分的高效分离与制备(3)药用植物细胞的培养、
中高能重离子径迹上生物学效应及其应用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发酵木薯酒精渣饲料的液体
菌液,它是由芽孢菌和乳酸菌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而成;
其中芽孢菌与乳酸菌接种比例为3:2(v/v),芽孢菌B1与芽
孢菌B2接种比例为1:2(v/v),乳酸菌R1和芽孢菌R2接种比
例为1:2‑3(v/v)。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用于发酵木薯酒精渣饲料的液体
菌液在制备改善饲料风味,提高适口性方面的应用。实验结
果显示:采用本发明的液体菌液发酵的木薯酒精渣饲料益生
菌数明显提高。木薯酒精渣饲料经过发酵,乳酸含量明显增
加。经过发酵的木薯酒精渣饲料有明显的酸甜气味。
(1)重要化学品和功能物质的生物合成与调控机制
;(2)益生菌分离筛选及其发酵微生物饲料;(3)食品生物加工
过程的安全检测与控制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10‑脱乙酰巴
卡亭III的方法,采用Tolumonasosonensis为发酵菌种,经
一级种子培养、二级发酵培养,在得到的菌体发酵液中投入
底物巴卡亭III,进行C10‑脱乙酰基反应转化,生成10‑DAB
,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
心,编号为CGMCCNo.7562。
本发明以巴卡亭III作为底物采用微生物一步C10‑脱
乙酰基反应生物合成10‑DAB。
具有操作简单、反应专一性好、成本低、反应条件
温和、产物易于分离纯化等优点,克服了现有方法步骤繁琐
、收率低、副产物多、分离纯化困难、环境不友好等缺点。
(1)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生物转化;(2)传统发酵食品
酿造机理与发酵技术传统发酵食(3)发酵食品健康因子分析
及功能评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筛选装置,包括阴极
槽、阳极槽、连接液桥和一对外接直流电源的电极板。
所述阴极槽、阳极槽和连接液桥将该筛选装置分为三
部分,所述连接液桥置于阴极槽和阳极槽中部,该连接液桥
上方的水域深度小于阴极槽和阳极槽的水域深度。
所述一对电极板的阴极板置于阴极槽内、阳极板置于
阳极槽内;所述微生物筛选装置采取电场辅助的方式从土样
或活性污泥中筛选目标微生物,配合专用培养基筛选方法,
实现功能微生物的定向筛选,可加速目标微生物的筛选,缩
短菌种筛选的时间,加快科研的进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碘发状念珠藻的培养方法,在常
规培养条件下,自接种第二天起,采用等量多次的添加方式
向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有机碘盐,对藻种进行驯化,然后
将驯化好的藻种接种到光生物反应器中并使培养基中碘终浓
度为驯化后的藻种最终耐受浓度,获得富碘发状念珠藻。
本发明在富碘发状念珠藻的培养方法中加入酪氨酸,
酪氨酸能够提高发状念珠藻对有机碘的富集量,提高最终藻
体内的有机碘的含量。
(1)逆向合成法指导新药设计与高通量虚拟筛选(2
)中药有效成分的高效分离与制备(3)药用植物细胞的培养、
中高能重离子径迹上生物学效应及其应用等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镰孢属菌及其
应用,保藏编号为:CGMCCNo.11805,分类命名为:腐皮镰
孢Fusariumsolani,保藏日期:2015年12月03日,保藏单位
: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其发酵液与黄曲霉毒素B1反应5分钟后对黄曲霉毒素
B1的降解率为75.34%,反应24小时对黄曲霉毒素B1降解率
可达到94.4%。
该菌株有很好的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能力,具有应用
到食品及饲料行业去除黄曲霉毒素的前景。
(1)心血管和肿瘤等重大疾病(2)微态健康调控与益
生制品研发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经
过诱变、筛选获得的可高效发酵木糖产乙醇的Spathaspora
passalidarum突变株及利用其进行高固木质纤维素乙醇发酵
的方法。
所述突变株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菌株乙醇耐受性低、高
固形物发酵难、利用木糖产乙醇能力差的问题,具有较高的
温度耐受性、33℃下发酵木糖产乙醇浓度达到44.19g/L,利
用木质纤维素水解液进行葡萄糖木糖共发酵,乙醇浓度可达
到43.26g/L,高固木质纤维素同步糖化共发酵,乙醇浓度可
达到49.92g/L。
较现有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酿造微生物及其风味物质的代谢与调控、活性干酵
母与特种酵母的开发等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对细胞培养板实现局部可
控加热的水浴锅,包括水浴锅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
柱、隔热板、加热件、空心托盘及温控单元。
所述的水浴锅本体为一上端开口的槽形结构,在槽形
结构内间隔插装有两块隔热板,该两块隔热板将槽形结构的
内部分隔为三个腔体,在各腔体内安装有由温控单元单独控
制的加热件。
在所述中间的腔体内部竖直安装有立柱,在立柱上通
过连接件安装有空心托盘,所述的温控单元设置在水浴锅本
体的侧面,各加热件的加热温度均显示在温控单元相应的显
示屏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温度可控、受热
范围可调、提高实验效率、方便操作、易于实现的优点,是
一种能够对细胞培养板实现局部可控加热的水浴锅。
(1)药物合成方向(2)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方向(3)
疫苗、检测试剂等产品开发方向
本发明涉及一株谷氨酸棒状杆菌及其高产L‑异亮氨
酸的方法,属于微生物领域、基因组学领域。
所述谷氨酸棒杆菌具体为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
cteriumglutamicum)YI,保藏号为CGMCCNo.12153。
该菌株经诱变获得,在30L发酵罐发酵32‑40h,异亮
氨酸产量可达28g/L,发酵时间短,且产量高,优于现有技
术。
此外,本发明还公布了该菌株相对于标准株的基因突
变位点,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致力于氨基酸、核苷及其衍生物的高效绿色生物制
造等
本发明提供一种食醋的陈酿催陈工艺,陈酿催陈过
程包括人工催陈和晒醋陈酿;
人工催陈方式采用超声波催陈、红外催陈和微波催陈
的联合催陈技术,缩短了食醋的陈酿时间,提高了陈醋的品
质;
同时超声波、红外线、微波也对食醋中的微生物具有
杀灭作用,减少了陈醋中潜在污染微生物的数量,提高了陈
醋的稳定性。
(1)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生物转化;(2)传统发酵食品
酿造机理与发酵技术传统发酵食(3)发酵食品健康因子分析
及功能评价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生天然红色素的赤红球菌及其制
备方法与应用。
其中微生物发酵生产红色素菌种分类属赤红球菌(R
hodococcusruber),保藏号为CGMCCNo.12604。
本发明还涉及发酵天然红色素的制备方法,它是采用
发酵菌株赤红球菌CGMCCNo.12604,按1%~10%(v/v)的接种
量将培养好的种子接入发酵培养基,培养温度30~40℃,发
酵通气量为5~13m3/h,罐压0.02~0.09MPa,搅拌速度120‑1
50转/分钟,发酵时间120~144小时,发酵过程中通入无菌空
气,用氨水或液碱维持发酵液pH在6.5~7.5,发酵结果红色
素产量为1~2g/L。
本发明还公开了赤红球菌红色素的提取方法。
(1)重要化学品和功能物质的生物合成与调控机制
;(2)益生菌分离筛选及其发酵微生物饲料;(3)食品生物加工
过程的安全检测与控制技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乳酸菌发酵辣椒汁和辣椒颗
粒发酵生产豆瓣辣椒酱的方法,将乳酸菌发酵的辣椒汁用于
甜瓣子制备、辣椒胚制备或豆瓣辣椒酱制备等三个不同阶段
中的至少一个阶段。
进一步地,将乳酸菌发酵所得的辣椒颗粒用于辣椒胚
制备或豆瓣辣椒酱制备中的至少一个阶段。
其中,所述的乳酸菌优选的采用瑞士乳杆菌、戊糖片
球菌、肠膜明串珠菌、嗜盐四联球菌,更优选的采用瑞士乳
杆菌CGMCCNo.12062。
本发明方法缩短发酵周期,提高发酵效率,降低生产
成本,并且改善产品风味,提升产品营养价值。
(1)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生物转化;(2)传统发酵食品
酿造机理与发酵技术传统发酵食(3)发酵食品健康因子分析
及功能评价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固态发酵生产浓香型白酒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酿酒技术领域。
技术内容为,包括原料粉碎、液化糊化、加曲、分醪
发酵、混合发酵和蒸馏步骤,所述分醪发酵步骤为:加曲后
的醪液按比例分成俩份进行发酵第一份醪液接高产酯酿酒酵
母菌培养液发酵,接种量为1~3%,27~33℃发酵培养20~30
h;第二份醪液接乳酸菌培养液,接种量为0.5~2%,33~39
℃发酵培养20~30h;然后进行混合发酵。
本发明优点是:消除环境因素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实
现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的自动化和机械化操作,在保持浓香
型大曲酒高风味物质含量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原料出酒率和
缩短发酵周期,从而显著提高浓香型白酒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和微生物转化偶联
生产尸胺的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不同来源的赖氨酸
脱羧酶基因克隆至高产赖氨酸的大肠杆菌或谷氨酸棒杆菌中
进行分泌表达,将重组菌株进行发酵,第一阶段主要是重组
菌株合成赖氨酸,第二阶段诱导赖氨酸脱羧酶基因进行分泌
表达,并将赖氨酸转化成尸胺。
本发明微生物发酵和微生物转化偶联的生产尸胺的方
法,为生产尸胺提供了新途径,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1)工业酶制剂的开发及应用;(2)重要工业菌株的
遗传改造;(3)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生物转化;(4)益生菌筛选与
功能食品的开发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甾体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
株蓝色犁头霉菌株及其在RSA底物转化中的应用。
所述菌株具体为蓝色犁头霉(Absidiacoeralea)AL‑1
72,保藏编号:CGMCCNo.14124,蓝色犁头霉AL‑172能够有
效提高蓝色犁头霉在氢化可的松转化中的底物投料浓度,5
%乙醇助溶剂体系中底物RSA的投料浓度最高可达6g/L,比
出发菌株的投料浓度(2.5g/L)提高了1.4倍。
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投料浓度对羟化酶活性的
抑制问题,在提高投料浓度的同时不影响氢化可的松的最终
转化率,最终实现70%以上转化率。
(1)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生物转化;(2)传统发酵食品
酿造机理与发酵技术传统发酵食(3)发酵食品健康因子分析
及功能评价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
一种活性提高的亮氨酸?5?羟化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获得念珠藻(Nostocpunc
tiforme)NIES?2108来源的亮氨酸?5?羟化酶编码基因,采用
反向PCR进行定点突变获得编码突变体的基因,而后将编码
突变体的基因进行异源表达获得亮氨酸?5?羟化酶的突变体
V77A。
该突变体以亮氨酸和蛋氨酸为底物时,其相对酶活性
较野生型分别提高了69.53%、23.26%。
本发明筛选出的活性提高的变异体,可以更高效地使
亮氨酸远端的5号碳位实现羟基化,并且可催化蛋氨酸生成
蛋氨酸亚砜,为工业上药物中间体的酶法催化生产提供广阔
的前景。
(1)工业酶制剂的开发及应用;(2)重要工业菌株的
遗传改造;(3)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生物转化;(4)益生菌筛选与
功能食品的开发
本发明属于甾体生物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
能有效降解植物甾醇侧链高产9α‑OH‑AD的偶发分枝杆菌及其
应用。
所述偶发分枝杆菌是一株经物理化学复合诱变获得的
诱变菌株,其9α‑OH‑AD生成率最高可达97%;10g/L植物甾
醇底物浓度下,9α‑OH‑AD生成率最为95.7%,是出发菌株的
1.21倍,生物转化时间为72h,较出发菌株缩短24h,是目前
现有技术中,以植物甾醇为底物生产9α‑OH‑AD转化率最高,
转化时间最短的分枝杆菌,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1)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生物转化;(2)传统发酵食品
酿造机理与发酵技术传统发酵食(3)发酵食品健康因子分析
及功能评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酪氨酸分离设备,所述分
离设备是由圆柱形槽身、圆锥形槽底和耕浆机为主要部件组
成的回旋沉淀槽。
其中,所述圆柱形槽身上设有进料口,所述圆柱形槽
身的上边缘设有用于支持稳定耕浆机的十字支撑架,所述耕
浆机上部为电机、中部转轴通过轴承与该十字支撑架连接,
转轴下部设置绞龙,转轴下部两侧设置桨叶,所述圆柱形槽
身下边缘与圆锥形槽底固定连接,所述圆锥形槽底的底端设
置排料口;
分离过程中发酵液切向高速进入回旋沉淀槽,L?酪氨
酸晶浆和细胞悬液固液分离,使含有L?酪氨酸的大肠杆菌发
酵液不经细胞裂解,有效避免了细胞裂解后导致的发酵液粘
度过大而难以继续操作的困难,且分离效果好。
致力于氨基酸、核苷及其衍生物的高效绿色生物制
造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氨基酸生物发酵快速反应系
统,包括陶瓷膜过滤器、气液分离器、气液混合器、气升式
发酵罐及其内下部的气泡分布器。
气升式发酵罐侧面通过气相平衡管与气液分离器相连
,气液分离器顶部连接位于菌液循环管道的陶瓷膜过滤器,
底部通过带有离心泵的管道连接气液混合器。
气液混合器通过气体管道连通气相平衡管,并通过管
道穿过气升式发酵罐的外壁连接气泡分布器,气泡分布器由
连接气液混合器的气泡破碎通道与连通无菌空气管道的气体
腔组成,其中气泡破碎通道为贯通气体腔的竖直管道,管道
侧壁有连通气体腔的气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气液接触面积,增加传质效率、
减少搅拌机械能、减小机械剪切力、缩短反应时间等优点。
致力于氨基酸、核苷及其衍生物的高效绿色生物制
造等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黄酮含量的山楂黄酒,并涉及该
黄酒的酿造方法,属于酿酒技术领域。
所述山楂黄酒黄酮类物质含量不低于46.51mg/L。
所述酿造方法,主要包括将蒸熟后的山楂粉与培菌糖
化醅混匀,山楂原料用量与谷物原料用量之比为1:2、1:3、
1:4,按发酵液总体积600万/mL的含量接入培养好的酒母二
级种子,补充原料总重量1‑1.8倍的软水后混匀,密封,15
‑25℃低温发酵14d,即获发酵成熟醪;过滤即得山楂黄酒。
本发明黄酮含量从传统山楂酒的10mg/L左右提高至46.51mg
/L,提高了山楂酒的保健效果。
发酵时加入适量山楂叶、发酵完成后加入糟酒后酵均
会进一步提高黄酮含量,使保健效果更佳。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
及一种提高柠檬酸发酵中糖利用率和柠檬酸酸产量的方法及
应用。
该方法是通过敲除生产柠檬酸的黑曲霉中的葡萄糖基
转移酶基因,构建基因工程菌,并将其用于柠檬酸发酵来实
现。
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的敲除可以使还原糖含量降低8
.96‑9.89%,总糖含量降低9.78‑10.26%,异麦芽糖含量降
低6.12‑7.01%,柠檬酸产量提高10.28‑12.16%,一年可以
减少残糖至少约1.5万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1)工业酶制剂的开发及应用;(2)重要工业菌株的
遗传改造;(3)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生物转化;(4)益生菌筛选与
功能食品的开发
本发明属于酶的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耐碱性能提升的脂肪酶突变体及其制备与应用。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获得野生型的脂肪酶基因,
利用易错PCR技术对大肠杆菌密码子优化后的野生型脂肪酶
基因进行随机突变,得到脂肪酶突变体N157F,及其编码基
因mpcl,重新构建重组载体,并实现了其在枯草芽孢杆菌W
B600和毕赤酵母GS115中的高效表达。
通过发酵、提取等技术获得碱耐受性进一步提高的脂
肪酶。
(1)工业酶制剂的开发及应用;(2)重要工业菌株的
遗传改造;(3)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生物转化;(4)益生菌筛选与
功能食品的开发
本发明属于酶的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磷脂酶D突变体及其制备与应用。
其技术方案是利用重组DNA技术对野生型磷脂酶D基因
进行定点突变,得到活力较高的磷脂酶D基因,然后将高活
力磷脂酶D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毕赤酵母表达系
统(包括毕赤酵母游离表达系统和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系
统)中表达,得到产高活力磷脂酶D的重组菌株。
表达后,检测高活力磷脂酶D的比酶活较野生型磷脂
酶D提高38‑140%,高活力磷脂酶D在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内发酵酶活最
高值分别为36.8U/ml、48.1U/ml、140.2U/(g·细胞干
重)。
(1)工业酶制剂的开发及应用;(2)重要工业菌株的
遗传改造;(3)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生物转化;(4)益生菌筛选与
功能食品的开发
本发明属于酶的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磷脂酶D突变体及其制备与应用。
其技术方案是利用重组DNA技术对野生型磷脂酶D基因
进行定点突变,得到活力较高的磷脂酶D基因,然后将高活
力磷脂酶D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毕赤酵母表达系
统(包括毕赤酵母游离表达系统和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系
统)中表达,得到产高活力磷脂酶D的重组菌株。
表达后,检测高活力磷脂酶D的比酶活较野生型磷脂
酶D提高38?140%,高活力磷脂酶D在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内发酵酶活最
高值分别为36.8U/ml、48.1U/ml、140.2U/(g·细胞干
重)。
(1)工业酶制剂的开发及应用;(2)重要工业菌株的
遗传改造;(3)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生物转化;(4)益生菌筛选与
功能食品的开发
本发明属于酶的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磷脂酶D突变体及其制备与应用。
其技术方案是利用重组DNA技术对野生型磷脂酶D基因
进行定点突变,得到活力较高的磷脂酶D基因,然后将高活
力磷脂酶D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毕赤酵母表达系
统(包括毕赤酵母游离表达系统和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系
统)中表达,得到产高活力磷脂酶D的重组菌株。
表达后,检测高活力磷脂酶D的比酶活较野生型磷脂
酶D提高38‑140%,高活力磷脂酶D在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内发酵酶活最
高值分别为36.8U/ml、48.1U/ml、140.2U/(g·细胞干
重)。
(1)工业酶制剂的开发及应用;(2)重要工业菌株的
遗传改造;(3)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生物转化;(4)益生菌筛选与
功能食品的开发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高产柠檬酸的微生物菌株及其发
酵淀粉糖质生产柠檬酸的方法,其分类黑曲霉菌株Aspergi
llusniger101‑HAC11,保藏号CGMCCNo.12480。
同时也公开了以淀粉糖质为碳源发酵生产柠檬酸的培
养基配方及发酵过程控制工艺。
采用该菌株生产柠檬酸的产量可达166.8g/L。与现有
技术相比,该重组黑曲霉菌株柠檬酸产量为220.34g/L,产
量提高了32.10%。
该方法具有快速,生产工艺流程简单、产品无毒性残
留,安全性高的特点。
(1)重要化学品和功能物质的生物合成与调控机制
;(2)益生菌分离筛选及其发酵微生物饲料;(3)食品生物加工
过程的安全检测与控制技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肉葡萄球菌合成培养基及其发酵
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其中肉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carnosus)合成培
养基,是按1L体积计算,由如下重量的原料组成:无水葡萄
糖10~50g,赖氨酸0.1~1.5g,缬氨酸1.0~5.0g,甘氨酸0.1
~1.5g,精氨酸1.0~5.0g,脯氨酸1.0~5.0g,谷氨酸5~10.0
g,色氨酸0.1~0.5g,胱氨酸0.1~1.5g,盐酸硫胺素1.0~3.
0mg,泛酸钙1.0~3.0mg,烟酸1.0~3.0mg,硫酸锰1.0~3.0m
g,磷酸二氢钾0.1~1.0g,七水硫酸镁0.1~0.8g,七水硫酸
亚铁0.005~0.010g,三水磷酸氢二钾1.0~5.0g,3‑(N‑吗啉
)丙磺酸6~10g,剩余为水;还公开了肉葡萄球菌发酵液的
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肉葡萄球菌合成培养基配方搭配合理,营养
丰富,适合肉葡萄球菌的生长需求,通过本发明方法获得的
肉葡萄球菌的生长量与通常所用的LB(Luria‑Bertani)培
养基相比提高了5%。
(1)重要化学品和功能物质的生物合成与调控机制
;(2)益生菌分离筛选及其发酵微生物饲料;(3)食品生物加工
过程的安全检测与控制技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解的小核菌多糖复合保鲜膜
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保鲜材料领域。
本发明中小核菌多糖复合保鲜膜,由如下重量百分比
的原料组成:小核菌多糖0.5~20.0%,马铃薯淀粉5.0~2
0.0%,甘油0.08~5.0%,抗氧化剂0.05~1.0%,抑菌剂
0.01~0.1%,余量为去离子水。
本发明制备的保鲜膜具有良好的阻水阻氧性能,可有
效延缓果蔬采摘后贮藏过程中的腐烂进程,保留果蔬的水分
、香气和色泽,从而增加果蔬的市场价值。
同时该膜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较高的机械强度等膜特
性,而且具有显著的生物可降解等多重功能特性,可广泛应
用于食品工业和包装材料领域,具有较高的商业应用价值。
(1)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生物转化;(2)传统发酵食品
酿造机理与发酵技术传统发酵食(3)发酵食品健康因子分析
及功能评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发酵罐生物反应装置,
属于生物发酵处理设备领域。
本装置包括集热锅、调控装置和铁架台,所述集热锅
包括设置于其内的加热器、冷却器和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搅
拌器、搅拌桨、三颈烧瓶。
所述调控装置包括底部支座、调温装置,底部支座外
表面设置有电源开关、调温旋钮和调速旋钮,底部支座右方
设置有气泵、空气流量计。
所述铁架台设置于集热锅左方并通过万用夹Ⅰ固定连
接搅拌器、通过万用夹Ⅱ固定连接三颈烧瓶。
该装置利用集热锅模拟发酵罐生物反应,设置有调控
装置便于试验反应参数调节,操作简便,降低试验成本,适
用于不同静息细胞小规模发酵,便于微生物发酵试验研究阶
段的推广使用。
(1)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生物转化;(2)传统发酵食品
酿造机理与发酵技术传统发酵食(3)发酵食品健康因子分析
及功能评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复合果醋乳
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发酵乳制品领域,是由苹果
、茶淀葡萄、柚子和脱脂生牛乳液等为原料,其重量份数为
:茶淀葡萄8?12份、苹果4?6份、柚子1?3份、脱脂生牛乳液
15?20份。
本发明针对现有调配型果醋乳饮料的原料利用率低,
质量不稳定,风味物质损失严重的问题,通过科学配伍,对
原料进行筛选研究,确定润肠通便的饮料组方,其制备的饮
料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效果,质地均匀,酸甜适中,色泽均
匀一致,粘稠适度,营养丰富,能够改善肠胃功能,提高机
体免疫力,适合白领族在日常生活中长期饮用,具有很好的
市场前景。
(1)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生物转化;(2)传统发酵食品
酿造机理与发酵技术传统发酵食(3)发酵食品健康因子分析
及功能评价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低产高级醇和强降解苹果酸的葡
萄汁酵母菌株,该葡萄汁酵母菌株在其它发酵性能不受影响
的情况下,葡萄酒发酵5天后,异丁醇、异戊醇和苯乙醇含
量分别为28.18mg/L、171.76mg/L和13.60,与出发菌株相比
分别降低了20.28%、14.77%和11.26%,主要高级醇(正
丙醇、异丁醇、异戊醇和苯乙醇)总含量降低了12.97%。
且发酵后苹果酸含量降为1.13g/L,大大缩短了发酵周期,
克服了普通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发酵的影响,和高级醇含量较
高导致的风味不协调,对降低酿酒工业消耗,提高我国葡萄
酒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酿造微生物及其风味物质的代谢与调控、活性干酵
母与特种酵母的开发等
本发明提供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突变体,
其氨基酸序列是在如SEQIDNO:1所示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
构酶氨基酸序列基础上,第124位的天冬酰胺替换为精氨酸
以及第63位的丝氨酸替换为甘氨酸的氨基酸序列;或者,第
105位的缬氨酸替换为丙氨酸、第124位的天冬酰胺替换为精
氨酸以及第63位的丝氨酸替换为甘氨酸的氨基酸序列。
本发明所述突变体的催化活性得到显著提高,达到野
生型的179%或223%,而且温度稳定性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突变体在60℃下的半衰期是野生型的1.7倍或3.7倍。
对于高温条件下生产D‑阿洛酮糖具有重要意义。
(1)工业酶制剂的开发及应用;(2)重要工业菌株的
遗传改造;(3)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生物转化;(4)益生菌筛选与
功能食品的开发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突
变体构建及其应用的方法,酶的突变体的构建方法为:以来
自于球形节杆菌(Arthrobacterglobiformis)的D-阿洛酮
糖-3-差向异构酶基因为亲本,通过同源比对及定点突变技
术将酶活性催化中心的(第105位氨基酸残基)缬氨酸变成
异亮氨酸;之后构建表达载体,以E.coliBL21(DE3)为异
源表达宿主获得酶的突变体。
活性测定表明得到的突变体酶温度稳定性显著提高。
60℃和70℃下的t1/2值分别达到了12.5h和0.5h,70℃下的
半衰期较野生型延长6倍。突变体酶的活性也得到提高。
本发明筛选获得的突变体酶可以在高温下更高效地催
化D-果糖异构化为D-阿洛酮糖,为工业化生产D-阿洛酮糖提
供了广阔的前景,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1)工业酶制剂的开发及应用;(2)重要工业菌株的
遗传改造;(3)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生物转化;(4)益生菌筛选与
功能食品的开发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
于贴壁细胞3D培养的实验装置,包括培养皿体、培养皿盖、
定位管、连接杆、薄片培养板、圆形基座、支撑杆。
所述培养皿盖顶壁中间固定连接定位管,所述定位管
内腔插接连接杆,底端连接薄片培养板,所述连接杆底端通
过螺纹螺母结构与圆形基座连接,所述圆形基座与支撑杆连
接,通过旋转连接杆带动圆形基座上下滑动,进而带动支撑
杆移动调节薄片培养板的角度,利用重力作用实现贴壁细胞
的3D培养。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针对贴壁类细胞进
行3D培养的问题。
(1)新型抗肿瘤靶向药物的筛选和分子药理学研究
(2)利用微生物发酵和细胞培养技术表达和制备基因工程蛋
白质药物(3)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天然产物、化学合成小
分子等筛选自噬激动剂和抑制剂等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尿苷酸用酶制剂以及酶催化制
备尿苷酸的方法,该制备方法采用含尿苷的料液为底物,加
入具有尿苷激酶和聚磷酸激酶活性的大肠杆菌细胞破碎液、
六偏磷酸钠、硫酸镁和少量ATP,在pH8.0,温度30℃的反应
条件下进行酶促反应合成尿苷酸。
在上述偶联催化反应体系中,尿苷激酶负责催化尿苷
和ATP生成尿苷酸,同时伴随着ATP去磷酸化形成ADP。聚磷
酸激酶负责催化六偏磷酸钠和ADP形成ATP,从而实现反应中
ATP的再生。
本发明提供的尿苷酸生产方法具有原料价格低廉,周
期短,操作简便,绿色环保,产率高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工
业应用价值。
致力于氨基酸、核苷及其衍生物的高效绿色生物制
造等
本项目主要针对糖化酶发酵生产时间长的特点,对
糖化酶发酵生产技术进行创新研究,建立了以发酵液分割发
酵为主要方法的发酵新技术,实现了糖化酶发酵生产水平的
大幅度提高。
主要成果具体包括:。
1.在摇瓶和15L发酵罐条件下建立并优化了糖化酶的
发酵液分割发酵技术。在摇瓶和15L发酵罐条件下研究了将
糖化酶发酵液1罐分割为3罐或5罐的发酵方法方法,并对分割
时机和补料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为:在酶活线性增
长结束时进行发酵液分割是最佳分割时机;优化的补料培养
基为:最优补料培养基为:玉米淀粉20%,豆饼粉2.0%,玉米
浆1.7%,硫酸铵0.3%,氯化钙0.1%。
2.在60T发酵罐发酵条件下建立并优化了糖化酶发酵
液分割的发酵技术。在60T发酵罐发酵条件下,发酵液分割的
最佳时机为120小时,用15L罐试验获得的优化补充培养基配
方进行发酵能明显提高糖化酶发酵酶活,发酵时间不变。在
上述优化的工艺条件下,采用1罐分割为3罐发酵工艺(简称
一分三工艺)时,分割后经38小时发酵即可获得最高酶活:
54,200U/mL,平均单罐发酵时间为76小时。采用1罐分割为5
罐发酵工艺(简称一分五工艺)时,分割后经42小时发酵即
可获得最高酶活:56,100U/mL,平均单罐发酵时间66小时。
相比原有生产工艺,酶活提高13%和17%,平均单罐发酵周期缩
短47%和54%。
3.利用5个60T发酵罐进行了一分三工艺的试生产试生
产结果为:每周可获得9罐发酵液,平均酶活为54,181U/mL。
不计算新工艺下酶活提高,则实际发酵强度提高80%,如按酶
活总单位计算则发酵强度提高了90.3%。
4.利用7个60T发酵罐进行了一分五工艺的试生产成功
进行了1次分罐发酵,共计获得10罐发酵液,平均发酵酶活力
为56,100U/mL。以获得的总酶活水平计算,单位时间单位体
积下的糖化酶产酶水平较原工业生产工艺提高133.5%。
5.针对新工艺下发酵液性状的改变优化了提取工艺。
按发酵液放罐后发酵液体积14%比例进行补水,0.8%的比例使
用生物絮凝剂,硅藻土用量为1.08%,在此条件下,滤液澄清率
为99.5%,过滤速度为38.0mL/mim,酶的回收率为94.2%。与原
有工艺相比,在同样体积下,硅藻土用量减少28%。如按同样
发酵液体积相比,由于采用新工艺后补水量减少72%,实际体
积减少23%,硅藻土的实际使用量减少45%。液体酶活得率由
原有工艺的91.4%增加到94.2%。结合原有的超滤浓缩技术,
将酶液浓缩至110,000U/mL以上,糖化酶总得率在93%以上;将
酶液浓缩至26,0000U/mL以上,糖化酶酶活总得率在90%以上
。
本课题组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展了益生菌的大规模
分离和筛选,得到了2000多株的益生菌菌种资源库,其中2
0多株经过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益生功能,并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专利菌株。
课题组应用以上优良菌种和核心技术,陆续应用在乳
制品、果蔬、肉制品等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中,研发了功能性
发酵乳、乳酸菌饮料、乳酸菌粉、发酵蔬菜等等发酵食品,
不仅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树立了产学研结合
,引领民族企业科技创新的标杆。成果的技术指标、创新性
与先进性。
(1)系统研究了包括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
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瑞士
乳杆菌、凝结芽孢杆菌、马乳酒样乳杆菌等功能性益生菌的
食品加工特性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特性;
(2)系统评价了深入研究了具有产酸特性、降胆固
醇特性、缓解抑郁症、改善结肠炎、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
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特性的菌株的功能评价和作用机理
;
(3)开展了应用上述菌株在发酵果蔬食品中的应用
,开发了发酵白菜、发酵菜花、豇豆、芹菜、胡萝卜、青萝
卜等等多种发酵蔬菜;以及发酵苹果汁、梨汁、草莓汁、胡
萝卜汁、海棠等多种发酵水果;上述研究成果获得授权专利
9项,部分成果已经在企业转化,投放市场。
天津科技大学省部共建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
验室开展的食品加工过程中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在线降解消
除研究,其技术核心是能够降解该类塑化剂的天然酯类水解
酶模拟材料的研究和设计。
该类天然酶模拟材料希望利用绿色天然材料结合生物
安全物质制备而成,并且具有近似天然酶的催化降解活性,
并且可以在更广泛的溶液介质中使用,较短时间内达到显著
的降解效率。
另外,该类材料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加工成不同
的形式,包括流动床式催化材料、固定床式催化材料或者滤
膜等的形式以方便适用于不同的食品加工的工艺流程和环境
。
整体技术特点是催化降解材料具有显著催化降解邻苯
二甲酸酯塑化剂的活性、使用条件温和、实用性方便、不对
食品加工环节造成污染。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装备开发、食品质量与安全控
制、食品安全与风险评估等
该产品为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将薏米的药食
意义引入到低糖低脂型饼干的制作工艺中,采用生物发酵、
面团酶制剂改良等现代技术代替传统的饼干制作工艺,打造
低糖低脂型薏米饼干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饼干是国内外接受范围最为广泛的食品种类之一,且其本身
品种风味广泛,受不同社会年龄段消费人群的钟爱;此外,
随着社会的整体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健康程
度的关注与日俱增。
薏米含丰富营养素:蛋白质、维生素B、钙、铁、食
物纤维等,其中蛋白质有八种必需氨基酸,且比例接近人体
需要,易被人体吸收,在本草纲目中评价其具健脾益胃、补
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等功效。基于上述
考虑,本产品开发利用了在中国具有四千年药食历史的薏米
资源,对薏米进行深加工并使之适合饼干制作要求。
该产品已完成小试。
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产品
该产品为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将高营养价值
的小米、大豆和白芝麻引入到谷物棒的制作工艺中,在打造
杂粮这一营养健康食品的概念上添加了粉质与颗粒的有机结
合,营养与方便同在,极大的满足了现代人们对营养健康的
追求以及对方便、快捷的需求。
谷类食物一直是人类膳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
主要的能量、蛋白质、B族维生素与矿物质来源。小米含有
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酸和维生素等成分的,同
时亦是医食同源的重要保健食品,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
、和中益肾、除热和解毒之功效。小米中蛋白质含有人体必
需的8种氨基酸,尤其色氨酸和蛋氨酸(甲硫氨酸)含量突
出。
但是小米中赖氨酸的含量低,为第一限制氨基酸,小
米谷物棒将小米与大豆结合,大豆富含赖氨酸,可以补充小
米的不足,而且豆类中蛋氨酸含量低又可由含蛋氨酸丰富的
小米来弥补,因而本谷物棒营养更加丰富。
已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产品
润喉糖系列:以药食同源润喉功效药膏为主料专为
高频率用嗓人研发的系列润喉硬糖产品,可含服或嚼食,酸
甜适口。已经完成放大实验。
红枣彩糖系列:以红枣为主要原料经膨化、制粒、挂
糖衣、抛光等工序制成红枣彩糖系列产品。已经完成小试实
验。
含胶元蛋白的低热量无糖硬糖:国家发明专利产品,
以赤藓糖醇为主料,辅以胶原蛋白及膳食纤维设计研发的一
款低热量无糖硬糖糖果。已经完成小试并获得。
护眼压片糖果:欧洲蔓越橘、不老莓为原料专为现代
社会长期盯看手机、电脑人士而设计制作精制的一款压片糖
果。精致小巧,便于携带,口感酸甜,具有浓郁果香。已经
完成放大实验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分别以药食同源大枣、枸杞、薏米、桔梗、淡竹叶
等为主料,科学复配其它果蔬原汁及/或其他药食同源植物
提取汁,选或不选低聚异麦芽糖等加工而成的各具特有色泽
、外观形态、独特风味的新型营养饮品,均已完成放大实验
,部分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完成成果鉴定。
部分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完成成果鉴定
粮油及植物蛋白制品,以及主食产业化;功能性碳
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成分的化学与工程研究;谷物活性成分
的高效提取分离及鉴定技术;主粮与杂粮的分子营养学研究
。
开发了一系列高端酱油产品,包括零添加酱油、低
盐酱油、海鲜酱油、紫菜酱油、黑豆酱油及利用酱油渣生产
的营养酱等。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零添加酱油,有的添加了酵母抽提
物,有的添加了白砂糖等,并不是真正的零添加,我们开发
的零添加酱油完全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按照特定的生产工艺
,生产得到的达到国家特级酱油标准的零添加酱油;
开发的低盐酱油就是在低盐的状态下,利用特定微生
物发酵生产出风味独特优良的低盐酱油产品;
开发的海鲜酱油总氨基酸含量可达2392.90mg/L,远
远高于普通酱油(仅为535.50mg/L),其中呈鲜味氨基酸含
量,是普通发酵酱油的7.04倍;
开发的紫菜酱油紫菜酱油中的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的
含量高出普通酱油21.42%,谷氨酸的含量高出18.00%,Ca和
Mg的含量均为普通酱油的2倍,Fe的含量为普通酱油的1.5倍
,维生素C的含量为4.89mg/100mL,约为普通酱油中含量的
5倍,粘度约为普通酱油的5.57倍;
开发的黑豆酱油中氨基态氮、总氮、无盐固形物的最
终含量分别为0.91g/100mL、1.50g/100mL、15.45g/100mL,
均高于普通酱油、花色苷的最终浓度为0.217g/100mL,同时
酱色鲜艳、有光泽;
此外,利用酱油渣生产的营养酱,与一般的纯黄豆酱
发酵工艺不同,开发的黄豆酱健康环保、成本低、品质优良
、风味突出,颜色、风味方面更具优势,提高了酱油渣的利
用价值。
共申请7项发明专利,授权了4项发明专利。
营养因子的高效制备技术、营养因子的活性保持技
术、营养因子的功能评价和分子作用机理。
红曲霉是我国传统的天然色素和功能性食品添加剂
的发酵用菌。色素具有消炎、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有
益功效,其他次级代谢产物如莫纳可林K、γ-氨基丁酸、麦
角固醇和他汀类化合物具有多种机体调节功能。
在红曲色素的产生过程中,总会伴随有桔霉素的产生
,通过菌株选育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难以消除
的缺点。本实验室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获取与桔霉素合成
有关的基因,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相关基因进行改造,从
根本上遏制桔霉素的生成途径,彻底解决红曲霉产桔霉素的
问题。
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对桔霉素合成基因簇中未知功能
的基因进行缺失,获得低产或者不产桔霉素的突变株。与野
生株相比,突变株桔霉素含量有大幅度的下降,降低了97%
左右,有显著性差异。
与野生株相比,突变株桔霉素含量有大幅度的下降
,降低了97%左右,有显著性差异。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装备开发、食品质量与安全控
制、食品安全与风险评估等
1.采用纯杂粮(小米、荞麦、绿豆等),不添加面
粉或添加剂,利用挤压成型技术生产即食型面条产品。
2.产业化条件或接产条件:粉碎机、蒸煮机、双螺杆
挤压机和恒温恒湿系统。
可作为糖尿病等特膳食品,设备总投资120万元,
完成可形成50吨/年的杂粮即食面的生产规模,有望实现销
售收入250万元,利润120万元,项目达产后7个月能回收全部
投资。
该项目是从天然植物树胶中提取分离出树胶多糖,
其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完全替代了人工合成的
酯类乳化剂,实现了产品的绿色生产。